作者简介
李道新,1966年9月出生于湖北石首。198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电影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大陆首届电影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研究和教学。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有:《建筑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当代电影现实主义五十年》、《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等;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目录
上·电影味
李安的孤独与恐惧
电影美好,先生回来
徐峥的转型与《囿妈》的“囧”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的象征与像真
《我和我的祖国》里的乡愁与怀旧
《烈火英雄》与泪水深埋的英雄叙事
《邪不压正》与升降之间的生之魅惑
第三排,逼视的妙处
“犹太导演”阿方哥
希区柯克:看到了吧,他总爱偷窥
《文艺研究》与一墙之隔的缘分
电影的发生史与一本著作的发生
从电影建筑到电影绘画
《日本电影100年》:得其意而忘其形
“微电影共同体”的想象与创建
宁敬武的书卷气与文人电影新景观
纪录山形
莫斯科的电影时光
华盛顿的华语电影节
电影创造新中国
电影为什么是美国的?
中·燕园思
我与孔子学院
东大三课
东京一日
三四郎池
上野
镰仓
涅瓦河畔的城市
雷尼尔:雪山惊魂
十日台湾
淡水宿命
古早味道
中元节
二手书店
好奇而行兼谈为什么要在北大学艺术
一中
师父赵俊贤
考试
我的诗生活
北大旁听者刘俊
印度“青椒”茅笃亮
自立,而且悲悯
从来路到去处
做有用的人
寻求一种姿态
艺术的学术与学术的艺术
在艺术,因北大
艺术的大门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电影味、燕园思和生活流三部分。“电影味”是作者有关电影艺术的评论文章;“燕园思”叙述其在北大校园里的人、事、物,将人文轶事隐于生动的叙述中;“生活流”着眼于生活日常,从而生发对生命的感
怀。在这些随笔作品中,作者心思细腻,目光独到,从生活中细小、平常的情景入手,娓娓道来,开展诗意的表达和挖掘。
主编推荐
本文丛是一套学者随笔丛书,收录不同学者基于其学术专业而撰写的随笔类文章,既有学术的思想性,又有随笔的生动性。《燕园散纪》着眼于作者的电影研究专业和北大生活、工作,以生活细节、日常情景为着眼点,然后层层深入,继而感悟人生,喟叹生命,着力呈现和记录其在北大燕园期间的日常与感悟。
精彩内容
李安的孤独与恐惧现在想来,露天电影确实伴随几代中国人克服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并向惯习的封闭静止的个体,展开了一个陌生的开放活动的世界。不得不承认,与其说是露天放映的影片让我们走出了难耐的孤独和恐惧,不如说是露天电影本身,真正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在互联网与媒介融合的数字时代,露天电影以及与此关联的一切,已成一种怀
旧感强烈的现代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拍电影”和“看电影”也是如
此。跟电影诞生之初一样,两者同样饱含行为之外的诉求和影片之外的深意。仅就“看电影”而论,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和特定媒介中“看”的“电影”,其实并不是观众所要选择的那一部特定的“影片”;相反,“看电影”的机遇、场所、机制和氛围等,才是“看电影”所要指向的内在目的。在相关的电影理论、电影哲学,甚至媒介考古学视域里,这一命题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确实,当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以及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携带其革命性的技术创造和震惊式的视听极致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看电影”的年代。何时去看?在哪里看?看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等等,都跟对露天电影的疑惑和期待基本一致。
不仅如此,放映设备、
观影场所和受众反应所造成的“短缺”机制,同样会对这种观影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就像当年为数不多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