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化游名城--老上海记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6
4.4折
¥
3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慕小刚
出版社当代世界
ISBN9787509011768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794212
上书时间2024-11-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慕小刚榆林国际旅行社董事长,2015全国废弃资源再利用(海外赤子)高层论坛执行主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荣获4项国家专利,曾出版过《责任与忠诚》、《管理越简单越好》等数本专著。
目录
开篇
出行前的准备
上海的历史
上海独有的特色
来上海旅游的佳季节
来上海需要了解的方言
上海的历史名人
上海的闻人掌故
上海个印记徐光启
老上海豪门盛宣怀
上海滩江北大亨顾竹轩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名媛
上海的旧时名流
租界里的文豪
国殇中的宋庆龄
四明村里的名人巷
上海的绿房子
张爱玲的上海故居
上海的山水古镇
上海的名山胜水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海母亲河黄浦江
各种森林公园
第三大岛崇明岛
上海的古镇老村
因寺而成七宝镇
上海大镇朱家角
小小南翔赛苏城
因盐而盛新场镇
古建完好枫泾镇
上海的宗教庙堂
上海的佛寺、道观
沉香观音沉香阁
饱经沧桑的玉佛寺
康僧会建龙华寺
静安区里静安寺
教弘天台法藏寺
黄浦江边城隍庙
上海的基督、天主教堂
佘山天主教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
基督教景灵堂
上海的场馆娱乐
上海会场馆园
上海的抗日卫国纪念馆
上海的各种博物馆
上海的各种游乐园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上海的休闲娱乐
上海人的骄傲:沪剧
上海人的消遣:评弹
上海的高等院校
第一所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大学——复旦大学
抗战时期的复旦大学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复旦学生
消失在旧时光里的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牛校友之钱学森
上海交大牛校友之李叔同
前三任校长都是德国人——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创始人——德国人埃里希·宝隆
上海的特色民俗
上海的节日习俗
上海人怎么过大年
上海人的四大节日
上海的生活习俗
上海的方言俚语
上海的婚丧嫁娶
上海的美食雕刻
上海的风物美食
上海的土产佳味
上海的特色糕点
上海的风味小吃
上海的雕刻艺品
上海的文房雕刻艺品
上海的其他雕刻艺品
附录
商业中心TOP10
地标建筑TOP10
内容摘要
上海的历史虽然不及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那么悠久,但是关于上海的历史文化一点都不必其他城市少。
慕小刚编著的《带着文化游名城--老上海记忆》一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向读者介绍不一样的上海历史。老上海人所说的“七宝”指的是哪“七宝”?宋氏三姐妹曾上同一所学院吗?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巢在老上海的哪个地方?作家张爱玲又是住在老上海的哪个公寓里呢?
本书将这一个个有趣的历史问题想读者解答出来。本书最终的目的还不是单单的解答历史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为你的文化之旅添加不一样的精彩。
精彩内容
上海的闻人掌故上海第一个印记徐光启徐光启可谓是上海的第一位广为人知,并对今日上海影响巨大的名人。他出生于我国明朝嘉靖年问,字子先,号玄扈,教名Paul(保罗),籍贯为松江府上海县。他在数学、天文学、农学、军事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译有《几何原本》,著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和《考工记解》等。
在仕途方面,他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并赠太子少保、太保,谥“文定”。除了科学家和朝廷命官外,徐光启还有两个身份,一是中西文化交流
的先驱,二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他甚至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
徐光启在上海的故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249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其屋有上、下各九间,故俗称“九间楼”。
“九间楼”为二层楼房,为黄浦区内仅存的一所
明代宅第。原屋曾经修葺,但部分斗拱及一口古井,仍为明代样式。现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徐家汇是因徐光启而命名的吗上海著名街区徐家汇在以前叫做法华汇,之所以改名,是因为这里出了个姓徐的名人,他就是徐光启。除了去京城任职使他不得不离开上海,其余时间他都在这里,他生于此逝于此,而且他的后代也都扎根于此。
徐光启虽然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但是他在学堂念书的时候,徐家汇这里还是一片农田,而他很留心观察周围的农事,对农业生产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或许可以解释后来他为什么对农学那么痴迷。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本来是占地20亩,共有10处墓穴,其中葬有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则是四个孙子夫妇。清朝末年,江南天主教会就因为这里是徐光启之地,所以才将江
南总会选在这里。抗日战争期间,墓地被荒废,空地变成菜畦。1978年,墓地被辟为南丹公园。1981年,重建椭圆形大墓,墓碑上“明徐光启墓”等字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
2.为什么说徐光启是个全才徐光启在科学方面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全才,他几乎涉猎了当时所有的学科,尤其在农业、数学、天文、军事等方面的成就突出。
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著作。而他在编译《崇祯历书》过程中,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还区别了太阳近(远)地点和冬(夏)至点的不同;此外还通过参照第谷星表,并结合中国传统星表制出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了清代星表的基础。军事方面,他“求精”并“责实”,重视火器与部队的配合,可谓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的第一人。
最值得一说的,莫过于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他和利玛窦合作,将《欧几里得原本》一起译成了中文。徐光启创造性地将其中文名定为《几何原本》,而且像“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中文的名词术语,也都是他经过反复推敲才确定下来的。对于这些名词,熟悉中西语言的利玛窦也觉得非常满意。
3.徐光启为什么那么重视数学徐光启决心翻译《欧几里得原本》是因为利玛窦的推荐,然而在徐光启长达一年的翻译过程中,他发现“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而这正是学者们对《欧几里得原本》的公认:它的逻辑推理方法以及科学实验,是近代科学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可是当刊印发行《几何原本》的前六卷时,徐光启亦有恨晚的感慨,不过亡羊补牢,他认为如此好书,百年之内必成天下学子的必读之书。
然而他的预感却被真实的历史击碎,现实让他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
因为在徐光启翻译出《几何原本》后,并没像《崇祯历书》那样受到明朝政府的重视,以致直到徐光启逝世也迟迟未能翻译出剩下的九卷,终至埋没。改朝换代后的清朝统治者也对此书并不关注,尽管康熙帝非常重视西学,但他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而已,《几何原本》仍然未能发挥作用。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开始废科举、兴学校,而《几何原本》之类的初等几何学才成为中等学校的必修科目,“无一人不当学”的预言在整整300年后终于成真了。P8-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