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六朝烟水间
  • 家住六朝烟水间
  • 家住六朝烟水间
  • 家住六朝烟水间
  • 家住六朝烟水间
  • 家住六朝烟水间
  • 家住六朝烟水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住六朝烟水间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9.6 5.4折 12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61753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28元

货号31468553

上书时间2024-11-1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薛冰,著名学者、作家。浙江绍兴人,定居南京七十余年。曾任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现任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申报世界文学之都,担任申都特聘专家。南京文投集团重刊《十竹斋笺谱》,担任十竹斋传习所所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群芳劫》《天长地久》《青铜梦》,中短篇小说集《爱情故事》,文化随笔《旧书笔谭》《止水轩书影》《家住六朝烟水间》《淘书随录》《江南牌坊》《金陵女儿》《金陵书话》《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笺事》以及《南京城市史》等六十余部。

目录
目录

序 
初版序 

秦淮河 
一代宏图开建业 
雄才伟略建明都 

金陵景物图咏 
桨声灯影 
秦淮烟月 
白鹭芳洲 
赤石矶下 
市井风物 
琉璃塔与咸板鸭 
南京的旧书与文玩

园林六朝变 
放眼豁蒙楼 
城西佳山水 
园中轻喜剧 
瞻园古今谈 
佳趣说莫愁 
散落郊原的六朝瑰宝 
南唐的孑遗 
明太祖陵和清圣祖碑

东郊的风景(上) 
东郊的风景(下)

旧街新路 
从汉王府到总统府 
民国建筑博物馆 
吴头楚尾南京人 
一江春水向东流 
治隆唐宋明太祖 
失踪的皇帝 
秦淮八艳

芥子园外话李渔 
踪迹随园 
水木清华龙蟠里 
小卷阿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南京作家薛冰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的经验,将南京的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名胜古迹化作篇篇优美的史话,娓娓道来一座沧桑古城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经,两千年的城市发展进程和约五百年的建都史,从东吴肈建到辛亥定都,经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以空间为纬,从秦淮文化到钟山文化再到清凉山文化,细致梳理南京的人脉、文脉、史脉、地脉,构建南京的城市灵魂。《家住六朝烟水间》出版二十年来长销不断,已成经典。新版不仅增加了南京在新世纪的新篇章“文学之都”,还加入了已故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与南京摄影家冯方宇的南京图共计300余张,文字与图片形成迷人的交织,全方位多时空呈现南京的历史文化气质。

精彩内容
序二十年前,在本书的序言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有幸读到了前辈学人和当代文人有关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的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为我提供了一个个或真或幻的参照系,使我在解读这个城市的同时,也能解读前人对于这个城市的解读。简单地说,今天重读这些记述和解读,已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前人所想确立和抹去的都是些什么,而他们的努力中,究竟有哪些在历史中站住了脚,而哪些已被或正在被历史无情地抹去。”这同样可以用来衡量我自己的文字。就像这本《家住六朝烟水间》,二十年间不断印行,如今后浪出版公司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又邀我修订再版,或许可以说明,我对这座城市的解读,是得到广大读者认可的。
这是我系统阐述南京城市文化的第一本书。由此发端,写南京的书,迄今已出版二十来种。我对南京的新认知,也就陆续写进了新书中。所以尽管意识到此书“难免显露出见识、学养和心性诸方面的不足,更可能出现某些疏漏或讹误”(《初版序》),屡次重印,都没有做修订。从作者这一面说,自己当年就是这样一个水准,无须回避。然而在读者这一面,花钱买了书,总希望分享到正确的知识与见解。同时,南京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有些叙述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所以此次新版,我下决心来做一次全面的修订,城市空间研究,历代史事探索,人物故实评析,都有改正讹误、补充新知之处。并增入了《秦淮河》一文,借一河之变迁,领全书之纲要,而以《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作一结束。《虚妄的天堂神话》一文因已编入新版《金陵女儿》,故此书不再收录,以免重复。
全书架构也做了相应调整,以内容划分为六辑。随文插图之外,每辑之前都选配了摄影家冯方宇先生摄制的艺术照片,在提供空间信息之外,也可以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作为对应的历史照片多选用了德国摄影家赫达·莫里逊的作品,并得到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版权许可。
当年曾自惭于文字的“火气”,如今看来,这恰恰不应算作缺点。那种云淡风清中允和平坐论古人前事的文字,于今日之社会,于我们的民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吧。
愿读者朋友喜欢这一本《家住六朝烟水间》,同样期待着大家的批评指正。
2020年12月28日初版序今天来写一本关于南京这样城市的书,其困难不是材料太少,恰恰相反,而是材料太多——前人关于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已经说过那么多的话,无论学力或文采,我都很难说比他们更强。我的优势或许只在于,首先,我有幸在南京居住的时间更长,无意间成了她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变化的见证人。而这半个世纪,正是南京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半个世纪,尤其是最后十年,南京从一个古风犹存的历史文化名城,急剧蜕变为一个失去个性的所谓现代化大都市。
其次,我是作为这个城市所不在意的一个普通市民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各种过客眼中的缤纷和浪漫,对于我来说是不存在的。我有幸得以从内部解读这个城市,因而看到了这个城市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底蕴,促使我思索这种种变迁背后的深层文化依据。
第三,我有幸读到了前辈学人和当代文人有关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的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为我提供了一个个或真或幻的参照系,使我在解读这个城市的同时,也能解读前人对于这个城市的解读。简单地说,今天重读这些记述和解读,已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前人所想确立和抹去的都是些什么,而他们的努力中,究竟有哪些在历史中站住了脚,而哪些已被或正在被历史无情地抹去。由此也可想见,今人对于南京所做所言的一切,究竟能有多少会为历史所接纳。
由于所处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由于主观视点和客观影响的不同,每个人眼中的南京都是不尽相同的,谁都不能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述就一定比别人准确或正确。我以为,只要是用自己的嘴说自己的话,多少总能为读者提供一点新的东西,提供一个非别人所有的“我的南京”。正因为此,才有我写作这本书的必要。
我曾经在南京的各种大街小巷里钻过。不是小时候,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都非常守规矩,做游戏一定在学校的操场上,去公园一定有老师领着。也不是少男少女谈恋爱“逛马路”的时候,那个年纪我还在农村插队,绝无此雅兴。是在三十岁以后,文坛旋起“寻根热”的年代,我想我宗族的根虽未必在南京,但文学的根则基本上是在南京的了,所以不无功利地去补上认识南京这一课——然而一旦南京在你的心目中活起来,不甘寂寞的她就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断地召唤你去与她周旋。
或许恰恰因为在南京生活得太久,看到南京的真面和内幕太多,总也觉不出南京的好——当然也绝不是说南京不好,只是觉得南京这样的城市,完全可以保存和建设得比现状更好,弄成现在这模样,遗憾与痛惜的地方未免太多。外地的朋友来,陪着他们逛个一天半天,听到的总是赞叹不已,悔不生为南京人似的,我虽出于礼节随口附和着,心里其实是疑惑的,为他们的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而感慨,更为南京不能以更美好更丰富的形象示人而感慨。也曾有过这样的冲动,很想把自己的意见贡献给他们,但又顾虑不是三句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况且人家乘兴而来,只是想领略一下江南的风光,或者放松一下紧张的身心,并不是来同你做沉重的文化讨论,结果就总是把那些话题重新咽回自己的心里。
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有可能将半个世纪来对南京的阅读,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清理,从零碎浮面的观感升华为较为理性的思考。不过这仍然是我个人的“读后感”,并不是对南京的历史文化做全面的系统的梳理,更不是全面的评判,那至少不是我这样的个人所能承担得起的。事实上,有些问题如果放在更大的范畴内讨论,答案可能会更清晰也更准确些,然而那已经不是这一本书的原旨了。唯愿我的思考能够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人,特别是南京人——热爱南京的人,睁开眼睛看自己的故乡、看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城市。如果大家都能坦荡地贡献出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如果南京的主政者也能坦荡地对待大家的观察与思考,对于南京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想必将大有裨益。
凑巧的是,就在酝酿此书的同时,我所供职的《东方文化周刊》转移主管单位,使我得以脱出那一份苦差,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工作,能够有时间写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离职就职间的三四个月中完成了初稿。当然,这样的文章,不但要动用自己的长期积累,而且最好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慢慢酝酿,慢慢写出,慢慢磨改,到得“火气”尽褪,则会更有韵味,也更耐咀嚼。急就章难免显露出见识、学养和心性诸方面的不足,更可能出现某些疏漏或讹误。凡此种种,我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指教。
2000年5月出版后记再版一本二十年来不断修订、印行的名家名作,如何在保持原作风格、神髓的前提下出新、出色、出彩,是我们编辑《家住六朝烟水间》的最大课题。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德国摄影家赫达·莫里逊(HeddaMorrison,1908-1991)和中国摄影家冯方宇。
确切地说,是冯方宇把赫达·莫里逊带到了我们面前。2021年初,设计师曲闵民听说我们正在为《家住六朝烟水间》配图,便推荐了青年摄影家冯方宇的作品。冯方宇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多年来孜孜不倦地拍摄、记录南京城市变迁,其作品以历史感、时间感、叙事性、艺术性和隐喻性在坊间颇具影响力,他拍摄的南京城墙、大桥和各类历史遗迹均让人过目不忘。他说:“历史上拍摄南京的摄影师,在艺术性上我推崇的是赫达·莫里逊。”正是他的这句话,启发我们确立了编辑思路:以作者薛冰的文字为基础,加入莫里逊与冯方宇的摄影作品,建构一个文字与影像、历史与现实相互对照、呼应的叙事空间,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多重视角的“六朝烟水间”。
我们在网络上查询得知,赫达·莫里逊于已于1991年去世,但她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将自己的一万多张中国大陆的影像资料捐给了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关于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照片和底片则捐给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在2021年5月辗转联系上了燕京图书馆,获得了相关图片的使用许可,从一千多张南京历史影像中选取了与《家住六朝烟水间》文字相关的黑白照片一百多张,又在此基础上,选用了冯方宇的相关彩色图片一百多张,经过精心设计、编排,形成中西、新老摄影家的在不同时空的对话与凝视,使得本书具有前所未有的张力和冲击力。
鉴于赫达·莫里逊在中国少有人知,我们在此有必要简单介绍她的生平。赫达·莫里逊原名赫达·汉默尔(HeddaHammer,莫里逊为其夫姓),1908年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腿部残疾,体弱多病,但热爱摄影,大学就读于慕尼黑的摄影学院。1929年,因为纳粹势力在德国膨胀,莫里逊下决心离开自己的国家。与当时德国年轻人多选择去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莫里逊决定到东方。1933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她带一柄雨伞、一把手枪,只身前往北京,在德国商人哈同的照相馆担任经理工作。在北京期间,赫达·莫里逊住在当时的法国领事家中,工作之余经常单独外出摄影。她随身携带性能良好的双镜头Rolleiflex和Rolleicord(拍摄建筑时会用一台9×12cm的LinhofSatzplasmat),除了拍摄北京城,她还独自去了周围的西山、承德等地,在后来的十几年间更是去了石家庄、太原、云冈、济南、威海、青岛、泰安、泰山、西安、秦岭、南京等地。莫里逊醉心于拍摄市景、建筑、街道、手工艺人、寺庙、集市和乡村风光,她的作品以对光线敏锐的直觉、强而有力的立足点和细腻平衡的构图为特色。1938年,莫里逊于离开了哈同图片社,开始为当地的外国商人、艺术家提供摄影服务。1946年她和英国人阿利斯泰尔·莫里逊(AlistairMorrison)结婚,之后离开北京,赴香港居住了一年多,后来随丈夫去了婆罗洲的沙捞越,在那里定居近二十年,20世纪70年代,她和丈夫最后移居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直到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公公乔治·欧内斯特·莫里逊(GeorgeErnestMorrison,1862-1920)曾在1897年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1912年还被聘为袁世凯政府的政治顾问,人称“老莫里逊”。
赫达·莫里逊是在1944年夏天到的南京。1945年,她还在上海用德语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南京》的摄影集。1987年,她在《一个摄影师的中国之旅1933—1946》(TravelsofAPhotographerinChina1933—1946,牛津出版社)回忆道:南京人是什么样的?我发现他们和我更熟悉的北京人一样友善、亲切。南京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在城南。这座城市以前是一个重要的工艺中心,以生产精美的丝绸产品而闻名。在日本入侵之前的数年里,这里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即使在日本人占领下,这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与贸易中心。我在那里的时候,官方通报的人口是66.4万。这个数字可能是虚报。因为在1937年,也就是南京大屠杀前不久,国民党通报的官方人口数字只有100万多一点。……我在南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尽管这座城市一再遭受破坏,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置身其中,你会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中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