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东北抗联(精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82.1
4.9折
¥
1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李发锁
出版社时代文艺
ISBN9787538772678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1954679
上书时间2024-11-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发锁,1950年5月出生,笔名凡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动迁》《官司》等长篇小说六部,《围困长春》等长篇纪实文学三部,《较劲》等中篇小说集两部。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获徐迟报告文学奖、长白山文艺奖、君子兰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岛国象心
1. 补偿的逻辑 / 001
2. 嗜血的巴登巴登 / 008
3. 当年的马贼与中尉 / 015
第二章?割肉饲虎
4. 东瀛是福地 / 025
5.“奉谕,仍不抵抗” / 034
6.找国联告状去 / 044
第三章?汪洋大海
7.铁血义士 / 053
8. 锦西不是北大营 / 064
9. 无政府之抵抗 / 072
第四章?抗日万岁
10. 爱国官兵的抵抗 / 087
11. 不管用的“中立区” / 100
12. 抵抗者被暗算了 / 112
第五章?揭竿而起
13. 烽火红地盘 / 124
14. 首先要分清敌友 / 137
15. 兵运王之殇 / 145
第六章?三跌四起
16.“南方高客”原是红色的 / 160
17.“小李先生”与大个杨 / 170
18. 枪毛成了“机关枪” / 184
第七章?上兵伐谋
19.文明胡子 / 198
20.戏耍他个“武人龟鉴” / 206
21.“平南洋”的义务抗日 / 217
22.东满一只虎 / 228
第八章?围城必阙
23.“中心干部”夏云杰 / 242
24.“板子队”和小铁环 / 252
25.木炮打宾州 / 262
26.土龙山的半程同路人 / 269
第九章?大浪淘沙
27.只有编号,没有名姓 / 282
28.从治命,不从乱命 / 296
29.点了那个狗窝去 / 306
30.忠诚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 314
第十章?螂前雀后
31.教授抵抗者 / 328
32.绑花票,他就该死 / 340
33. 对狗是不必讲信用的 / 347
34. 天下最聋的人是皇帝 / 352
第十一章?笼中天下
35.杜鹃,你不唱我要杀你 / 369
36. 侍从武官的日记 / 378
37. 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 385
第十二章?兵不厌诈
38. 面对强敌,唯有奋起 / 397
39. 这是要命的野鸡呀 / 408
40. 你遭不起罪,把枪给俺 / 419
第十三章?巾帼标芳
41. “集团部落”就是人圈 / 429
42. 遗书中的力量与智慧 / 437
43. 主心骨是党领导 / 451
第十四章?化敌为友
44. 新仇旧恨何时休 / 463
45. 活着比死还艰难 / 471
46. 生时分离死同穴 / 480
47. 一致对外之最强音 / 488
第十五章?萧墙之祸
48. 血战摩天岭 / 498
49. 伪满军独立“大讨伐” / 507
50. 让鬼子成为“秃头上的虱子” / 515
51. 强敌侧后的微弱枪声 / 523
第十六章?荆天棘地
52. 女人与战争 / 536
53. 《湘累》与《秋水伊人》 / 546
54. 跨山涉水再找党 / 554
第十七章?堕指裂肤
55. 冬天是个“叛徒” / 570
56. 千死敢当,一饥难忍 / 585
57. 真实的耿殿君 / 597
58. 吓裂敌胆的“狞猛” / 603
第十八章?永不叛党
59. 抗日必须反投降 / 616
60. 叛徒的“爆炸”当量 / 626
61. “暂时假投降”与高压线 / 632
第十九章?文韬武略
62. 统一战线之独立自主 / 641
63.“桐工作”戛然而止 / 646
64. 我不能一天离开党 / 652
第二十章?虽死犹生
65. 僵且尤在视仇 / 669
66. 恶疮怕愣人 / 676
67. 分兵,分兵,再分兵 / 684
68. 革命,总是会胜利的! / 690
致敬与参考书目 / 701
代后记 / 708\\\"
\\\"第一章?岛国象心
1. 补偿的逻辑 / 001
2. 嗜血的巴登巴登 / 008
3. 当年的马贼与中尉 / 015
第二章?割肉饲虎
4. 东瀛是福地 / 025
5.“奉谕,仍不抵抗” / 034
6.找国联告状去 / 044
第三章?汪洋大海
7.铁血义士 / 053
8. 锦西不是北大营 / 064
9. 无政府之抵抗 / 072
第四章?抗日万岁
10. 爱国官兵的抵抗 / 087
11. 不管用的“中立区” / 100
12. 抵抗者被暗算了 / 112
第五章?揭竿而起
13. 烽火红地盘 / 124
14. 首先要分清敌友 / 137
15. 兵运王之殇 / 145
第六章?三跌四起
16.“南方高客”原是红色的 / 160
17.“小李先生”与大个杨 / 170
18. 枪毛成了“机关枪” / 184
第七章?上兵伐谋
19.文明胡子 / 198
20.戏耍他个“武人龟鉴” / 206
21.“平南洋”的义务抗日 / 217
22.东满一只虎 / 228
第八章?围城必阙
23.“中心干部”夏云杰 / 242
24.“板子队”和小铁环 / 252
25.木炮打宾州 / 262
26.土龙山的半程同路人 / 269
第九章?大浪淘沙
27.只有编号,没有名姓 / 282
28.从治命,不从乱命 / 296
29.点了那个狗窝去 / 306
30.忠诚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 314
第十章?螂前雀后
31.教授抵抗者 / 328
32.绑花票,他就该死 / 340
33. 对狗是不必讲信用的 / 347
34. 天下最聋的人是皇帝 / 352
第十一章?笼中天下
35.杜鹃,你不唱我要杀你 / 369
36. 侍从武官的日记 / 378
37. 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 385
第十二章?兵不厌诈
38. 面对强敌,唯有奋起 / 397
39. 这是要命的野鸡呀 / 408
40. 你遭不起罪,把枪给俺 / 419
第十三章?巾帼标芳
41. “集团部落”就是人圈 / 429
42. 遗书中的力量与智慧 / 437
43. 主心骨是党领导 / 451
第十四章?化敌为友
44. 新仇旧恨何时休 / 463
45. 活着比死还艰难 / 471
46. 生时分离死同穴 / 480
47. 一致对外之最强音 / 488
第十五章?萧墙之祸
48. 血战摩天岭 / 498
49. 伪满军独立“大讨伐” / 507
50. 让鬼子成为“秃头上的虱子” / 515
51. 强敌侧后的微弱枪声 / 523
第十六章?荆天棘地
52. 女人与战争 / 536
53. 《湘累》与《秋水伊人》 / 546
54. 跨山涉水再找党 / 554
第十七章?堕指裂肤
55. 冬天是个“叛徒” / 570
56. 千死敢当,一饥难忍 / 585
57. 真实的耿殿君 / 597
58. 吓裂敌胆的“狞猛” / 603
第十八章?永不叛党
59. 抗日必须反投降 / 616
60. 叛徒的“爆炸”当量 / 626
61. “暂时假投降”与高压线 / 632
第十九章?文韬武略
62. 统一战线之独立自主 / 641
63.“桐工作”戛然而止 / 646
64. 我不能一天离开党 / 652
第二十章?虽死犹生
65. 僵且尤在视仇 / 669
66. 恶疮怕愣人 / 676
67. 分兵,分兵,再分兵 / 684
68. 革命,总是会胜利的! / 690
致敬与参考书目 / 701
代后记 / 708\\\"
内容摘要
《热血:东北抗联》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在查阅参考了大量的近代史尤其是东北抗联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用二十章七十余万字的篇幅,展现了自日本侵华以来,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各种抗日武装,组织东北各族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的光辉历程,歌颂了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赴国难、血战到底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以及坚定信仰、心向中央的忠诚品格。同时,作者还将东北抗联的抗日活动,置于抗日战争的大历史背景下,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中国抗日战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描写了国民政府尤其是蒋介石个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抗战中的举措,阐述了国共双方高层的抗日政策对抗联的抗日活动、抗联的命运和境遇等各方面的影响,是一部文学性和可读性相对较强的东北抗联活动史。
精彩内容
\\\"第一章岛国象心1.补偿的逻辑日本版图由4个大岛与无数散碎小岛构成,如一条布带漂泊在北部太平洋上,最宽处300余公里。日本自然条件较差——坐落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国土的70%为山地,耕地面积少,限制了粮食生产;火山岩浆堆积成的新生陆地,可供开采的矿产十分有限,而人口密度却遥遥“领先”于世界诸多国家。
生存危机意识、焦灼情绪,由此催生的“大陆政策”,以及日本式的“补偿”逻辑思维,实为世界史上罕见的特例。
处于地震带与火山缝隙间的岛国日本,早就把侵占广袤无垠的中国作为其“大陆政策”之基本内核。
400多年前的中国明朝万历年间,首次完成国家统一的日本庄园主丰臣秀吉,在向荣立战功的将领们分发领地时,就明确意识到日本本土狭小贫瘠的局面必须改变,岛国的领土必须扩张。扩张的方向在哪里?丰臣秀吉将目光投向了一水之隔的中国。那里有无边无际的肥田沃土,不仅少有岛国的海啸、火山爆发,而且地下有无尽的矿产资源。他发誓,终有一天要让日本天皇到中国当皇帝。其扩张目标为:“不屑国家之隔,山海之远,直入大明国,使四百州化我俗,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数百年来,日本侵占别国土地以弥补弹丸岛国狭仄的大陆扩张政策,不断得到拓展,到了18世纪初德川幕府掌权的江户时代,日本人并河天民在其《开疆录》一书中,提出将“小日本”变成“大大的日本国”,“大日本国之威光,应及于唐土、朝鲜、琉球、南蛮诸国……”直指中国的扩张目标得到日本朝野的广泛认同。
100多年来的近现代史证明,与日本做邻居,委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中国周边近邻众多,若说与哪一个国家的关系最难讲清楚,恐怕就是日本。汉唐以来,日本几乎原封不动地从中国学去很多文化精髓;但历史上日本给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几乎超过了所有国家。
日本也曾是一个被侵略的国家。1853年,美国一支舰队在马休·佩里率领下,打开了日本国门,并于1854年逼迫日本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向美国开放下田、函馆通商口岸。接下来,日本又被俄国强迫签订了《下田条约》,划定两国在千岛群岛的疆界。1863年至1864年,美、英、法、荷四国联合舰队炮击日本下关港口,控制日本关税,取得日本驻兵权。
西方的坚船利炮带给日本伤害的同时,也打开了日本的眼界,于是有了1868年的明治维新。比日本明治维新早6年发生的变革是大清国的洋务运动,直接动因是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在辉煌的圆明园燃起熊熊大火。一衣带水、同处危难中的两个国家的变革有着共同的急迫性,隐含着竞争性。最终,“保守主义”的洋务运动败给了明治维新,成为大清国“没落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小阳春”(美国学者玛丽·K·赖特夫人语)。清政府依旧僵化封闭,国虽庞大,却落后腐朽,成为一衣带水邻邦便利的宰割对象。明治维新打破了日本社会的凝固与停滞,但同时,这场激进式改革也“促使”日本走上了战争扩张道路。
至今头像仍印在1万日元纸币上的福泽谕吉,因《脱亚论》与《文明论概略》受到日本长久以来的最高致敬。《脱亚论》核心观点是: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福泽眼里的邻国指的是谁呢?文章特别提出:“支那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2]用着1万日元纸币的日本人,并不认为福泽的思想与日本后来的法西斯主义有关联,但其《文明论概略》中“侵略战争正义”的观点、《脱亚论》中弱肉强食的观点,皆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源头。就在福泽发表《文明论概略》的1875年,日本侵入琉球,强迫琉球废清朝咸丰年号,改用日本明治年号。1879年,为让当地人忘记“中山国”这个名称,日本又将地名改为冲绳。
演绎“侵略战争正义”的重要思维逻辑为“补偿论”。
“补偿”从哪儿下手呢?站在逼仄的海岛上,放眼望去,对面的硕大中国,仅东北一隅的面积便有日本国土的3倍以上,人口在相当长时间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块土地太过丰饶了。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仅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的第聂伯河流域,另一块就在中国东北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这块土地地下富含数以亿计的铁、煤及数百万吨铜、铅、铝等有色金属,足以使贫瘠岛国上的一些人垂涎不已。
更难得的是,从日本望向中国东北,中间有一个朝鲜,它就像一块搭在海上的巨大跳板。这块跳板,大大方便了日本进入中国。于是,“补偿论”的鼻祖吉田松阴提出了以竹岛(韩国称独岛)作为“直入”中国的跳板,“一是君临满洲朝鲜,竹岛是最好的落脚点”,它是“日本将来进军大陆的基地和雄略航海的浮城”。[3]“直入”“进军”的目的是什么?获得补偿:“我与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与沙俄、美国亲善已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于夷狄。”但“割取易取的朝鲜、满洲、中国,在交易上失之于美俄的,应以朝鲜和满洲的土地求得补偿”。[4]“补偿论”的基本含义是,在西方强国面前,隐忍所有屈辱和损害,同时向比自己弱的国家动武,把在强国那儿的损失——包括物资上和精神上的,通通补偿回来。
这种逻辑违背了常理。常理应当是,受到劫掠,弱者顺从屈服,强者奋起反抗,二者必居其一。极度狂妄和偏执者,多内心极度自卑;凡对强者奴颜顺从者,多对弱者残忍凶狠。自卑和凶残需要相互补偿,欺弱怕硬,才是“补偿论”的精神内核。
“侵略正义”“补偿合理”的逻辑,随着对外侵略不断得以丰富与发展。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内阁参事官德富苏峰发表了《大日本扩张论》,把日本对华战争的“合理”,归结为地缘对日本的“不公平”:“时至今日,就像住一间房子里的两个人一样。在贫穷的国土上,每年增加四十万人口,照此计算,这样不断积累的话,人就只能住在人上面了……如果我们日本能战胜土地是我们十五倍、人口是我们的十倍的大清国,不仅可以扬祖宗之名,留名于子孙,面向世界,永远立步,还可以增强我们站稳世界的自信心”。[5]德富苏峰的观点是,日本人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他国广大土地的占领上。他的辩解词是,侵略“对周边国家来说,给世界上的顽固主义以一大打击,把文明之荣光注入野蛮的社会”,“不对大清国进行十二分的惩罚是不可能的”,“我们之所以与清政府发生战争,是因为大清国反对保有我们的正当权利,国运振兴和国民的向外扩张。”[6]《大日本扩张论》的逻辑是,自己家房子小,人口多住不下,需要新的住处,但身边那个房子宽敞的邻居却不肯把房子让出来,就是侵害了“我们的正当权利”,就要给予“十二分的惩罚”。
1895年,战败了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除向日本割让大片国土外,同时向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约折合3亿日元,1两白银折合1.5日元),后又支付辽东半岛回赎费3000万两(以上总计约折合3.5亿日元)。
2.3亿两白银,在日本是多大一笔钱呢?在获得这项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从未读到数亿的大数字。因此,这笔巨款流入国内,在朝在野的人都认为是无尽的财富。
资料表明,1893年日本实际财政收入相当于7585万两白银(约折合1.14亿日元),《马关条约》使其获得的赔款相当于日本3年的财政收入。
“无尽的财富”从天而降,令日本朝野惊喜异常,同时悟出了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战争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尤其向庞大却软弱的国家下刀子,事微而功倍。
当然,抢劫宰割的刀子要更加锋利无比。为此,日本从3.5亿日元中列支2.2亿日元用于扩充军备。1896年,日本通过了高额的军事预算案,把陆军军力由6个师团扩充到10个师团,海军舰队吨位由8万吨扩大为27万吨。军费开支比中日甲午战争前增加了1倍,占国家总支出的50%,战争机器全马力启动开来。
似乎是尝到了甜头,在饱饱吮吸了第一管子甲午战争的“鲜血”后,日本军阀一发而不可收。仅仅过了6年,日本又雀跃加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队伍。尤其对中国之中枢北京,日本更加强横用狠。进入北京的1.8万余名八国联军中,有8000名是日本军人。在烧杀抢掠后的“战果”《辛丑条约》中,日本再获赔款3479万两白银(约折合5000多万日元)。由于甲午战争赔款已使大清国囊空如洗,列强们“宽宏”地开出了39年还清、年息4厘的条件,并以海关、厘金、地方官卡税收及盐务作保证:[7]这便是列强对全中国人均1两,共计4.5亿两罚金、屈辱至极的“庚子赔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辛丑条约》令日本获得了在中国天津和北京以及华北的驻兵权,驻军名为“清国驻屯军”。这便是为什么37年后,日本不是在国境线,而是在中国内陆最中枢的部位——北平卢沟桥,发动全面对华战争的历史原因。令人不得不承认,日本在数十年前就埋下了鲸吞中国的棋眼。
说到中日两国关系,诸多学者在两个方面基本达成一致认识。一方面,19世纪中叶,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日本武士、浪人,曾经备受西方列强打压及《神奈川条约》盘剥。瘦小衰弱的日本,是靠着盘剥、掠夺肥大而软弱的近邻中国,才逐渐长大而强壮起来的。
另一方面,日本侵略庞大肥壮中国的胆量,是因后者一再退缩妥协,方才壮大起来的,而中国当政者这种退缩妥协长达数十、上百年之久。
1874年,日本试探着出兵肢解琉球,清朝重臣李鸿章竟秉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不顾驻日公使何如璋“隐忍容之,养虎坐大”的警告,信奉“万国公法”,一味避战,对国力逊于中国的日本“晓之以理”,竟然请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调停;[8]不仅丢掉了阻挡日本对华扩张的第一道海上“屏障”,而且壮大了日本的胆量。
百年历史进程表明,位于中国、俄罗斯、日本几大势力之间的朝鲜半岛,既是大陆性强国冲向海洋的桥梁,也是侵略强国登上大陆的跳板。
因而,日本“补偿论”鼻祖吉田松阴才给予半岛“基地”“浮城”等一系列定义。中国的有识之士当然也看到了,何如璋“琉球既灭,行及朝鲜”的话音刚落,抢占琉球后的日本,乘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又向朝鲜伸手了。
在中日两国半岛争斗的重要关头,李鸿章仍然选择息事宁人。主张对日强硬政策者,被他斥为“多事”。他最不该犯的重大错误,是竟然容忍了日本与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使日本获得了在朝鲜(当时为清之属国)的驻兵权——日本终于站到“跳板”上,而中国则失去了抵挡日本扩张的第二道屏障。
清政府的退让妥协不久后便招致更大的伤害。1894年的甲午战争,进取的日本终于狠狠“切割”了退缩的大清。这几乎致命的一刀,使众多列强涨红了双眼,无数把刀一齐举了起来。
日俄结成不共戴天之仇,皆同中国东北有关。日俄争夺的过程,就是酿成并加深东北苦难灾害的过程。
在对中国“切割”的列强中,中国近邻沙俄实为捷足先登者,百余年时间,夺取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处极寒地带的俄罗斯,几代人的梦想是进发至较为温暖的太平洋沿岸。在相当长的年代里,俄国人都是从克里米亚西出大西洋,但1856年的《巴黎和约》成了一个节点。之前3年,当时的世界强国英国联合土耳其与法国,击败了沙皇俄国。失去了达达尼尔海峡和西部出海口的俄国转头向东,谋求夺取“南部”出海口。南部最理想的天然不冻港,就在中国东北的旅顺。
1886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宣布修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计划建设工期为12年,投3.5亿卢布巨资。沙俄皇储尼古拉为主持开工典礼,率7艘军舰绕了大半个地球,抵达开工(东段)典礼现场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同,不再标注)。昏聩的清王朝对此举将带来的后果懵懂木然,没有半点儿察觉。然而,此事却震动与惹恼了一旁在心里早把旅顺港纳入自己囊中的日本。
1891年,尼古拉访问日本,他要实地查看一下这个与自己有着同一个扩张目标的潜在对手。5月11日,抵达大津城的沙俄皇储突然遭遇刺杀,凶手竟然是负责安全保卫的警察津田三藏。狼狈的日本政府并未判处被告死刑,因为凶手“对天皇忠心”。[9]头上带伤的尼古拉归途中愤怒咒骂日本人是“野蛮的猕猴”,立下誓言,要扭断他们的脖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