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窗小札1963(上下共2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窗小札1963(上下共2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4.6 7.3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庸

出版社中山大学

ISBN9787306048318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0684883

上书时间2024-11-1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一九二四年生。曾任报社记者、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后撰写武侠小说十五部,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新领域,广受当代读者欢迎,至今己蔚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并兴起海内外金学研究风气。
曾获颁众多荣衔,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英国政府O.B.E勋衔及法国最高荣誉“艺术与文学高级骑士”勋章和“骑士勋位”荣誉勋章,剑桥大学、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台北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名誉教授,并任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兼任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等公职。
其《金庸作品集》分由香港、广州、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四地出版,有英、法、意大利、希腊、曰、韩、泰、越、印尼等多种译文。

目录
明报:立场与原则
  明辨是非积极中立
  七元五角买一份报纸
  从明报起价说起
  谈孟彻斯特的《卫报》
  《印度时报》和《自由谈》
  谈《自由谈》
  一个梦想一个杂志
中国:社会和经济
  北京的资产阶级
  三个问题
  “他们都没有笑!”
  北京大学的一个故事
  马列代替了孔孟
  铁掌中的肥皂
  人民公社和干部
  “包产、包工、包肥料”
  塞翁失马多难兴邦
  “百货展览会”
  中共今后的农业
  中共今后的工业发展
  中共恢复经济的关键
  “野兽被吃光了!”
  中共与西方距离缩短
  中共在欧洲的“分站”
  美商人垂涎中共市场
  香港是中共的大客仔
  中共要战争还是安定?
香港:中英纠纷
  九龙城寨六拆六罢
  十五年前的九龙城事件
苏联:专制与强权
  一首苏联新诗:《害怕》
  谈《集中营里的一天》
  苏联试行“利润动机论”
  昔日名将竞相谄谀
  西伯利亚人口难增
  苏联妇女努力扮靓
  消息报上一场笔战
  苏作家被押人疯人院
  苏联集体农场真相
  《迂回曲折》中的插曲
  造反、反党和通敌
  爱伦堡为何受抨击?
  卡斯特罗在苏联
  赫鲁晓夫的烦恼
  奶罩与苏联人的经济
  为赫鲁晓夫而艺术
  苏联人民的新课题
中苏:历史与论争

内容摘要
 金庸数十年新闻生涯中近千万字的政论文字,一
直没有结集出版。两年前,金庸秘书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纪六十年代撰写的专栏文章。其中比较重要
的,是金庸用“徐慧之”为笔名撰写的“明窗小札”专栏。这一专栏从1962年12月开笔,持续到1968年10月,除1967年间中断几个月外,几乎每天一篇。
“金庸秉持‘明辨是非,客观中立’立场,可谓眼观全球,心怀民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而文风朴实简洁,观点鲜明犀利,见解独特新颖,尽显一代大师的风范。”

精彩内容
 明辨是非积极中立一九六三年一月十七日从昨天起,我正式加入明报编辑部工作,除了写这《明窗小札》专栏,还协助金庸兄选择《自由谈》的稿件。
过年之前多了一份兼职,心境愉快,偕妻子到裕华国货公司买了一个大花瓶,准备新年里插桃花之用。这花瓶上绘的都是战将武士,杀气甚重,以备新年赌钱,大杀三方。
瓶底写着“成化年制”,应当是明朝名瓷,但价钱便宜,想想又不像,只好等廖福林兄、宋玉兄等来鉴别一番了。
在我《明窗小札》之旁,多了一位邻居,乃是周青兄写的《北望神州》专栏,内容报导大陆和台湾的近事。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都在香港之北,周青兄一眼望去,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他材料的主要来源,是大陆所能出口的各种书报杂志,台湾的各种书报杂志,英文书报杂志中关于中国问题的部分。周青兄也是本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
这专栏所以请自己人写,倒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因为稿费有限,工作辛苦,外间朋友不见得肯花这么多工夫去研读和消化资料,而且我可以肯定的说,若非本报工作人员,一定会觉得不值得。另外一个原因:自己人日夕见
面,更容易掌握和坚持本报“明辨是非,积极中立”的政策。
所谓“积极中立”,并不是消极地既不亲共又不亲台,既不反共又不反台,更不是什么第三势力、中间路线,尼赫鲁式的不结盟主义,狄托式的修正主义。乃是站在中国人的爱国立场,对中共和国府的施政一视同仁地对待,凡是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赞扬之,有害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反对之。如果国家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发生矛盾之时,我们以老百姓为重。
当然,我们也不免有看错了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的见解件件正确,岂非比北京和台北诸公更加明智?事实上决无是理。但我们占了三个大便宜。第一是旁观者清,没有利己利党的打算,头脑容易清醒。第二是说话总比做事容易,指手划脚的批评,自是方便过手忙脚乱的做事万倍。第三是我们很肯接受读者诸君的批评意见,明报读者十
万(以平均每份报纸有两个人看来计),大家对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十万个臭皮匠,未必便不及一两位英明伟大的诸葛亮也。
以上所述,是金庸兄和我数日长谈的大致结论。我既加入明报,自当遵守明报办报方针,我的工作,可以说是“十万个臭皮匠的收发员”,让更多读者能和明报打成一
片,对于国际问题、中国问题、香港问题,大家有一个明智的、尽可能正确的看法。我们说得对,请大家赞同,我们说错了,请大家指正。
欢迎读者们不断来信。
七元五角买一份报纸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二日一位读者写信来问我:“你所看到的这许多外国新闻资料,是从哪里来的?”答复是这样:买来的。当然是买的,难道这是偷来的不成?这位读者的意思,大概是问我从什么地方买来的。那些主要的报纸杂志,例如《纽约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