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高邮(汪曾祺散文卷作家与故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高邮(汪曾祺散文卷作家与故乡)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5 5.0折 49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责编:申永霞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00698975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1299506

上书时间2024-11-2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我的家乡
我的家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大莲姐姐
我的小学
我的初中
夏天的昆虫
踢毽子
花园
腊梅花
文游台
皇帝的诗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元宵节
他乡寄意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冬天
夏天
豆腐
萝卜
“无事此静坐”
看画
马道士
草巷口
彩云聚散
多年父子成兄弟
理发师
旧病杂忆
《大淖记事》记
写字
寻常茶话
画画·做饭

内容摘要
 《我的高邮》主要收录了“我的家乡”、“我的祖父祖母”、“我的小学”、“夏天的昆虫”、“踢毽子”、“腊梅花”、“皇帝的诗”、“故乡的食物”、“故乡的元宵节”、“吴大和尚和七拳半”、“马道士”、“多年父子成兄弟”、“寻常茶话”、“画画·做饭”等数十篇文章,供读者朋友们赏析。

精彩内容
 1我的家乡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听说我要到波士顿,特意退
了机票,推迟了行期,希望和我见一面。她翻译过我的几篇小说。我们谈了约一个小时,她问了我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过。是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
,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我们那里对姑妈有个很奇怪的叫法,叫“摆摆”,别处我从未听有此叫法)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据说御码头夏天没有蚊子)。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
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炊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
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
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
,住着船老板的家眷。船老
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
度悠然。舵楼大都伸出一支竹竿,晾晒着衣裤,风吹着
啪啪作响。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
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
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鱼鹰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渔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远远地听见嘣嘣嘣嘣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
嘣嘣的声音是斧头往船板上敲钉。船体是空的,故声音传得很远。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只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过两天就要下水了。看看崭新的船。叫人心里高兴——生活是充满希望的。船场附近照例有打船钉的铁匠炉,丁丁当当。有碾石粉的碾子,石粉是填船缝用的。
有卖牛杂碎的摊子。卖牛杂
碎的是山东人。这种摊子上还卖锅盔(一种很厚很大的面饼)。
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
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很奇怪,我竟没有在湖上坐过一次船。湖西是还有一些村镇的。我知道一个地名,菱塘桥,想必是个大镇子。我喜欢菱塘桥这个地名,引起我的向往,但我不知道菱塘桥是什么样子。湖东有的村子,到夏天,就把耕牛送到湖西去歇伏。我所住的东大街上,那几天就不断有成队
的水牛在大街上慢慢地走过。牛过后,留下很大的一堆一堆牛屎。听说是湖西凉快,而且湖西有茭草,牛吃了会消除劳乏,恢复健壮。我于是想象湖西是一片碧绿碧绿茭草地。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