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兰亭(王羲之的思想与书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0.8
5.1折
¥
6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陈岸峰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082566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0元
货号31045039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兰亭集序》的版本、流传与争议
一、前前言
二、《兰亭集序》的流传
三、《兰亭集序》的主要流传版本
四、历代有关《兰亭集序》的评价
五、关于“兰亭论辩”
第二章 王羲之的政治追求及其创伤
一、前言
二、失父的创伤
三、癫痫与孤独
四、“诣阙请罪”
五、政治斗争
六、公心与北伐
七、结语
第三章 王羲之的宗教信仰、隐居及其服食
一 前言
二、王氏家族的宗教渊源
三、琅琊王氏家族与“五斗米道”
四、王羲之的信仰
五、仪式与服食及其影响
六、隐居剡东
第四章 “兰亭雅集”的思想、格调及其意义
一、前言
二、家族及时代氛围的比较
三、两次诗会参与者的思想境界
四、格调与思想之异
五、《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的“文本互涉”
六、“兰亭雅集“的意义
七、结语
第五章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及其突破
一、前言
二、名师与名帖
三、媚中带骨
四、书法理论
五、《兰亭集序》的思想
六、《兰亭集序》在书法上的突破
七、结语
第六章 总结
附录一 兰亭论辩真相
附录二 王羲之作品列表
附录三 王羲之主要家族成员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王羲之(字逸少,303-361)。其杰构《兰亭集序》,实乃集书法、文学、思想及文化之大成。
本书全方位而有系统地深入厘析王羲之的成长经历及家庭环境,其政治创伤及追求,其家庭宗教背景及服食原因,其《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的关系及此中所体现的思想,以至于此帖在书法艺术史上的突破和成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原因。
精彩内容
此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集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其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米芾、“子由”苏辙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
卷尾依次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等人的题跋。
因这卷唐摹《兰亭集序》所用的是绢本,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体现出来,再加上年代久远,绢色陈旧泛褐,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一定距离。然而,主要的笔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笔与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均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此外点画的肥瘦、牵丝的联系,可见书写时行笔的轻重、徐疾。
顾莼在跋文中称赞正文书法:“虚和自绕古拙之趣,宋元诸大家不能追步。”王澍评此卷日:“笔墨之外别有一种超诣变灭之趣,当时醉态仿佛可见。”贺天钧称该帖:“笔法飞舞,神采奕奕。”唐宇肩评日:“笔意清真。”韩崇赞日:“谛观笔势,于圆转如意中寓沉厚渊穆之象。”等等。
此帖乃于1952年由前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当时的人民币五十万元收购人藏,1958年6月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5.《定武兰亭》真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自宋以来,传世的《兰亭序》大体可以归纳为摹本和刻本两个系统。摹本系统比较复杂,母本较多;而刻本系统则以定武本为主。刻本以“定武本”最为著名,定武石刻出于何人摹勒,众说纷纭,比较多数的意见为据唐欧阳询临本所勒石。后晋末,契丹辇石北去,其石中途流落于定州,宋庆历时被李学究得到,后又为州帅所得,留于官库中。熙宁中薛向帅定州,向子薛绍彭翻刻一石,换去原石。宋大观
中原石进入内府,后不知下落。唐太宗得到真迹时,即令虞世南、褚遂良、
冯承素、欧阳询等临摹翻刻,分赐皇子、近臣,世称“唐人摹本”。今存的摹本以神龙本最为著名,该帖共28行,324字,章法、
结构、笔法都颇得原本神韵,被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则首推定武本,传唐欧阳询据右军真迹临摹上石,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仅有宋拓本及翻刻本传世。由于宋初收藏者为了暗记真伪,曾在原石上将“湍、带、右、流、天”五字刻损一二笔,第十五行末“不’’字右侧有一小“僧字,拓本便有损本和不损
本之分。“定武兰亭”真本(柯九思旧藏本)以及独孤本属损本,吴炳藏本属不损
本,损本反为真本。然而独孤本后遭火灾,唯存三小片,此后“定武兰亭”真本为仅存完整的原石拓本。
定武本最早的刻本据说在东晋就存在,《兰亭考》卷三记载:“其三则定武本者,乃江左所传晋会稽石也。自晋至钱氏末,天下既大一统,而定武在富民之家,好事者厚以金币
,从会稽取之而藏于家,未知在熙陵时欤,在定陵时欤,世罔得其始末。”P31-3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