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亚欧
  • 穿越亚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越亚欧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4.6 7.3折 8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蒲实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4768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31606159

上书时间2024-11-1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是什么原因让人对“野性的荒野”如此着迷?仅仅是默念“堪察加”或“西伯利亚”的名字,就能让人萌生一种来自远古的兴奋和冲动。
为何俄罗斯人有清醒的良知,如此深情和深刻,却无法逃避集体的悲剧命运?
应该如何理解我每时每刻所进入的撒马尔罕的时空?在纷繁的地理线索中,哪条脉络,能带领我走进它的历史隧道,哪怕是浅浅地触碰这座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华要道城市的过往?
从远处看,德国近现代历史被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柏林墙倒塌这一条国家主义的叙述线索。走进它内部,则有一条不太为人所知的线索,如一条暗河流淌在它历史的深处。新德国人如何在废墟上重新开始?他们如何处理记忆,理解存在,寻找故乡,盛放自己?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旅行者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如何到达,如何行走,而变成了:我们该看向何处?如何去看?

作者简介
蒲实,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至今,任主笔,一直从事国际政经、文化与科技报道。封面代表作品包括《硅谷乌托邦》《美国之惑:特朗普时代》《“一战”百年启示录》等。

目录
自 序  1

第一章 远东风景  1
浅触堪察加  2
穿越辽阔的西伯利亚  24

第二章 俄罗斯:记忆与日常的复调  45
莫斯科苍穹下  46
圣彼得堡:双重人格城市的文学记忆  105

第三章 中亚之地  133
从哈萨克斯坦启程  134
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  155
费尔干纳:交汇处  187

第四章 伊朗之国  201
不可预测的古国  202
传统社会的灵魂:巴扎与清真寺  226
伊朗人眼中的石油史  244

第五章 德国:时间与存在  263
柏林未完成时  264
生长与消失的空间  286

第六章 旅人,在摩洛哥  301
卡萨布兰卡,一座城市的名字  302
看不见的花园与迷宫  320
撒哈拉二重奏  335
马拉喀什的幻梦  347
直至大陆尽头  368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从2010年至2020年穿越亚欧大陆的旅行随笔。在俄罗斯,作者浅触堪察加,坐火车穿越辽阔的西伯利亚,体验了俄罗斯式的荒野意趣;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城市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历史之痕。以此为起点,作者探访了封闭、传统文化发达的中亚城市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撒马尔罕、布哈拉、德黑兰、库姆,也与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柏林人展开了深度对话,在神秘浮华之城卡萨布兰卡、拉巴特听一段人生故事,获得另一种人生启示。新与旧、历史与现实、记者的观察与当地人的讲述,复调叙述贯穿始终,有别于寻常的旅行记事。

主编推荐
为何俄罗斯人有清醒的良知,如此深情和深刻,却无法逃避集体的悲剧命运?
应该如何理解我每时每刻所进入的撒马尔罕的时空?在纷繁的地理线索中,哪条脉络,能带领我走进它的历史隧道,哪怕是浅浅地触碰这座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华要道城市的过往?
● 从远处看,德国近现代历史被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柏林墙倒塌这一条国家主义的叙述线索。走进它内部,则有一条不太为人所知的线索,如一条暗河流淌在它历史的深处。新德国人如何在废墟上重新开始?他们如何处理记忆,理解存在,寻找故乡,盛放自己?

精彩内容
在莫斯科大学附近的咖啡馆里,伊万向我讲述了他的家庭故事。
“我仍选择成为俄罗斯人”民族是一种现代的“文化人造物”。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易考证,更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无可选择、生来如此的宿命,是人们在民族的形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与群体生命的存在。……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我叫伊万,今年25岁。苏联解体的时候我才1岁,还没有记忆。我母亲一家是乌克兰人,父亲出生在摩尔多瓦,我也出生在摩尔多瓦。奶奶是摩尔多瓦人,但爷爷是俄罗斯人,所以我有1/4的摩尔多瓦血统。苏联时代,我们一家可以自由地在苏联各国旅行。苏联解体后,我们就留在了摩尔多瓦,不能再回到俄罗斯了。我在摩尔多瓦读完初中、高中,大学时来到莫斯科大学。现在我已加入俄罗斯国籍,定居在莫斯科,在这里结婚、买房、定居。我的父母也一起来到俄罗斯,与我的哥哥定居在罗斯托夫。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我从小接受的是俄罗斯文化的教育,学的是俄语,读的也是俄罗斯文学作品。苏联解体后,和其他非俄罗斯的前苏维埃国家一样,摩尔多瓦也开始培养憎恨俄罗斯人的意识。
摩尔多瓦的官方语言现在是罗马尼亚语,虽然仍有50%的人在使用俄语。1991年后,去摩尔多瓦的政府机构工作必须要说罗马尼亚语。大部分的年轻人现在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习罗马尼亚语,以便成长为摩尔多瓦人。过去,摩尔多瓦有两类学校,一类是俄语学校,也要学习摩尔多瓦语;另一类则是罗马尼亚语学校。现在,俄语学校的数量在大幅下降。有时我坐公交车,用俄语对公交车司机说我要去哪一站,虽然司机听得懂我说的是什么,但也会很不屑地瞟我一眼说:“这是在摩尔多瓦,难道你不会用罗马尼亚语说吗?”为什么是罗马尼亚语?说起来这是段纠缠不清又有点讽刺意味的历史。摩尔多瓦人现在认为,300年前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是一个国家,引用这段历史可以与俄罗斯撇清关系。但如果引用另外一段历史,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其实早在1917年前,摩尔多瓦就在俄罗斯的帝国版图里了。
我的爷爷也叫伊万,他有12个兄弟姊妹。他们的父亲在20世纪30年代被逮捕和枪决,他们的母亲看着13个孩子,觉得无力独自抚养,自杀了。这13个孩子就成了孤儿,被送到俄罗斯各地的孤儿院里,从此分散了。爷爷被送到了西伯利亚的孤儿院,那年他7岁。等到他16岁成年该离开孤儿院的时候,“二战”爆发了。于是他就直接参战,去乌克兰打仗。
爷爷很少回忆他在孤儿院的经历,只是说那段经历并不愉快,他们从未被当成孩子对待过,所以他没有童年。他跟着朱可夫元帅的部队解放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他的记忆里,士兵们非常喜欢朱可夫,他是一个异常严厉,但又极其公正的人。打到摩尔多瓦的一个村子里时,他遇到了我奶奶,当时她15岁,他们相爱了。“二战”结束后,爷爷服从苏维埃政府的分配,先在黑海边乌克兰的敖德萨待过一段时间。几年后,他被派到摩尔多瓦,成为摩尔多瓦一个省的驻军军长,直至在摩尔多瓦退休。
爷爷会给我讲一些关于战争的回忆,但他会挑有趣的故事讲。还记得爷爷说,有一次,他们的部队正靠近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边境森林,离敌方阵营很近,被要求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这个时候,爷爷听到厨房里有奇怪的声音,去那里一看,发现一些从森林里来的可疑军人正在找东西吃。他们张口就用德语说话,原来他们把这个营地当成德国军队的营地了。爷爷捉住了他们,从这些德国人那里,苏军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情报,爷爷也因此得到了提拔。
那时,爷爷是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摩尔多瓦的。人们夹道欢迎苏军,用鲜花迎接队伍进城,感谢他们赶走了纳粹分子。他们可以住在任何人家里,受到最好的招待。而如今,在这些国家,“苏维埃人”等同于俄罗斯人,已被视为占领者,而不是解放者了。爷爷有非常多的军功章和制服,他曾很以此为豪。苏联解体后,他再也不敢穿这些制服上街了,害怕被打。但每年的5月9日“二战”胜利日,仍然是我家最隆重的节日。这是俄罗斯每个家庭都过的节日,因为每个家庭都有人参加过战争,都有亲人在战争中死去。现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了与俄罗斯保持距离,将这一天改在5月8日庆祝,因为8日那一天是欧洲的胜利日。
1989年,爷爷收到了一封苏维埃政府的“恢复名誉信”,是关于他被枪决的父亲的。这封信的扫描件就在我的电脑里,它是这样写的:“你的父亲布洛霍夫·莫伊谢,出生于1892年,被证明是清白的。很抱歉,他因被错误地指控宣传反革命思想而被杀害。他于1937年9月20日被非法执行极刑。1958年苏维埃法院将此案视为非法,因为没有犯罪的证据。兹决定恢复你父亲的名誉。”我的曾祖父是一名普通矿工。听爷爷说,他被捕是因为邻居检举,认为他有一些不应该赚的钱。那个时候,任何人都处于全面监控之下,任何人都可以被任意逮捕和杀害。爷爷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他还是感到很欣慰,觉得事情最终水落石出,父亲的名誉得到了恢复,也算是一个交代。这件事没有太影响爷爷对苏联的态度。
我们家里还有一位下落不明的亲戚。父亲的哥哥曾经去俄罗斯当过空军,回到摩尔多瓦一段时间后,他决定继续去为俄罗斯空军效力,却一去不返,从此渺无音信。父亲寻找过他很长的时间,给各个政府部门、电视台写信,至今却没有任何回音。我们猜测,他可能已经牺牲了。 人们对苏联的态度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生大转变,这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很大关系。他的“改革”开始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地方政治精英就希望获得更多的权力,因此鼓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对他们获得权力是有利的。
在摩尔多瓦、波兰、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当地政治精英都将对现状的不满归罪于苏维埃的统治。其实,在苏维埃之前,摩尔多瓦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家,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苏维埃时代,工厂、铁路和基础设施都在这些国家建立起来。因此,地方政治精英对苏维埃全面的指责性宣传,并不完全符合史实。但在20世纪80年代,苏维埃经济的确下滑得很厉害,没有工作机会,食品极度短缺,这种政治宣传非常容易获得民心。即便整个20世纪80年代局势在不断变得糟糕,也没有人相信会变得这么糟糕。在白俄罗斯签署协议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不相信这个协议真的能够得到执行,不相信它会变成现实。
苏联解体前,我的母亲在摩尔多瓦的一家糖果工厂工作,父亲是共产党党员,曾希望从政。他当时是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共青团主席,如果苏维埃没有垮掉,他或许能有不错的政治生涯。1991年,他的政治生涯还没真正开始就结束了。他成了商人,经营自己的农产品贸易公司,与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做大米、小麦等粮食买卖。对于他来讲,做生意是完全新鲜的,他没有任何经验,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冒险。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年代,到处都是犯罪,法律完全不管用,黑帮团伙遍地都是。私有化的过程也很有戏剧性:一些工厂把股份合同分配给工人们,一些掌握了信息的聪明人就以很低的价格收购工人手中的合同,有时用一瓶伏特加就能换来他们的股份。那是一个或者一夜暴富或者被干掉的动荡年代。
父亲的生意刚开始很顺利,我们的家庭也一度很富裕。在我6岁的时候,家里就有了4辆车,我去上学都由私人司机接送。但90年代末,幸运离开了父亲。有一个土耳其商人的钱一直没有到账,而那个时候所有的商业交易都是没有官方正式文件的,得不到法律保护,就算有,土耳其的法院也不承认,不予受理。父亲欠下了很多债。从那以后,他一直只维持着小规模的生意,勉强生存。现在他在俄罗斯依旧做粮食贸易,但只是很小的生意。
我的母亲出生在乌克兰,她的整个家庭也在乌克兰。现在,我的外婆、舅妈和两个表兄妹都在乌克兰,但我的母亲视自己为俄罗斯人。小时候,我们每年都会去乌克兰待一周,看望外婆。外婆住在乌克兰一个叫切尔诺维茨的村庄里,我的外公曾经是村里的兽医,在我1岁的时候,他遭遇车祸去世了。当时他和外婆在一辆汽车上,但外婆幸存了下来。
苏联时代,外婆一直在一家书店工作;苏联解体后,她就经营自己的小农场,种一些蔬菜,养了几头猪。外婆从未离开过乌克兰,她说乌克兰语,视自己为乌克兰人。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与母亲在网络电话上通话,会为俄乌关系而争吵。两个国家各自的宣传,引起了很多像这样的家庭内部的争吵。
我的外婆是1996年去世的。我小时候去乌克兰的村庄看望她时,那里还没有通水电气,处于一种自然的原始状态。她出生在一个宗教氛围很浓厚的家庭,每年都过复活节,她特别嘱咐我在学校里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那时信教还不太受到容许。她给我讲过很多关于饥饿的故事。乌克兰曾经有过两次大饥荒,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乌克兰人将这两次大饥荒叫作“Golodomer”。她曾有过很长时间每天只吃半个土豆的经历,也亲眼到过很多她认识的人被饿死。外婆的母亲有食物的时候,总是先让给孩子们吃,她是个高大的女人,体重却从60公斤降到了35公斤。外婆一直觉得自己能活着就很幸运了,因为身边有太多的人死去。
今天的乌克兰历史书里,将这两次饥荒归罪于苏维埃政权。普遍的看法认为,乌克兰本来是农业大国,但粮食都被中央政府征收了,没有给乌克兰人留下粮食。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在这两个时期,很多俄罗斯人也在挨饿,因为工业化对农业的剥削太厉害。采取一种民族主义的视角也并不准确,毕竟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而不是俄罗斯人。
很多乌克兰人将苏联等同于俄罗斯,认为苏联就是俄罗斯对其他国家的占领和征服,但也有一些乌克兰人,认为自己就是俄罗斯人。在乌克兰的很多地方,列宁的塑像被移走了,但实际上,正是列宁缔造了今天的乌克兰——正是他将俄罗斯与波兰的一部分领土划入了今天的乌克兰疆域。我们的历史总是充满自相矛盾的东西。
我的父母喜欢苏联。当然,当人的年龄开始变大时,有时也难免美化自己的记忆。父亲觉得,那个时候每个人对未来都很确定:大学毕业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分配到工作;只要努力工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退休后会有养老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从政府那里得到支持。他说,那是一个“未来由政府保证”的时代,你确信自己至少不会被遗弃在大街上。
“自由”是一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大规模流行的舶来的概念,过去只是在一些受西方影响很深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经历过苏联解体所带来的阵痛后,很多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让他们觉得,为这样的“自由”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贫穷,政府腐败,各种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寡头和黑帮普遍存在,贫富差距巨大……那是一个夜晚根本不敢在街上行走的无序年代。
20世纪90年代,苏联到处都是自由主义者。在今天的俄罗斯,“你这个自由主义者”已经成了一句充满讽刺意味的骂人话。曾经一度,俄罗斯大学里所有的经济学教材内容都是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进入2000年后,大学里开始重新采用俄罗斯经济学家编写的教材了。俄罗斯大概有30%的人感谢戈尔巴乔夫,70%则对他持负面评价。他摧毁了一个国家,换来的是并不值得为之那么做的“自由”。
现在,我们又比什么都失去了的20世纪90年代好一些,但人们依旧抱怨政府提供的聊胜于无的支持、微薄得难以维持生存的养老金和昂贵得难以支付的医疗费用。普京政府逐步改善了苏联老兵的生活待遇,爷爷现在每月可以拿到3万~4万卢布退休金,基本上是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俄罗斯人亲历的生活,也证明了民主与幸福和富裕并没有必然关系;相反,它也可以意味着寡头和犯罪。
我们对很多表面美好的概念曾经存有幻想,现在都破灭了,“自由”“民主”都是这样,成了虚伪的代名词。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大概是消费主义。10年前,用奢侈品名牌装点自己是俄罗斯人的时尚,现在又慢慢被视为庸俗了。
对我来说,我还是很高兴没有生活在苏维埃时代。那个时代对外部世界是几乎封闭的,而我们现在有了看世界的自由,也能够享受到最先进的科技。我也并不喜欢父母那一辈人推崇的集体主义: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必须对其他人负有责任,参加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邻里关系亲密无间,政府也有很多的控制。我还是更喜欢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不太喜欢必须对周围的人那么负责和什么事情都得大家一起考虑的思维方式。我相信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会让社会总体上变得更好。
我仍然选择做一个俄罗斯人。前年我曾去美国阿肯色州的史密斯堡交换学习过一年。初到的时候,我被那里很高的生活质量和人性化的基础设施深深吸引,一度想过移民美国。但我渐渐发现,那里的人们也有很多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那儿的人知识水平比俄罗斯人低很多,对美国之外的世界完全不了解,也没有基本的历史和地理素养,一听说我从俄罗斯来,立马就认为我生活在苏联。很多美国人都负有巨债,生活方式建立在偿还各种不同的贷款之上。不少人的债务要用几十年去偿清,一旦失业,就失去了所有的东西。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也并不比俄罗斯好到哪里去,过于昂贵,而且不付钱就不治疗——在俄罗斯,像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你好歹还可以得到低质量的基本免费医疗。当然,在我父母定居的罗斯托夫这样的小城市,如果你想要让医生护士做点事,就必须给他们每个人塞点儿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