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读书结(新版)/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欲读书结(新版)/文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5 6.8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蒙|责编:刘稚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49650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816664

上书时间2024-11-13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夫妻怎样才能和谐
谁了解毕加索?
反面乌托邦的启示
《白蛇传》与《巴黎圣母院》
《回娘家》模式的意义
话说《雨人》
文化传统与无文化的传统
蘑菇、甄宝玉与“我”的探求  
时间是多重的吗?  
作家是用笔思想的
讲点逻辑
旧体诗的魅力
话说“朝三暮四”
谈学问之累
东施效颦话语词
一篇《锦瑟》解人难
懂还是不懂? 
再话语词
再谈《锦瑟》
发见与解释
惊险的模式及其他
批评或有之隔
符号的组合与思维的开拓
相声的文学性
话说这碗“粥”
“缘木求鱼”
九死未悔的郑重
《读书》补
参古考今
清新·穿透与“永恒的单纯”
人·历史·李香兰
精神侏儒的几个小镜头
躲避崇高
苏联文学的光明梦
关于《女人的气味》
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
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  
心灵深处的对话与冲击
文学与地理
不争论的智慧
“洛伊宁格尔”与他的眼睛
旧梦重温
说《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三国演义》里的“前现代”  
后的以后是小说
想起了日丹诺夫
全知全能的神话
汉城盛会话东洋
周扬的目光
陌生的陈染
道是词典还小说
我心目中的丁玲
嘉言与警句
难得明白
咏叹与深思
永远的《雷雨》
绝对的价值与残酷
革命·世俗与精英诉求
读《大浴女》

内容摘要
《欲读书结》收入作者发表在《读书》杂志同名专栏中的文章,是一本文学、文化评论、随笔集。
古今中外,读书说事,评论各种文学、文化、社会现象,开阔宏大,又不失细致精到,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功力,以及捕捉话题的敏感、敏锐性。

精彩内容
 夫妻怎样才能和谐偶读一海外华侨报纸,上面译载了一个洋人写的关于这个题目的文章。提到许多注意事项,如:1.丈夫刚下班,切忌向他诉说家中诸事(因此时他太累,兴奋灶还在自己的事务上)。向丈夫谈家事的最佳时机是晚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2.丈夫对妻子的打扮不可掉以轻心。她换了发型,换了服装,换了鞋袜,都应引起丈夫的足够兴趣……笔者读后的第一反应:真琐碎,鸡毛蒜皮言不及义,把爱情庸俗化了。
第二反应:代中国同胞拟同题文章。
你要夫妻和谐吗?首先要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
取向,使你们双方成为具有崇高目标与共同事业的终生伴侣。其次要树立对己对人对子女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赋予爱情婚姻以严肃的内容。这样便可严格要求自己,宽厚对待别人,不可处处自我中心,而要先考虑、先理解对方。第三要劳逸结合,不断丰富与更新共同的生活内容。
第四要注意性生活的和谐,性生活同样要体贴对方。第五遇到纠纷摩擦不要往窄处想。第六关于财产……第三反应:中国人愈来愈习惯于从根本上、从整体上、从关键上看问题想问题了,解决问题了。从而找出了许多大道理——叫做纲的,认为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纲是管目的。认为有了大道理就可以使小问题迎刃而解,举了纲目就一定张。
我所拟的中式夫妻和谐论貌似颠扑不破与洋洋洒洒,实际上有两个缺点:1.千篇一律,缺少新意。
2.可操作性差。这些道理全部通晓的夫妻,仍然有可能吵架打离婚。请看看周围,看看自己,有几对夫妻闹纠纷不是由于“鸡毛蒜皮”而是由于理论论战?
而洋人的议论呢?
1.确实是琐碎了些。
2.确实可能有所补益。
3.小补益加到一起,也有齐家兼利安定团结的大效益。
发挥:不知道是古代的传统还是新中国普及政治学习的功效,中国知识分子为大道理、为动辄的整体研究、宏观研究、关键所在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太多了?从古代就纠缠于治国平天下、君臣之义、有道无道、独善兼善、王道霸道之辩,有几个知识分子愿意去研究医药、烹调、酿酒、服装、农业机械、手工艺,即清代所极力贬低的天文地理言兵言术的奇技淫巧呢?这是否也是中国科学不发达的一个原因?只有混沌一团的大道,而没有分割成彼
此独立的学科。无学科哪儿来的科学?解放以后我们的脑筋集中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红与专、世界观宇宙观的辩论上。近几年的热门则是关于中国文化传统
的一揽子评论,关于现代意识的一揽子鼓吹。谈历史则谈超稳定机制。谈文学则谈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生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谈理论则谈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造、体系与论点……这些题目好则好矣,必要则必要矣,够用吗?只做整体研究,不做分割研究,还有学科科学吗?如果搞电学的人还必须同时研究电费收取标准,搞采矿的人必须同时精通世界矿工运动历史,还有电学和采矿学吗?全国知识分子都为一两个热门题目大发宏论,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大道理、热衷大道理、争执大道理,在可喜的同时有没有可忧之处呢?
联想一:一位西德教授告诉我:“我们大学的师生越来越不爱听中国学者的讲演了。他们不论讲什么,都要先大讲一通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古代辉煌,近代落后,新中国充满希望,又走弯路,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充满生机,出现了新问题。轮到讲自己的专业,却没有什么词儿了。我真不知道在中国学者是怎样接受训练的。
”联想二:一位日本学者说,他感到奇怪,中国的文学评论家一个个高屋建瓴,挥斥遒劲,甚至可以对一个作家一个年头的文学创作发表结论性见解,却没见什么人做一
点“笨”的工作。比如,你要评论一位作家,你能不做搜集该作家的生平、著作篇目索引、有关评论研究文章索引的工作吗?
联想三:一些中国的名言、谚语:群居终日,好行小惠,言不及义,其近道也,难矣哉!朝闻道,夕死可矣。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博士卖驴,下笔千言,未有驴字。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上纲上线。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也。大河没水小河干……联想四:中国人写信封也是从大到小,国、省、市、
区、街、号、人。而美国人写信封次序正好反过来。如给《读书》某编辑写信,美国人是这样写的:张编辑,读书编辑部,166号,朝阳门内大街,东城区,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我简直觉得这匪夷所思。后来再看他们写的信封,倒觉得对象鲜明突出。再有,美国店员找钱也
是先找硬币零头,再找个位上的元,再找十位上的元的。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