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8.2
4.8折
¥
79
全新
库存50件
作者[美]齐锡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5897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1968227
上书时间2024-11-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齐锡生,早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赴美国深造,主修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7—1992年任教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1992—2002年参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建校工作并任社会科学部主任。曾先后在美国多所大学和中国台北“中研院”从事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内政外交问题、国际关系理论和军备战略问题。著作有:NationalistChinaatWar:MilitaryDefeatsandPoliticalCollapse,1937-1945(1982)、PoliticsofDisillusionment:TheChineseCommunistPartyUnderDengXiaoping,1978-1989(1991)、TowardaGlobalCommunityofScholars(1997)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军阀派系的出现
历史背景
1911—1917年军队的作用
1917—1920年军人派系的产生
结论
第三章 军阀派系的构成
个人关系的结合
自身利益的考虑
意识形态上的联系
这些因素在派系结合中的作用
第四章 军事能力:招募新兵
第五章 军事能力:训练
纪律性方面的训练
技术训练
结论
第六章 军事能力:武器和战术
武器
战术和战略
结论
关于地理的重要性
第七章 经济能力
固定的收入来源
特殊的收入来源
军阀财经政策的评价
第八章 军阀政治的行为准则
个人行为准则的特点
对待其他军阀的行为准则
基于政治合法性价值的行为考量
第九章 中国的政治系统
静态分析的局限性
军阀政治的系统分析
中国军阀政治的发展阶段
结论
附录一 1916—1928年间政治军事领导人年表
附录二 1916—1927年间各省最高军事长官年表
附录三 1916—1928年大事年表
附录四 参考书目
索 引
译 后
内容摘要
作者引出“军阀主义”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军阀主义”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进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角色”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最佳结合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而重点在于对体制进行分析。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武器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了较详细的分类研究;第八章则在上述各章的基础之上,简要概括出军阀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最后,在第九章中,作者又运用国际政治理论的“权力均势”范式,试图从中进一步抽象出中国军阀政治发展的一般性历史模式。很显然,作者对全书的这种总体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已初步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和认识格局。正如美国政治学者G.吉勒卡评价的那样:“这是一本特别有价值的书,该书引用了几乎所有的中文和英文的第二手资料,同时也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1916—1928年间的中国军阀时期的政治,进行了动态的、有根据的、有思想的,并引人入胜的探讨。”
精彩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西方学者治军阀史,有两书印象最深,一本是陈志让先生的《军绅政权》,另一本就是齐锡生先生的这本《中国的军阀政治》。齐先生历史书写得很有社会科学的味道,但文字却相当平易,一点都不晦涩,其中对军阀派系网络的分析,丝丝入扣,读来如醍醐灌顶,每每恨不得“呀”的一声叫出来。近代军阀的背景,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的西方民主制度,军阀本身,也是国人现代化的产物,为何橘越淮而北而变枳,绝非痛骂几句封建军阀所能明了。齐锡生先生是国学底子很厚实的海外华人学者,站在外面往里看,事情看得很清楚。一本小册子,不厚,相信只要翻开,肯定应了那句老话,开卷有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