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学校观——走向学习中心
  • 我的学校观——走向学习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学校观——走向学习中心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1 6.2折 5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永新/著

出版社漓江

ISBN9787540794866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31997479

上书时间2024-11-1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语等28种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图书。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先后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全球教育单项奖“一丹教育发展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未来已来
? ? ? ? ——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001 / 一、学校的发展历程
004 / 二、变革学校的诸种努力
008 / 三、未来学校的模样
第二章? 走向学习共同体
? ? ? ? ——未来学习中心的构架
011 / 一、未来学习中心设计的原则
016 / 二、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构架
026 / 三、正在创造和探索的未来学习中心雏形
第三章? 我的学习我做主
? ? ?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039 / 一、学力就是创造力
042 / 二、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
043 / 三、基于合作探究的混龄学习
045 / 四、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
第四章? 能者为师
? ? ? ? ——适应“人机共教”的新时代
051 / 一、智能机器人教师正在走来
055 / 二、教师如何不被淘汰
056 / 三、回归能者为师的时代
第五章? 从文凭至上到课程为王
? ? ? ? ——学习内容定制化与个性化
060 / 一、课程为王: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
063 / 二、为生命而存在的课程
092 / 三、多学科整合的项目学习——未来课程的新形态
104 / 四、未来的图书与未来的阅读
第六章? 学习就像玩游戏?
? ? ? ? ——新技术革命改变教育手段
111 /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
115 / 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学习
120 / 三、游戏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快乐
第七章? 政府如何治理学校?
? ? ? ? ——教育管理方式的新变革
125 / 一、科学决策:让教育政策经得起历史检验
129 / 二、推进公平: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
132 / 三、简政放权:激发地方与民间教育活力
141 / 四、依法治教:让教育行驶在法制轨道
第八章? 从鉴别走向诊断
? ? ? ? ——考试与评价的新走向
145 / 一、考试与评价改革迫在眉睫
148 / 二、第三方评价与未来学习中心
150 / 三、考试与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153 / 四、学分银行与未来学习中心
第九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
? ? ? ? ——家校社合作共育的新格局
157 / 一、学校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
161 / 二、未来社会的家校杜合作共育
163 / 三、未来学习中心父母的角色
169 / 四、教育者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
174 / 五、未来如何做父母?
第十章? 教育的变与不变
? ? ? ?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84 / 一、在变化中寻求“以不变应万变”
185 / 二、追寻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190 / 三、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94 / 参考文献
204 / 主题索引
209 / 后 记
211 / “朱永新教育作品”后记

内容摘要
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本书中,朱永新教授阐述了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未来学习中心的框架,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教育手段的改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新变革,考试与评价的新走向,家校社合作共育的新格局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描绘出一个未来的学习共同体,以及未来教育的蓝图。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将让弹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由此,教育公平也将跨越地域,得到真正实现。本书展现了朱永新教授对学校和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为未来国内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改革建议。

精彩内容
现在的学校的孩子们,每天早晨走路或者乘车去学校上学,每天固定的时间开始上课,每节课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45分钟左右,每天上午、下午排着不同的课程,结束课程以后回家;每年有寒假、暑假等假期。
但有没有可能,这样的学校生活节奏,会突然被打乱?到那时,学生们再也不需要按部就班、整齐划一地出现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 我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当然,这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而是学校的教学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甚至是革命性变革。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模样呢? 一、学校的发展历程人类不是一开始就有学校的。学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学校,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一是前学校阶段(preschoolperiod)——原始部落耳提面命的教育就是属于这个阶段;二是学校阶段(schoolperiod)——以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泥版书屋”、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和我国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为代表;三是现代学校阶段(modernschoolperiod)——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的现代学校,按照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构建,具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四是后学校阶段(postschoolperiod)——未来的学校,严格意义上可以不称为学校,而是所谓的“学习中心”。
我们不妨看看这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大家知道,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最初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那个时候虽然有教育活动,但是没有学校这种形态。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教育史教材中采用苏联教育史学家米丁斯基的说法,即建于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的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学校。但最新的研究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古巴比伦,法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的苏美尔人的“泥版书屋”存在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我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学校的国家之一。有人根据传说认为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是我国学校的萌芽。“成均”是乐师日常演奏唱歌的地方,贵族子弟都要在这里学习音乐。“庠”是储存公共粮食的地方,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氏族中的老者可以不必参加繁重的生产劳动,而是转为看管粮食或者饲养家畜,所以“庠”也是养老之所。老年人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在养老的同时还可以承担起传授经验的任务,所以“庠”也就同时成为教育场所。但是,“成均”和“庠”还不能称为正式的学校,只能说它们是学校的雏形。这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分离,所以,学校教育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需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 到了奴隶社会,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我国的第一个奴隶社会夏代的学校叫“序”和“校”。“序”是设在王都的学校,“校”是设在地方的学校,即乡学。最初的“序”和“校”与军事目的的教育内容相关。“序者,射也。”“序”就是教射箭的地方,是奴隶主贵族子弟习射的场所。“校者,教也。”“校”就是进行军事训练的场所,是习武之地。到了商代,学校的形式有所发展,出现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校,有了大学、小学的区别,教育内容也逐渐丰富,具备了“六艺”的雏形。 2.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的。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求劳动者接受更多的、系统的、实用的学校教育,以满足大生产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也应运而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和学科课程制为新学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从普及教育出发,提出了建立统一学校系统的主张。他根据儿童成长的年龄特征,把教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每期六年,各设相应的学校:幼儿期(从出生至6岁),母育学校;少年期(6—12岁),国语学校;青年期(12—18岁),拉丁语学校(或文科中学);成年期(18—24岁),大学。这种统一的学校系统,使儿童从出生开始,循序渐进,不设任何障碍,直到成年。夸美纽斯第一次提供了整齐划一、任务明确、相互衔接的完整的学制系统,这是学制史上的一次创举,也成为后来西方学制的雏形。到19世纪初,一套与工业社会相匹配的学校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式学校。中国第一个现代学校制度是在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中提出的,但未及实行。 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及艺徒学堂各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等,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系统。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虽然一开始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设计的,因为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需要工人具备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但是它客观上为普及教育,把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全体人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代学校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事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