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看人:历史如何“反常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7.7
4.8折
¥
78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杨念群
出版社凤凰
ISBN9787550638853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2233034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等。
目录
前言........001
上编
阶级、流品与品度........003
清流与浊流........010
南人与北人........016
为什么有人要为秦桧翻案?........022
代战公主好威严........029
中国人怕出海吗?........035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042
糟蹋人的艺术........047
“东林余孽”与读书人的抱团政治........053
关于“死节”的闲话........059
明清文人的关系学........065
做一个清朝官员有多累?........071
“杀千刀”的故事........077
大清亡了有点“冤”........082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088
“创伤记忆”唤醒辛亥浪潮........094
忙人与闲人........107
老冬烘的无用之用........112
科举考试果真一无是处吗?........118
“呆子治国论”错在哪儿?........125
中国人为什么好为人师?........132
谁的东亚?........139
中国有中产阶级吗?........144
“叶”的隐喻........149
梧桐三味........155
下编
动情的历史学........167
“桃色”怎样入史?........173
人性光谱的灰色地带........179
周作人的“原罪”........186
身体、革命与“痛史”........191
细节决定历史成败?........196
读史凭什么看洋人脸色?........203
国民性是如何炼成的?........210
西方性想象里的中国腔调........215
谁的“大清”?........221
“琴声”的滥用........225
“报”的尴尬........229
天地玄黄喊一年........233
武侠:梦境与现实........238
“野蛮人”的生态观........244
废墟之恋........250
缠足美丑与女性主体........255
革命时期“破鞋”考........259
食色性的政治与去政治........264
什么叫“势”?........268
什么是“中国式自杀”?........272
“气场”与抗争政治........276
说戾气........281
文艺腔与“愤青”黑话........285
什么是文坛的真性情?........290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294
知识分子大不同........299
京剧改造与好莱坞大片........306
中西艺术的差异何在?........311
教堂与恐怖........316
家门口出了个“大峡谷”........320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325
国学热何以变成了“文化桑拿”?........329
大师与超女........334
一场消费鲁迅未遂的事件........338
女特务的逻辑........342
猫眼看人........345
余话
杨三姑爷........353
我看“80年代”........357
“新史学十五年”:一点省思........361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374
内容摘要
本书为历史学家杨念群在对当代历史研究进行反思与回顾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览史”“阅世”的一系列思考。作者从人们熟知的历史常识出发,延宕开去,深思论议藏匿于史书中不为人所知的种种面向。在作者看来,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常识之中,这些历史常识本身应当是被怀疑的。因此,要对已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那部分历史观提出商榷和修正,想办法克服刻板僵化的认识,激活一些鲜灵的思想。作者回到历史场景,重审历史书写,既为历史研究提供现代镜鉴,又以史学精神关怀当下社会。
精彩内容
阶级、流品与品度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家总是习惯戴上阶级分析的眼镜把各色人群标签分类,谁一旦被扣上“剥削阶级”这顶帽子,就像惹上瘟疫,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实际上,“阶级”一词纯属舶来品,谈“阶级”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贵族”,才能按身份划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而“贵族”和“封建”又密不可分。什么是“封建”?简单说,就是君王根据血缘的尊卑亲疏切割出一块块辖地,皇亲国戚在各自的封地里作威作福,说一不二。用这个标准看中国史,秦以后是流氓当道,连皇帝都丢了高贵的血统,一般人的血脉就更没什么正宗可言。艺术标准也坏了章法、失了定力,在高低之间来回乱窜,失去了贵族生活本来该有的味道。所以有人说了句极端话,认为秦以后根本没艺术可谈。
若换个标准,汉代以后还算留了点贵族的尾巴,如魏晋时期仍讲“门阀”,做官选人都要看门第出身。血统品级虽早已不那么纯粹,没有了先秦那般严格的宗子继承关系,宗法谱系也丢散得几乎没影了,可还得靠世家大族支撑门面。当时的人才逃不出几个大姓的掌控。他们不但互相联姻,而且家教谨严,甚至在家里没事就操练朝章国典,门族个个正襟危坐,家中日日钟鼓礼乐,确是以后稀有的景致。所以从魏晋历数下来,还是累积了一些对品味的甄别标准。
近世一些史家嗅到了这股残留的贵族气,如钱穆先生就说,中国人脑海里有很深的流品观念。“流品”往往表现得散漫无形,若隐若现,却是区分“雅”“俗”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被活泼泼地用着,其中的味道很难用西语描述。如官和吏就分两途,给官员做跟班的胥吏被人瞧不起;教书人和衙门里的师爷也有清浊之分,地位大不一样。在科举制度中同样有“清流”“浊流”之别,进士及第算是清流,秀才、举人则沦为浊流,只能沉淀在底层。
最近重读邓子琴先生的《中国风俗史》,邓先生有一个近似的说法,他以“品度”“伦际”观察中国风俗之变。他的意思是,古人有自己一套品评人才、事务的标准,每朝每代均不一样。比如他概括南北朝的品度是“谐谑”“歌咏”“游陟”,北宋则有“宽厚”“沉静”“淡泊”“好学”之风,明代士人被说成“刚劲”“强毅”“刻苦”,清代流行“雍容”“细密”“推延”“条理”的风气,这些描述都从古书中归纳出来,非常符合当时人的生存状态。
按照品度细细赏鉴各朝人物,像是看形态各异的风俗图。比如东汉的异议人士被形容成“匹夫抗愤,处士横议”,这些士子“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彼此借力推广声誉;可一旦看不惯对方,动不动就绝交。天下名士,在他们的眼里统统被归类划等,用笔墨状摹其神态。如有“三君”(一世所宗)、“八俊”(人之英)、“八顾”(德行引人)、“八及”(导人追宗)、“八厨”(以财救人)种种复杂名目。这些对人品性的归类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辨别其中的确切含义,只能揣测大概的意思,不外是说这些人的精神气质多么木秀于林、夺人眼球。
所谓“品度”还与君王的胸襟气象有关。东汉士林中有“儒学”“文章”“推士”“纠违”“阴阳”“弘道”种种说辞,不过被子琴先生评为“谨严有余,恢廓不足;制行有余,而风采无闻”,大致适应学术一尊、国不两才的风气。汉武帝汲汲事功,开疆拓土,自然需要笼络各类人才;汉光武帝抄袭先祖的管理手段,但人才的多样化建设就显得弱了许多,只是大致延续上代的路子。一般来说,事业型人物少,道德型人物就多。东汉风气淳厚,竟还有“让官”的事情发生,有人拼命想推掉皇帝加封的官爵,让给自己兄弟。现在看来这行为有点犯傻,令人不解。还有一个故事说兄弟俩被饿疯了的劫盗掳去,匪徒正准备把他们煮了喂肚子,不料两人争着恳求说:吃掉我吧,放过我的兄弟。匪徒虽然饿得两眼发晕,还是觉得这兄弟俩太过仗义,干脆把两人全给放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