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赢天下/延安地平线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延安赢天下/延安地平线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4 4.5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鸿召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26976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0279332

上书时间2024-11-1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延安改变了历史,延安孕育着未来!
延安时期,砺兵秣马,韬光养晦,走出延安,赢得天下,这是一段历史的奇迹!
在《延安赢天下》中,作者朱鸿召著的《延安赢天下》研究延安,回顾历史,旨在为了更清楚地审视现实,从中汲取创造理想未来的智慧!

作者简介
朱鸿召,文学博士,曾任《解放日报》主任记者、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现居上海,长期从事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现代城市文化研究。相关著述有《延安文人》(《延河边的文人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延安曾经是天堂》、《延安缔造》等,主编《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档案文献汇编》60卷,担任CCTV三小时特别节目《延安,温故1942》(2002年)总撰稿、12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我们在延安》(2012年)总撰稿,凤凰卫视5集历史纪录片《洪流: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2015年)策划。

目录
前言:延安十年赢天下
第一章  及时回应时代关切
  一、一次次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
    共产党,给抗日救亡最响亮的回答
    国民党,六年时间不做抗日表态
    青年学生,在抗日救亡旗帜下奔赴延安
  二、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
    瓦窑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
    西北大联合,曾经谋划的抗日愿景
    西安事变,中共走上前台协调各方
  三、关于抗日持久战的科学论述
    最初的论证
    毛泽东的擘画
    鼓舞人心的传播
第二章  完善制度和德行,切实主持社会公正
  一、供给制,物资短缺环境下的民生保障
    平等比自由更能感染人
    供给制不是平均主义
  二、同志间的平等友爱与体面尊严
    同志,志同道合,人格平等
    领导,平时看得出,危时站得出
    人民,现实凡人,理想皈依
  三、特殊的组织需要特殊的纪律
    纪律,是集体对个人说“不”
    犯罪,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不轨行为埋单
    反贪,只有自我洁净才有肌体健康
第三章  共襄事业,兼容并包
  一、抢夺人才就是抢夺天下
    伟大事业有赖众多人才
    成为人才都是有条件的
  二、黄土地上的文化奇迹
    值得骄傲的文化工作政策
    窑洞有多暖,天空有多高
    杂花生树最是春天
  三、科学技术胜出文化艺术
    引进培育良种更好解决社会温饱
    马兰纸提高了革命者的生活品质
    科技创新推进边区社会文明进步
第四章  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示范区
  一、局部民主社会治理结构
    民主可以协同社会大多数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起承转合
  二、“三三制”的来龙去脉
    从个人主张到集体意识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高潮
  三、人民民主政治呼之欲出
    从“三三制”到“民主集中制”
    人民民主专政与王道善治传统
    文明进程中的每一小步都是可敬的
第五章  艰苦锻造团队执行力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年(1937~1947),中国现代革命从这里转危为安,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新中国在这里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这里起步。
朱鸿召著的《延安赢天下》用纪实的手法,在扎实且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按照学术书的规范,选择普通读者乐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全方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精神魅力、文化活力和社会影响力,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局部执政环境下的政治主张、政权建设、民主实践、经济政策和文化创新能力,以及赢得民心、赢得天下的内在历史逻辑。

精彩内容
 高福源(1901~1937),祖籍直隶(今河北)盐山,生于辽宁营口县马家屯村,1921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辍学后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深得张学良和王以哲的赏识,毕业后留在东北军,历任连长、张学良卫队营长、团长,在榆林桥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带到瓦窑堡参加“白军政治学习班”,接受中共关于停止内战,一致反蒋抗日的主张。针对两军阵前喊话的情况,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红军将领彭德怀亲自约见高福源,“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同他谈了两天一晚”。说到甘泉围城形势,显然斗则两伤,和则两利,只有和平商谈,才能保存力量,共同反蒋抗日。据彭德怀回忆,高福源主动请缨,“他要求去被围在甘泉的一一〇师,我同意他去”。
1936年1月初的一天傍晚,高福源来到甘泉城南门外向城里喊话,东北军将领周祖尧发现有人站在高福源旁边指使,“我就约高福源到甘泉城来会谈,想骗高进城脱离红军,共谋守甘泉之策”。高福源回话,回去商量后再做决定。次日下午四时许,高福源一人右手高举白毛巾,脖子上围一条防沙白毛巾,头戴红军八角鸭舌帽,穿黑色对襟长棉袄、
黑棉裤,一副老红军打扮。他来到甘泉城南门外,要求进城。东北军用麻绳把他从城墙下吊上来,周祖尧取笑他:“你变了,你不像国军了!”高福源顺口答道:“我变了,我思想也变红了!”大家相视而笑,算是化解了尴尬。高福源在城里住在周祖尧的营部,两天时间里,详细介绍了自己被红军俘虏后的经历和思想变化,交流了对于化解甘泉困境的对策,以及东北军处境出路等问题。
高福源表示,“东北军不该打红军,过去的行为是错误的。揭穿了蒋介石促使东北军打红军是两败俱伤的阴谋。东北军今后应该与红军合作,收复东北失地,拯救东北父老于水火之中。蒋介石是假革命,用革命的口号,欺骗全国人民。安内攘外政策是‘安内’真干,‘攘外’永久不会实现,真心革命的是共产党”。他还现身说法,说明红军优待俘虏政策不虚。“他介绍了苏区人民的自由生活情况,说服了所有听话的人,解除了怕当俘虏被杀害的思想顾虑。”第四天上午,高福源仍然由东北军在吊他上城墙的地点,又把他吊下去。临行前他再次强调,今后只有与红军合作才有出路。并再三叮咛,无粮食吃,与红军商谈是会解决的,不能把东北子弟饿死在城里,更不能再打,造成流血牺牲。
高福源进出甘泉城,开启了红军与东北军之间直接来往,进行和平谈判的历史。
三天后,城外红军转送高福源给城里东北军的一封信函,具体接洽两军会谈事宜。在无法继续生
存的情况下,城里守军最高长官张文清默许其营附(即副营长)郭绍宗为代表,出城与彭德怀谈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