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生死书
  • 流浪生死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流浪生死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8 4.2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一萍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32416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31114195

上书时间2024-11-1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长路随想

 

 

 

父亲在世时,我曾收到他的一封来信,他问我是否还走在路上,记得我读到那句话时,心情很难平静。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父亲,我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脚步,却难以看见自己留下的足迹。我不知道,一个碌碌无为的行走者还算不算一个行走者。

 

父亲是个农民,一生只能固守几亩薄田、三间土房和几册读私塾时珍存的古籍,但不知为何,他判断我存在与否不是以别的方式,而是以我是否仍然走着。

 

其实,他的一生对道路一直充满着莫名的恐惧,知道那路上定然潜伏着无尽的险阻和陷阱,但他又害怕我停下来,所以,我的行走,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一种惩罚。

 

少年时期,我是凭想象漫游的,虽然想象本身无限,但因为一个人的想象力与他获取的知识是成正比的,所以它又常常有限。我们一旦蹒跚学步,就免不了面临走路的问题;当我们一旦离开家,就面临着上路的困惑;我们就想知道,路有多长,当它绕到山顶,那是不是一条路的尽头,从那里可不可以通到天宇?如果不是尽头,它在山的另一面,又会是一种什么形态。是这些自身的疑惑促使我们前行——不间断地前行。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孩童时代的、看似幼拙的疑惑会成为我们一生的疑惑,会使我们终其一生也难以寻到答案,会使我们为这些答案竭尽心智。

 

*终,你的渴望是走向一个能让灵魂憩息的、精神的家园。 跋涉就是整个人生。可能是清醒的,也可能是盲目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走下去,一直走下去。没有尽头的路使短暂的生命无限延伸,使瞬息即逝的人生走向永恒。因为,道路铭记着每一个跋涉者。无论他们是高贵的,还是卑贱的;也无论他们是勇敢的,还是怯懦的。因为每一个走着的生命*终无不成了路的一部分——一粒石子、一块标记、一级台阶。

 

有时,我们一直在出发与回归之间往复。出走是必须的,没有出走就没有道路,就失去了对生命的参照,对大地的亲近,对世界的感知。回归也是一种生命之需,这源自生命对出发地的深厚情感,它是一种欲念,如果肉体不知,这就是另一种出走。

 

到*后,出发与回归开始混淆,开始进入一种“上下而求索”的境界,此时,二者统一为一种方式:行走。若以行走为中心点,那么,它的一端是行旅,一端是苦旅。

 

远行的本质是寻求,远行的境界是抵达,远行的可耻之处是半途而废。悲壮的远行者或死于路上,或在抵达之地瞑目。有时也有抵达之后回归的人,但到那时,原来的出发点已成了新的目的地。

 

不知从何时起,愈是荒远之地,愈能激起我上路的雄心。但是我不明白,我一次次走向大地边缘,难道只是在寻找一片净土、一份宁静、 一种安慰?难道仅仅只是我对远方的某种迷恋?或是对浮躁和喧嚣的逃避?

 

我想不是的。因为被生活伤害的人很多,被时代污染的故乡不止一处。而如果仅仅是迷恋远方,你会陷入尴尬,因为当你去了远方,远方就不再是远方了。

 

那么,走在路上对我而言,便是生命的形式了。只有这种形式能检验我灵魂的轻与重,生命的存与亡。

 

我对长路的需要,如同我对生命的需要。我不敢设想,我一旦安定于某处,我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我的生命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当然,对于长路,我用两种方式行走:一是用脚,一是用心。用脚,可知路有坎坷艰险。我可以看到大地的广阔,山岭的雄峻,河川的秀丽,村庄的安宁和贫困,城市的靡艳与空虚;用心,可知路的情色哀乐,路的激情战栗。更大的好处是,当我被俗常的生命所拘禁,我可以用它代替脚去行走,使我不致停息。

 

古代的阿拉伯人说,漫游是一条我们通达天宇的路。

 

波斯诗人萨迪则认为一个人应该活到90岁,在这90年中,用30年获 取知识,再用30年漫游天下,用*后30年从事创作。

 

漫游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它是在用*艰苦、*体,也是*必须的方式抵达人生的终点。缪斯是在长路上发现的。正如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如果你想成为自己国家和整个大地的儿子,成为知识和心灵自由的人,成为勇敢和人道、劳动和斗争的人,那么,你们就忠于浪迹天涯的缪斯吧,就在力所能及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旅行吧。

 

远方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崭新的,都笼罩着神秘的色彩,我每往前走一步,都可说是翻开了这个世界新的篇章。

 

远方是神话,也是现实;既飘浮着苦难的尘埃,也充斥着忧郁的诗意;既有伟大的真理,也有荒唐的谬误。而正是这些,使我们目光高远,心灵纯洁,思想高尚。

 

既然如此,远行吧,用我们的生命和灵魂!



 
 
 
 

商品简介

人生实苦,要么是身体的病,要么是精神上的痛。人,无法躲避,只有超越。有的人选择文学、有的人选择艺术,有的人选择远行……

 

远行,是作者卢一萍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主动把自己流浪到远方。

 

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及西藏阿里地区行走,经历过极荒寒、极险绝,非人力所胜的生死苦辛,看到大地的广阔、山岭的雄峻、河川的秀丽、村庄的安宁和贫困,超越内心的情色哀乐、激情战栗,而后,得未曾有,获得心灵的宁静。

 

走过无垠世界,寻找辽阔人生。



作者简介
卢一萍虚构和非虚构写作者。现居成都。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白山》《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银绳般的雪》《父亲的荒原》《天堂湾》《帕米尔情歌》,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祭奠阿里》,随笔集《不灭的书》等二十余部。
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天山文艺奖、四川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

目录
代序  长路随想
第一章  无人区历险记
第二章  走了那么远的路,没有白走:丝路上的明珠喀什噶尔
第三章  让城头上的风拂走我长路上的孤独:帕米尔高原
第四章  双脚跋涉在世界屋脊的屋脊:喀喇昆仑
第五章  在苦行中领悟:西藏阿里,神灵遍布

内容摘要
人生实苦,要么是身体的病,要么是精神上的痛。人,无法躲避,只有超越。有的人选择文学、有的人选择艺术,有的人选择远行……远行,是作者卢一萍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主动把自己流浪到远方。
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及西藏阿里地区行走,经历过极荒寒、极险绝,非人力所胜的生死苦辛,看到大地的广阔、山岭的雄峻、河川的秀丽、村庄的安宁和贫困,超越内心的情色哀乐、激情战栗,而后,得未曾有,获得心灵的宁静。
走过无垠世界,寻找辽阔人生。

主编推荐
人生的旅途永无尽头,是无数次生命的寂灭和重生,因此也是无数次的旅行。而每一次旅行,都是对生命的颂歌。——《流浪生死书》1 “五个一工程奖”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作家、2017上海文学家获奖作家、长篇小说《白山》作者卢一萍文化散文代表作:《流浪生死书》《在路上》作者凯鲁亚克说:人的一生,至少应该经历过一次在“蛮荒地带”的独处,发现他自己孤独地只依靠他自己,于是知道了他自己的真实和隐藏的力量。远行,是作者卢一萍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主动把自己流浪到远方。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及西藏阿里地区行走,经历过极荒寒、极绝境,非人力所胜的生死艰险,看到大地的广阔、山岭的雄峻、河川的秀丽、村庄的安宁和贫困,超越内心的情色哀乐、激情战栗。而后,得未曾有,获得心灵的宁静。2 诗和远方:身处都市丛林,人人向往流浪的自由,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古代的阿拉伯人说:漫游是一条使我们通达天宇的路。波斯诗人萨迪说:一个人应该活到90岁,在这90年中,用30年获取知识,再用30年漫游天下,用最后30年从事创作。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自己国家和整个大地的儿子,成为知识和心灵自由的人,成为勇敢和人道、劳动斗争的人,那么,你就忠于浪迹天涯的缪斯吧,就在力所能及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旅行吧。这是一本提倡游历之书。你是不是和大多数一样:重复着明日复明日,轮回着今日又今日,日子有序得乏味,生活平庸得无光亮。读过本书,或许能升起你心头一个渴望,一个浪漫的冲动:一个周末的小旅行亦或一个大的坚定的行动。有过难忘的经历,我们才会格外珍惜当下。3 人生需要走出命运的安排,在挑战和艰辛中,寻找并实现自我的梦想这更是一本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之书。生而为人,你永远有选择权,选择一种与自己性格相近并且喜欢的生活方式吧,去做自己心中热爱的那件事。在挑战和艰辛中,寻找并实现自我的梦想,抵达人生的终点。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得内心莲花开。

精彩内容
 最后一户塔吉克人家我回头闻了闻牛粪火的气息,闻了闻奶茶和烤馕的余香,闻了闻牲口的气味。我第一次深刻地感
受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人间气息。
在整个帕米尔高原的旅行中,从红其拉甫到乔戈里峰是属探险性质的,那里是荒凉千古的无人区,杳无人踪。也正是这一
点,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张上校得知我的计划,认为我凭自己的力量从红其拉甫骑牦牛到乔戈里峰十分危险,也不可能到达,他建议我随红其拉甫边防连的一个巡逻分队
一起前行,顺便写写报道。他接着告诉我,那里道路险要,很多地方都没有路,并且野狼成群,即使巡逻分队也得有向导才行。
得他这番关照,我感
激不尽。到达连队,正好九点钟,巡逻分队已经准备好了,骑的牦牛也已备好。
巡逻分队的队长姓任,个子不高,四川人,由于长年在高原生活,脸黑得跟非洲人差不多。他带队前往巡逻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第7至第18号界碑,它们耸立在红其拉甫至喀喇昆仑山荒凉恐怖的无人区。这是全军陆地巡逻时间最长的巡逻线,往
返一次得一个月左右;也
是全军唯一因山险水恶不能乘车、骑马,只能徒步和骑牦牛前往的巡逻线。
健壮的牦牛野性十足,一出营院,便奔跳开了。我骑的牦牛长着一张白脸,四蹄雪白,无角,长鬃披散,我叫它“白脸王子”。它是昨天才从老乡那里租借的,野惯了,性格暴躁,老是甩胯撅蹄耍威风,要给我一个“下牛威”。
这种牛身马尾的牲畜我是第一次骑,全副武装,荷枪实弹,加之水壶、
挂包、相机、睡袋、皮大衣等,负重不下30千克,显得十分笨重,我好几次差点被“白脸”从牦牛背上甩下来。
在刚刚升起不久的阳光中,连队把我们这支小小的巡逻分队欢送出营区,我们就归于荒野了——在这真正的边野之地,荒原就在营门外面。
营房面前就是红其拉甫河,它是塔什库尔干河的源头,河水比圣水还要
纯净,挨近岸的地方结了一层薄冰,证明这一带夜晚的气温已达到了零度以下。难怪好多牧民已开始转场。虽然才8月,但高原的冬天已经到来了。
我们涉水而过,爬上河岸,很快就被荒凉的苔原吞没。我们沿着中国和巴基斯坦控制区的边境线,即喀喇昆仑的走向一直往南行进,直到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乔戈里峰下。
这些苔原连成喀喇昆仑众多雪山中的一座基座。
除了自己骑乘的牦牛外,我们还有几头牦牛是专门用来驮运给养和帐篷的。它们没有人管束,在苔原上四处乱窜,害得我们只好骑牦牛去追。人追得越紧,它们奔逃得越快。最后把捆在它们背上的给养颠散了,弄得东一件,西一件,狼藉不堪。它们没有驮东西后,显得更野,一阵狂奔,再也找不见踪影。
我们四处找牦牛。但这些聪明的动物似乎知道让它们干的是一桩苦役,所以一见我们的影子,又跑开了。我们骑牦牛追牦牛,总是难以追上。最后人和坐骑都累得直喘粗气,我们也没有把它们抓住。
大家正无计可施,连队派了几名战士,骑着马赶来了。原来连队哨楼上的哨兵用望远镜看到了我们对这几头牦牛穷追不上,报告连队后,连队就派他们帮我们来了。
牦牛就得用马去追才行。战士们很快就把牦牛追了回来。牦牛们不服气地瞪着眼睛,甩着蹄子,喘着粗气。气得向导巴亚克狠狠地把每个家伙抽了两皮鞭。
这一阵折腾,不觉两个多小时已过。我们累了,牦牛也累了,所以再次上路后,它们已老实了一
些。
我们用两个多小时走完苔原,路盘旋而上,迎面扑来一股寒意,但见两座危崖突兀的雪山问,高耸着两座冰峰,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剑似的寒光。冰峰问有一处高高的隘口,那就是我们今天要翻越的吾甫浪达坂。
两边的雪线在逼近我们。即使正午阳光灿烂,我们仍然感到了铺天盖地的寒意的袭击,大家连忙裹上了棉衣。几位转场的牧民迎面走来。他们赶着
绵羊和牦牛,大人骑着马,小孩骑着毛驴,骆驼驮着帐篷和家具,高大的牧羊犬跑前跑后,把那些试图脱离羊群的羊赶回来,并不忘朝我们吠叫,显得非常忠于职守。牧民们见
了我们,停住了脚步,远远地朝我们微笑。那数百头羊也停了下来,几乎是一齐抬起头看我们,神情中满是惊讶,好像对我们现在要去它们已经离开的地方感到不可理喻。
原以为骑牦牛是件轻松有趣的事,以为可以把自己带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中。现在骑到了牦牛背上,才知道这滋味十分难受。出发才几个小时,全身便疼痛难忍,好像散了架一样。加之又全副武装,身体更感到不堪重负。
最难受的是两条腿。牦牛腰身粗壮,肚子鼓圆,骑的时候两腿必须又开。时间久了,又酸又疼,身体像是劈叉时被撕开了。可能是因为劳累,大家的话渐渐少了。只有巴亚克还在唱歌,他一上路就在唱。有时候用塔吉克语,有时候用生硬的汉语。他唱得忘我而又动情。唱得最
多的是一首名叫《黑眼睛》的古老的塔吉克情歌。
我听了几遍后,就记住了歌词,再也没有忘记。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