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波中的高温现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激波中的高温现象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1 6.2折 9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 雷蒙德·布朗 (Raymond Brun)

出版社国防工业

ISBN9787118122497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31153905

上书时间2024-11-1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益文,空军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讲师。从事空天等离子体动力学与技术的相关科研工作。

目录
绪论R. Brun参考文献第一章 激波后气体的热力学特性M. Capitelli, D. Bruno, G. Colonna, G. d’Ammando, A. d’Angola, D. Giordano, C. Gorse, A. Laricchiuta, S. Longo1.1 概述1.2 原子能级的配分函数.全部能级与有限能级方法1.3 双原子分子的配分函数1.4 输运截面和碰撞积分1.4.1 未知碰撞系统的唯象学方法1.4.2 共振电荷转移1.4.3 中性-中性作用1.4.4 中性-离子作用1.4.5电荷-电荷作用1.4.6 电子-中性作用1.5 热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特性:截断问题1.5.1 截断标准1.5.1.1 基态法1.5.1.2 基于Debye-Hückel的标准1.5.1.3 Fermi标准1.5.2 基于Schr?dinger方程解的截断标准1.5.3 示例:空气等离子体1.6 双温等离子体的输运1.7 等离子体的输运特性:电子激发态的作用1.8 结论致谢附录:空气等离子体的热力学和输运特性第二章 激波后的非平衡动力学和输运特性E.V. Kustova, E.A. Nagnibeda2.1 概述2.2状态演化法2.2.1 分布函数和宏观参数2.2.2 控制方程2.2.3 一阶近似2.3 准静态方法2.3.1 振动分布:控制方程2.3.2 输运项2.3.3 乘积项2.4 激波后空气成份和CO2混合物的非平衡过程2.4.1 双原子气体混合物中的非平衡动力学与输运特性2.4.1.1 控制方程与气流参数2.4.1.2 输运特性2.4.1.3 电子激发与辐射2.4.2 空气混合物中的非平衡动力学与输运特性2.4.3 含CO2分子的混合物参考文献第三章 激波后非平衡动力学实验L. Ibraguimova, O. Shatalov3.1概述3.2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弛豫3.2.1 O2、N2、CO、NO的振动弛豫3.2.2 双原子分子与能级活性原子碰撞的振动弛豫3.2.3 O2和D2的振动弛豫3.2.4 卤化物和卤化氢的振动弛豫3.3 三原子与多原子分子的V-T弛豫3.3.1 CO2的V-T弛豫3.3.2 N2O的V-T弛豫3.3.3 H2O的V-T弛豫3.3.4 NO2的V-T弛豫3.4 化学反应3.4.1 C-O体系中化学反应3.4.2 N-C-O体系中化学反应3.5 非平衡辐射参考文献第四章 激波后的电离现象W.M. Huo, M.Panesi, T.E. Magin4.1 概述4.2 带电成份的产生、反应、消失4.2.1 电子4.2.1.1 电子的产生4.2.1.2 电子参与的反应4.2.1.3 电子复合4.2.1.4 粒子间反应与自由电子数密度4.2.2 离子4.3 弱电离等离子体的碰撞和辐射过程模型4.3.1 碰撞辐射模型4.3.1.1 输运方程4.3.1.2 反应源项4.3.1.3 辐射过程和辐射输运4.3.2 结果4.3.2.1 Fire II 飞行实验4.3.2.2 化学与流场能量分布4.3.2.3 辐射输运及辐射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4.3.2.4亚稳态分布4.3.2.5 实验数据比较4.4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第五章 激波后的辐射现象M.Y. Perrin, Ph. Rivière, A. Soufiani5.1 概述5.2 辐射机理与辐射特性5.2.1 能态-能态跃迁5.2.1.1 通用公式5.2.1.2 原子线谱5.2.1.3 双原子线谱5.2.2 能态-自由跃迁5.2.2.1 通用公式5.2.2.2 原子光致电离5.2.2.3 分子光致离解5.2.2.4 分子光致电离5.2.2.5 光致分离5.2.3 自由-自由跃迁5.3 应用示例5.4 辐射传递模型5.4.1逃脱因子方法5.4.2 光谱模型5.4.2.1 统计窄带模型5.4.2.2 总体模型5.4.3 辐射传递的几何处理5.4.3.1 离散纵坐标方法(DOM)5.4.3.2 球谐函数及相关方法5.4.3.3 切线平板近似法5.4.4 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5.5 辐射与流场耦合5.6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第六章 激波结构A.A. Raines, F.G. Tcheremissine6.1 概述6.2 计算方法学6.2.1 纯净单原子气体的波尔兹曼(Boltzmann)方程求解6.2.2 一般波尔兹曼方程求解6.2.3RT弛豫的两级动力学模型6.2.4 混合气体的波尔兹曼方程求解6.2.5 边界问题综述与计算数据介绍6.3 纯净单原子气体中的激波结构6.3.1 硬球形分子气体6.3.2 Lennard-Jones气体6.4 多原子气体中的激波结构6.4.1 带冻结振动能级的激波结构6.4.2 带激发转动与振动能级的激波结构6.5 单原子混合气体中的激波结构6.6 结论参考文献第七章 超声速稀薄流中的激波V. Lago, A. Chpoun, B. Chanetz7.1 概述7.2 稀薄流中的一般现象7.2.1 流场区域分类7.2.2激波厚度与脱体距离7.2.2.1 混合雷诺数7.2.2.2 钝体前端的激波脱体距离7.2.2.3 钝体前端的激波厚度7.2.2.4 平头前缘效应对激波脱体距离与激波厚度的影响7.2.2.5 越过平板的稀疏区域激波特性7.2.3 稀疏条件时的热流7.2.4 前缘流及其在超声速稀薄流中的粘性作用7.2.5 自由分子流区域的壁面压力7.3 实验方法7.3.1 超声速稀薄风洞7.3.2 低密度流中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7.3.3 低密度流中激波-激波相互作用7.3.4 稀薄流区域的压力测量7.3.4.1 压力测量和孔径效应7.3.4.2空速管压力测量7.3.4.3 静压测量7.3.4.4 压力传感器7.3.5 热流测量7.3.6 激波控制参考文献第八章 高焓非平衡激波层流:精选的实际应用S. Karl, J. Martinez Schramm, K. Hannemann8.1 概述8.2 高焓圆柱激波层流中化学弛豫8.2.1 高焓G?ttingen激波风洞(HEG)8.2.2 相伴跳跃全息干涉测量法8.2.3 CFD代码8.2.4 实验配置与结果8.2.5 总结与结论8.3 激波层辐射现象的CFD模型8.3.1 简介、定义和术语8.3.2参与媒质中辐射输运方程8.3.3 辐射输运方程的一维近似解法8.3.3.1 无限长平板模型8.3.3.2 无限长圆柱模型8.3.4 三维辐射输运模型的近似解法8.3.4.1 离散输运模型8.3.4.2 运用蒙特卡洛法求解辐射输运方程8.3.4.3 等温圆柱8.3.5 Huygens再入热量峰值预测8.4 总结与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激波后高温气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现象,包括激波后气体的热力学特性,分子的振动激发、离解、电离、化学反应以及辐射等物理和化学现象的非平衡动力学特性,超声速稀薄流中的激波结构,高焓非平衡激波层流的特性与研究方法。重点是激波后不同过程之间的耦合及其与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