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院史话(典藏版)/传媒艺苑文丛
  • 中国书院史话(典藏版)/传媒艺苑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院史话(典藏版)/传媒艺苑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 4.5折 29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炳照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47987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31145223

上书时间2024-11-1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书院概说
第二章 书院的起源
  一、书院之名始于唐
  二、书院教育起于唐末五代
第三章 宋代书院的发展与勃兴
  一、宋初的著名书院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其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三、南宋书院的勃兴及其原
  四、朱熹与南宋书院
  五、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与南宋书院
第四章 元代书院的官学化
  一、元代的文教方针及书院政策
  二、元代书院的发展和官学化
  三、元代的书院和理学的传播
第五章 明代书院的新发展
  一、明代的文教政策与书院
  三、明代书院的讲会和学风
  四、东林书院和明末书院遭禁
第六章 清代书院的衰落和改学堂
  一、清代的文教政策和书院发展
  二、清代独具特色的书院
  三、清末书院改学堂
附 录 各省(区)历代书院统计表

内容摘要
潜藏于民间的中华文脉从宫廷图书馆到世家大儒的传道受业之所,中国书院传承中华文脉,会聚天下英才,不仅成为官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古代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每一座书院都浸透着创立者的风骨,象征着某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千千万万个书院则汇聚成中华大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象。本书以书院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担当。

精彩内容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785—805)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做皇帝侍读、
侍讲,类似于宫廷图书馆。
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
种教育组织形式。至宋初,形成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应天府、石鼓、茅山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
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一
千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
民间出资筹办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匾额、赐书;或赐银、拨田产,成为私
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
大多数书院是由名师大儒聚徒讲学发展而成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也以著名学者的学术成果为主要教育内容。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并将从师学习与个人学术志趣紧密结合,边读书、边学习、边研究。这就形成学术研究与读书讲学融为一体、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独特教学方式和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的师生多以醉心学术、潜心修炼心性为目标,因此多数书院反对科举,反对追逐名利,师生多数厌恶科举、淡泊仕途,隐居山林胜地,超然观世事,冷言论朝政,以清高脱俗、持志守节相标榜。经常与当权执政者的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如南宋的朱熹书院讲授程朱理学,曾被列为“伪学”“禁党”,明中叶王阳明在书院传授陆王心学,也
被视为“异端邪说”;明末顾宪成、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更被定为“东林党案”,东林书院遭禁毁,并殃及全国书院。正因为如此,元代和清代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使书院官学化,纳入科举考试的轨道,使之与官学一样,变成科举考试的附庸。
书院与各级官学既有互补的关系,又有异趣相峙的抗衡关系。一般来说,官学不兴,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特别是朝廷无暇顾及兴学设教,无力兴办官学,往往鼓励、支持书院发展,书院成为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在干余年书院发展历程中,多次出现官学盛书院衰、书院兴官学败的交替互补的势态。由于官学更多地受到科举考试制度的支配和控制,务虚文、逐名利,造成官学弊端丛生,教学全无“德行道艺之实”,书院往往
起而纠官学之偏、革官学之弊。官学与书院呈现出异趣相峙、并列抗衡的局面。
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毛泽东早年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曾借鉴古代书院的办学传统,肯定书院课程简
约、教学灵活,师生共同研讨,悠然自得,师生感情融洽,远优于官学。
书院基本属于私学性质,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私塾、
社学、义学。可以说,书院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私学。书院的教学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多数书院往往是某一学派的活动中心或研究基地。
书院既是学校,又是研究机构,同时还是一个学术团体;而一般私塾、社学、义学等多数是启蒙教育的性质,主要是识字、日用常识、基本伦理、行为规范的灌输和训练、应试备考的初步准备。在古代私学系统中,可以认为,一般私塾、社学、义学属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范畴,而书院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当然,有的时期
书院设置十分普及,有些书院也承担部分初等教育的职能,特别是一些家族式书院,即便如此,书院也与私塾、社学、义学有明显区别。
讲学和学术研究是书院主要的活动内容。讲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成为书院教育的突出特点,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通常由书院主持
者主讲,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边听讲,边质疑问难,形成讨论式教学。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的名师来书院讲学,书院师生共同听讲,开展论辩,探究不同学派之异同。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