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人生过成喜欢的样子
  • 把人生过成喜欢的样子
  • 把人生过成喜欢的样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把人生过成喜欢的样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3 3.8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淑敏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70201945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0135449

上书时间2024-11-18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辑一 看见
提醒幸福 / 007
有意义有节制的是真幸福 / 016
现在,是最好的日子 / 025
活在当下,把握每一个真实的刹那 / 031

辑二 疗愈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疾病 / 041
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 055
珍视自己,相信我能 / 062

辑三 欢喜
表达自我,战胜恐惧 / 075
流露你的真表情 / 081
增强心理弹性,告别生存压力 / 089

辑四 愿景
只要有目标,就不会孤独和绝望 / 099
恰切评估自我,正确期望未来 / 105
走出舒适区,在变化中成长 / 112
把握命运,生活从现在开始 / 117

辑五 悦纳
告别 应该 ,自由呼吸 / 131
承认自卑,是改变的第一步 / 139
接纳自卑,它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帮助你 / 148
找到新模式,覆盖自卑的封印 / 155

辑六 遗忘
悲伤来自生命的 丧失 / 167
那些时间不能治愈的伤 / 176
真正的幸福是知道何时翻篇 / 183
辑七 从容
放松,才能实现完美 / 197
四重人格的从容应对机制 / 202

辑八 重建
构建自己的幸福体系 / 227
念叨一种坚定的幸福 / 236

内容摘要
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取悦众人而存在的。
境由心生,由内而外的幸福,才是人生喜欢的样子。发现幸福,疗愈伤痕,悦纳瑕疵,遗忘悲伤,寻找幸福的碎片,只生欢喜不生愁。
25段心灵修行故事,25个人生幸福秘诀,温情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

精彩内容
辑一  看见
毕淑敏说:分泌幸福的内啡肽,享受朴素而有节制的幸福。
记得有一次我在某地授课,谈的是幸福问题。有一位女听众举手发问,滔滔不绝。我仔细听了半天,不知道她的问题是什么。她侃侃而谈自己工作顺遂家庭和睦,儿女双全父母健在,身体无恙面容姣好,有房有车……听众们渐渐骚动起来,估计他们也和我一样,摸不着头脑。
我抓个缝隙赶紧插进去说,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您,现在是现场提问时段,您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对不起直到此刻,我还不知道您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的问题……是……我是幸福,不幸福……她一下子愣了,支吾着。
场上有嘘声响起。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够幸福,您高调炫耀了自己的幸福,让有些人刺痛。您还想要更多的幸福,有人小声嘀咕,您是《渔夫和金鱼》里面的老太婆吗?
我说,您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场上肃静下来。一个幸福女人,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呢?人们很有兴趣知道。
我说,感恩和知足。
幸福并非无边无际,也是有尺度的。
面对幸福,你不可以贪婪,因为幸福本身就是有节制的。你不可以炫耀,因为幸福本身是朴素和宁静的。你不可以一厢情愿地认定这是自己命好,因为从宏观讲,有巨大的力量凌驾于我们卑微的生命之上。你不可僭越,将那功劳仅仅归于自己。不能忘了自我的幸福是许许多多人和机缘襄助的善果。大自然和历史给予的教诲,千万要牢记。
幸福不是蜂蜜、糖和所有甘甜物质的混合体。它的尺寸始终在我们内心的神圣之处。那就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全然把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这个方式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并对他人有所裨益。
幸福哪怕再细微,也顽强地存在。
学会分泌幸福的内啡肽,享受朴素而有节制的幸福吧。
最幸福的三种人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有一个女人,曾经在这个问题上走入歧途,陷入恐慌,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
若干年前,她看到了一则报道,说是西方某都市的报纸,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个题目的答案。来稿踊跃,各界人士纷纷应答。报社组织了权威的评审团,在纷纭的答案中进行遴选和投票,最后得出了三个答案。因为众口难调意见无法统一,还保留了一个备选答案。
按照投票者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报纸发布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名单。记得大致顺序是这样的:第一种最幸福的人: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
第二种最幸福的人:给病人做完了一例成功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
第三种最幸福的人: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沙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顽童。
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小说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
消息入眼,这个女人的第一个反应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抹了辣椒油,呛而且痛,心中惶惶不安。当她静下心来,梳理思绪,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原来她是一个幸福盲。
为什么呢?说来惭愧,答案中的四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那时的她,居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拥有了。
她是一个母亲,给婴儿洗澡的事几乎是早年间每日的必修。那时候家中只有一间房子,根本就没有今天的淋浴设备,给孩子洗澡就是准备一个大铝盆,倒上水,然后把孩子泡进去。那个铝盆,她用了6块钱,买了个处理品,处理的原因是内壁不怎么光滑,麻麻拉拉的。她试了试,好在只是看着不美观,并不会擦伤人,就买回来了。那时要用蜂窝煤炉子烧水,水热了倒进铝盆,然后再兑冷水。用手背试试水温正合适了,就把孩子泡进盆里。现在她每逢听到给婴儿用的洗浴液是“无泪配方”,就很感叹。那时候,条件差,只能用普通的肥皂给孩子洗澡。因为忙着工作,家务又多,洗澡的时候总是慌慌忙忙的,经常不小心把肥皂水溅到孩子的眼睛里,闹得孩子直哭。洗完澡,把孩子抱起来,抹一抹汗水,艰难地扶一扶腰,已是筋疲力尽,披头散发的。
她曾是一名主治医生,手起刀落,给很多病人做过手术,目送着治愈了的病人走出医院的大门的情形,也经历过无数次了。回忆一下,那时候想的是什么呢?很惭愧啊,因为忙,往往是病人还在满怀深情地回望着医生呢,她已经匆匆回过头去,赶回诊室。候诊的病人实在多,赶紧给别的病人看病是要紧事儿。再有,医生送病人,也不适合讲“再见”这样的话,谁愿意和医生“再见”呢?总是希望永远不见医生是最好。她知趣地躲开,哪里有什么幸福之感?记得的只是完成任务之后长长吁出一口气,觉得已尽到了职责。
对比第三种幸福人的情形,可能多少有一点点差距。儿时调皮,虽然没在海滩上筑过繁复的沙堡(这大概和那个国家四面环水有关),但在附近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挖个洞穴藏个“宝贝”之类的工程,倒是常常一试身手。那时候心中也顾不上高兴,总是担心路过的人一脚踩塌了她的宏伟建筑。
另外,在看到上述消息的时候,她已发表过几篇作品,因此那个在备选答案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作家完成最后一字”之感,也有幸体验过了。这个程序因为过去的时间并不太久,所以那一刻的心境记得还很清楚。也不是什么幸福感,而是愁肠百结——把稿子投到哪里去呢?听说文学的小道上挤满了人,恨不能成了“自古华山一条道”,一不留神就会被挤下山崖。那时候,虽然还没有“潜规则”这样的说法,但投稿子要认识人,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她思前想后,自己在文学界举目无亲,一片荒凉,一个人也不认识,贸然投稿,等待自己的99%是退稿。不过,因为文学是自己喜爱的事业,她不能在自己喜爱的东西里面藏污纳垢。她下定决心决不走后门,坚守一份古老的纯洁。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意味着要吃闭门羹,她心中充满了失败的凄凉,真是谈不到幸福。
看到这里,朋友们可能发觉这个糊涂的女人不是别人,就是毕淑敏啊!的确,当时的我,已经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可我不曾感到幸福,这真是让人晦气而又痛彻心扉的事情。我思考了一下,发觉是自己出了毛病。还不是小毛病,而是大毛病。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后半生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了幸福的基础,所有的结果都是沙上建塔。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说,即使我的所作所为对别人有些许帮助,我本人依然是不开心的。我不得不哀伤地承认,照这样生活下去,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幸福盲。
从那时起,我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像一个自幼被封闭在黑暗中的人,学习如何走出洞穴,在七彩光线下试着辨析青草和艳花,朗月和白云。如同那些被病魔囚禁的盲人,手术后打开遮眼纱布时的诧异和惊喜,不由自主地东张西望,流下喜极而泣的泪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