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2024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9.1
4.9折
¥
79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白先勇
出版社九州
ISBN9787522534169
出版时间2024-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2222161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白先勇,1937年生,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广西桂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等,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蕞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蕞后的贵族》等,近年来撰有父亲戎马生涯传记,以及向传统文化致敬之作《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细说牡丹亭》,致力于中华昆曲的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程乙本的重读与推广。
目录
\\\"【至念】
树犹如此
第六只手指——纪念三姊先明和我们的童年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
上海童年
石头城下的冥思
岂容青史尽成灰
【青春】
明星咖啡馆
《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
《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写在《现代文学》重刊之前
不信青春唤不回——写在《现文因缘》出版之前
白先勇、李欧梵对谈台大外文系的那段日子——兼谈我们的老师
我的创作经验
【师友】
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
天天天蓝——追忆与许芥昱、卓以玉几次欢聚的情景
怀念高克毅先生
忧国之心——余纪忠四平街之憾
仁心仁术——一个名医(吴德朗)《理想的国度》
人间重晚晴——李欧梵与李玉莹的“倾城之恋”
花莲风土人物志——高全之的《王祯和的小说世界》
殉情于艺术的人——素描顾福生
走过光阴,归于平淡——奚淞的禅画
寻找那一棵菩提树——奚淞的佛画
画中有诗——谢春德的摄影艺术
冠礼——尔雅出版社二十年
克难岁月——隐地的“少年追想曲”
摄影是他的诗——因美生情,以情入镜(柯锡杰)
邻舍的南瓜——评荆棘的小说
凤凰花开——古蒙仁的写作轨迹
知音何处——康芸薇心中的山山水水
【关爱】
写给阿青的一封信
山之子——一个艾滋感染者出死入生的心路历程
修菩萨行——杜聪与河南艾滋孤儿的故事
瘟疫中见真情——保罗?莫奈的艾滋追思录
【附录】
白先勇回家/林怀民
同性恋,我想那是天生的!——Playboy杂志香港专访白先勇/蔡克健
文学创作:个人?家庭?历史?传统——访白先勇/刘俊
内容摘要
\\\"《树犹如此》,白先勇亲自编选的散文集,收入代表作,谈同志,谈师友,谈艾滋,谈亲情。
纪念对人生影响深远的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人间悲悯,蕴藏波澜;辗转桂林、上海、南京、台北、纽约,文化乡愁叠加,归于何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以文会友,情笃一生。他也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困境,艾滋病患的挣扎和勇气。篇篇可见白先勇内心最真的大爱大恸。
生命繁华之欢喜,伤逝消亡之不舍,白先勇的天真执着和无可奈何,在散文中化为真实的有情世界。
白先勇作者说:“我想我们一生中都在追求各种理想,尤其是情感方面的理想。对我个人来说,我不是一个肯随便妥协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吧。对于艺术,对于感情,追求至善至美,那么就容易产生幻灭,遭受到幻灭的痛苦,而且我也发觉到很多人如此。”
精彩内容
\\\"【《树犹如此》节选】——我家后院西隅近篱笆处曾经种有一排三株意大利柏树(ItalianCypress)。这种意大利柏树原本生长于南欧地中海畔,与其他松柏皆不相类。树的主干笔直上伸,标高至六七十呎,但横枝并不恣意扩张,两人合抱,便把树身圈住了。于是擎天一柱,平地拔起,碧森森像座碑塔,孤峭屹立,甚有气势。南加州滨海一带的气候,温和似地中海,这类意大利柏树,随处可见。有的人家,深宅大院,柏树密植成行,远远望去,一片苍郁,如同一堵高耸云天的墙垣。
……我替王国祥料理完后事回转圣芭芭拉,夏天已过。那年圣芭芭拉大旱,市府限制用水,不准浇灌花草。几个月没有回家,屋前草坪早已枯死,一片焦黄。由于经常跑洛杉矶,园中缺乏照料,全体花木黯然失色,一棵棵茶花病恹恹,只剩得奄奄一息,我的家,成了废园一座。我把国祥的骨灰护送返台,安置在善导寺后,回到美国便着手重建家园。草木跟人一样,受了伤须得长期调养。我花了一两年工夫,费尽心血,才把那些茶花一一救活。退休后时间多了,我又开始到处搜集名茶,愈种愈多,而今园中,茶花成林。我把王国祥家那两缸桂花也搬了回来,因为长大成形,皮蛋缸已不堪负荷,我便把那两株桂花移植到园中一角,让它们入土为安。冬去春来,我园中六七十棵茶花竞相开花,娇红嫩白,热闹非凡。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檐,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暄,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上海童年》节选】——我是一九四六年春天,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初次到达上海的,那时候我才九岁,在上海住了两年半,直到四八年的深秋离开。可是那一段童年,对我一生,却意义非凡。记得第一次去游“大世界”,站在“哈哈镜”面前,看到镜里反映出扭曲变形后自己胖胖瘦瘦高高矮矮的奇形怪状,笑不可止。童年看世界,大概就像“哈哈镜”折射出来的印象,夸大了许多倍。上海本来就大,小孩子看上海,更加大。战后的上海是个花花世界,像只巨大无比的万花筒,随便转一下,花样百出。
……其实头一年我住在上海西郊,关在虹桥路上一幢德国式的小洋房里养病,很少到上海市区,第二年搬到法租界毕勋路,开始复学,在徐家汇的南洋模范小学念书,才真正看到上海,但童稚的眼睛像照相机,只要看到,咔嚓一下就拍了下来,存档在记忆里。虽然短短的一段时间,脑海里恐怕也印下了千千百百幅“上海印象”,把一个即将结束的旧时代,最后的一抹繁华,匆匆拍摄下来。后来到了台湾上大学后,开始写我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写的就是上海故事。后来到了美国,开始写我的小说集《台北人》,头一篇《永远的尹雪艳》,写的又是上海的人与事,而且还把“国际饭店”写了进去。我另外一系列题名为“纽约客”的小说,开头的一篇《谪仙记》,也是写一群上海小姐到美国留学的点点滴滴,这篇小说由导演谢晋改拍成电影《最后的贵族》,开始有个镜头拍的便是上海的外滩。这些恐怕并非偶然,而是我的“上海童年”逐渐酝酿发酵,那些存在记忆档案里的旧照片拼拼凑凑,开始排列出一幅幅悲欢离合的人生百相来,而照片的背景总还是当年的上海。
?????????【《〈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节选】——我常常被问到几个问题:当年你们怎么会办《现代文学》的?为什么你们那一伙有那么多人同时从事文学创作?你们怎么会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的?如今有了时间的距离,经过一番省思,我对这些问题,可能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我得到的结论是:《现代文学》创刊以及六○年代现代主义在台湾文艺思潮中崛起,并非一个偶然现象,亦非一时标新立异的风尚,而是当时台湾历史客观发展以及一群在成长中的青年作家主观反应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那时我们都是台湾大学外文系的学生,虽然傅斯年校长已经不在了,可是傅校长却把从前北京大学的自由风气带到了台大。我们都知道傅校长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他办过当时鼎鼎有名的《新潮》杂志。我们也知道文学院里我们的几位老师台静农先生、黎烈文先生跟“五四”时代的一些名作家关系密切。当胡适之先生第一次回国返台,公开演讲时,人山人海的盛况,我深深记在脑里。“五四运动”对我们来说,仍旧有其莫大的吸引力。“五四”打破传统禁忌的怀疑精神、创新求变的改革锐气,对我们一直是一种鼓励,而我们的逻辑教授殷海光先生本人就是这种“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台大外文系当年无为而治,我们乃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文学活动。我们有幸,遇到夏济安先生这样一位学养精深的文学导师,他给我们文学创作上的引导,奠定了我们日后写作的基本路线。他主编的《文学杂志》其实是《现代文学》的先驱。
……我们在外文系研读西洋文学的同时,也常常到中文系去听课。记得那时我们常去听郑骞老师讲词,叶嘉莹老师讲诗,王叔岷老师讲《庄子》。其实不自觉的我们也同时开始在寻找中国的传统。这点使得我们跟“五四”那一代有截然不同之处,我们没有“五四”打倒传统的狂热,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阻力到了我们那个时代早已荡然。我们之间有不少人都走过同一条崎岖的道路,初经欧风美雨的洗礼,再受“现代主义”的冲击,最后绕了一大圈终于回归传统。虽然我们走了远路,但在这段歧途上的自我锻炼及省思对我们是大有助益的,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传统,便有了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感性,取舍之间,可以比较,而且目光也训练得锐利多了,对传统不会再盲目顺从,而是采取一种批判性的接受。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毕竟要比“五四时代”冷静理性得多。将传统融入现代,以现代检视传统——我们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大家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挣扎,其实这也是十九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再造的大难题,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似乎都命定要卷入中西文化冲突的这一场战争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节选】——我于一九四四年湘桂大撤退时离开桂林,就再没有回过山尾村,算一算,五十六年。“四明狂客”贺知章罢官返乡写下他那首动人的名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的乡音也没有改,还能说得一口桂林话。在外面说普通话、说英文,见了上海人说上海话,见了广东人说广东话,因为从小逃难,到处跑,学得南腔北调。在美国住了三十多年,又得常常说外国话。
但奇怪的是,我写文章,心中默诵,用的竟都是乡音,看书也如此。语言的力量不可思议,而且先入为主,最先学会的语言,一旦占据了脑中的记忆之库,后学的其他语言真还不容易完全替代呢。
村里通到祖母旧居的那条石板路,我依稀记得,迎面扑来呛鼻的牛粪味,还是五十多年前那般浓烈,而且熟悉。那时父亲带我们下乡探望祖母,一进村子,首先闻到的,就是这股气味。村里的宗亲知道我要回乡,都过来打招呼,有几位,还是“先”字辈的,看来是一群老人,探问之下,原来跟我年纪不相上下,我心中不禁暗吃一惊。从前踏过这条石径,自己还是“少小”,再回头重走这一条路,竟已“老大”。如此匆匆岁月,心理上还来不及准备,五十六年,惊风飘过。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