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金融学(洞察非理心和市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行为金融学(洞察非理心和市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8.2 7.0折 69 全新

库存4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詹姆斯·蒙蒂尔|责编:庞冰心//肖颖慧|译者:黄朔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58963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0807392

上书时间2024-11-20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第1章  心理学基础
  判断或认知偏差是事实存在的
  偏差下的过度乐观
  偏差下的过度自信
  偏差下的认知失调
  确认偏差
  保守偏差
  锚定效应
  代表性启发
  易得性偏差
  模糊规避
  偏好错误,或者根本不存在无框架决策一说
  狭窄框架效应
  展望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不完美市场和有限套利
  番茄酱经济学
  有效性和一价定律
  股票市场
  孪生证券
  股权分拆上市
  母公司之谜
  其他市场
  封闭式基金
  可赎回债券
  流动性溢价
  本息分离债券
  短期国债与长期国债
  新/旧发行债券交易
  不完全替代品
  指数构成股与股权需求曲线
  有限套利
  基本面风险
  融资风险/噪声交易者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和套利
  正反馈交易
  风险管理和有限套利
  关于噪声交易者生存的问题
  信息不完全
  关于癌症治疗的“遗憾故事
  极度困惑的投资者做出明显无知的选择
  互联网公司和公司更名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格投资轮动
  MSCI数据
  价值型指数VS成长型指数
  风格轮动转换的潜在回报
  投资风格的生命周期
  影响
  示例:投资回报的共同变动
  示例:风格生命周期
  价值型VS成长型:风险因素还是行为因素
  三种不同的风格轮动
  风格转换中的定量筛选
  价值策略
  风格转换时机选择的衡量指标
  股权风险溢价
  股息支付率
  首次公开发行(IPO)
  本章小结
第4章  股票估值
  凯恩斯的选美比赛
  基本面的相关性/非相关性
  估值与行为偏差
  绝对估值,而非相对估值
  现金流估值,而非收益估值
  资本成本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CAPM的实验证据
  CAPM的实证证据
  CAPM的假设
  多因素模型
  多因素模型的来源:有效市场观点:基于风险的因素
  多因素模型的来源:基于非风险的因素
  多因素模型的来源:行为观点
  动量
  套利有限性因素
  非系统性风险
  为什么个股的波动性会上升
  流动性
  使用注意事项
  分析师指南
第5章  投资组合构建与风险管理
  协方差
  相关性
  回报的分布
  厚尾还是离群值
第6章  资产配置
  市场和基本面
  股息率、价差和相关比率
  盈利收益率、价差和相关比率
  股息支付率
  股权风险溢价
  企业财务人员是否应该进行战术资产配置
  首次公开发行(IPO)和股权再融资(SEO)
  并购融资
  内幕交易
  市场流动性
  作为临界点的市场危机
  作为离群值的市场危机
  复杂适应性系统中的临界点
  金融市场和离散尺度不变性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司财务
  非理性的经理人/理性的市场
  资本结构的优序融资理论
  现金流和投资
  自由现金流的潜在危险
  公司治理
  作为提取机制的股息
  理性的经理人/非理性的市场
  兼并与收购
  首次公开发行
  股权再融资(SEO)
  股票回购
  分拆上市和公司分立
  追踪股
  可转债
  本章小结
第8章  指标
  流动性衡量指标
  情绪衡量指标
  资产配置衡量指标
  收益衡量指标
  收入平滑
  报告中的收益/应计项目规模谨慎性
  技术指标
  其他
结语
致谢

内容摘要
《行为金融学:洞察非理性投资心理和市场》是一本股票投资用书,作者是著名的基金经理,在股票投资领域颇有经验。
行为金融基于一种简单的信念,即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并不理性,套利有风险,因此也是有限的。很多投资者对市场信息时而反应过度,时而反应不足,股票并不是以其实际价值来交易的,而是以投资者认为的价值。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将市场拉向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的水平。传统的经济和金融理论无法解释可解释和可持续的市场无效情况,但可以用行为金融来解释。因此,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者和基金经理正在使用行为金融理论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精彩内容
 人在投资时总会犯错。这一点我们在导论中已经提到了,因此这一论断未必会使你震惊。所以,让我们更进一
步:投资者不止会犯错,而且会以一种可以预见的模式犯错。提及这一点,接受过经典理论教育的经济学者们往往
会感到有点不舒服。然而,不可逃避的事实是,投资者的表现确实不像传统经济学家们所热爱的理性人。
一般而言,人们并不能像经典金融学教义一样,根据问题动态得出最优解。他们一般会用经验法则(启发法°)来处理迎面而来的海量信息。人在处理经济问题时不会像瓦肯人一样重视逻辑,为此,在被文献充分证实的基础
上,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依据取代了理性人假设。当然,与其他经济学家一样,我也养成了类似习惯:评价模型好坏不仅看假设是否合理,还要看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哪怕有一个经济模型的假设显然与现实相悖,但它只要能够成功预测人的行为,那么假设的问题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第2章会给出一些例子,描述金融学传统方法的基本瑕疵。而在我们探索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对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概览,想必也会使你有所收获。
判断或认知偏差是事实存在的偏差下的过度乐观
也许过度乐观是心理学间题中研究文献最多的一种。
人们总是倾向于放大自己的能力。就像忘忧湖的小孩°一
样,总是“高于平均水平”。例如,当被问及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司机时,大约80%的人回答了“是”!当在一个满是学生的教室提问,是否认为自己的名次能够达到班级的前50%,平均约8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回答—当然,至少有30%的学生将在出成绩之后感到失望。
人之所以表现出过度乐观,是由于多种心理偏差,例如控制力错觉和自我归因偏差。人们通常都会被随机性欺骗。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掌控着局势,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自我归因偏差则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当出现好结果时,人们通常将其归因于能力;而出现坏结果时,则归因于运气不佳。这反映了“正面朝上我就赢,反面朝上不一定会发生”的赌徒心理。控制力错觉和自我归因偏差均会使人过度乐观。
偏差下的过度自信人们不仅会时常表现出乐观情绪,也经常会过度自信。人们通常比他们自己想象的出人意料。在列支敦士登、
菲施贺夫和菲利普斯(Lichenstein、Fischoff和Philips,1973)的一项关于过度自信的经典研究中,他们向被试提问事实性问题(例如“基多是厄瓜多尔的首都吗?”),并让对方估计答对的概率。被试在多种类型的问题上,都存在把他们回答正确的概率估计得过高的现象。
在人们确定自己是正确的情况下,大约也只有80%的结果确实如他们所料。
在列支敦士登和菲施贺夫(Lichenstein和Fischoff,1977)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发给被试12只股票的市场报告,并要求对方预测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涨跌。只有47%的预测是正确的,但被试平均认为自己能够预测准确的比率为65%。表现出过度自信的个体,一般不太擅长对自己的判断进行校准。有趣的是,某些特定人群更擅长自我校准,包括职业出版商和天气预报员!这两类人群都会在他们做出判断之后,收到常规性的反馈。这或许体现了面对显而易见的证据,人应当强迫自己保持谦逊—然而,具有类似条件的股票市场的预测者和分析师们,并没有受到保持
谦逊的启发!
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