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应用(第三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应用(第三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0.6 7.1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曹同玉//刘庆普//胡金生|责编:高宁//仇志刚//杨欣欣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9787122408686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1540862

上书时间2024-11-1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乳液聚合的定义
  1.2  乳液聚合技术发展简史
  1.3  乳液聚合的特点
  1.4  本书各章内容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乳液聚合原理
  2.1  胶束的本质及其增溶作用
  2.2  乳液聚合体系的物理模型
    2.2.1  分散阶段
    2.2.2  阶段Ⅰ
    2.2.3  阶段Ⅱ
    2.2.4  阶段Ⅲ
  2.3  阶段Ⅰ动力学理论
    2.3.1  Smith-Ewart 关于阶段Ⅰ的动力学理论
    2.3.2  Gardon 关于阶段Ⅰ的动力学理论
    2.3.3  球形粒子对自由基吸收机理
  2.4  阶段Ⅱ动力学理论
    2.4.1  Smith-Ewart 关于阶段Ⅱ的动力学理论
    2.4.2  关于Smith-Ewart 递推公式的通解
    2.4.3  Ugelstad 曲线
    2.4.4  Gardon 关于阶段Ⅱ的动力学理论
  2.5  阶段Ⅲ动力学理论
    2.5.1  基本理论
    2.5.2  本体聚合数据拟合法求k t
    2.5.3  自由体积法求k t
  2.6  乳胶粒尺寸分布
    2.6.1  总体平衡模型
    2.6.2  间歇乳液聚合总体平衡模型的求解
  2.7  连续反应器中的乳液聚合
    2.7.1  简介
    2.7.2  在釜式连续反应器中进行的乳液聚合理论模型
    2.7.3  釜式连续反应体系的非稳特性
  2.8  乳液聚合综合数学模型
    2.8.1  定性理论
    2.8.2  乳胶粒的总体平衡
    2.8.3  乳胶粒中其他组分的平衡
    2.8.4  环境平衡
    2.8.5  模型的应用
本章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3章  乳化剂
  3.1  概述
  3.2  乳化剂的分类
    3.2.1  阴离子型乳化剂
    3.2.2  阳离子型乳化剂
    3.2.3  非离子型乳化剂
    3.2.4  两性乳化剂
    3.2.5  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乳化剂
    3.2.6  高分子乳化剂
    3.2.7  聚合型乳化剂
    3.2.8  含氟乳化剂
    3.2.9  保护胶体
    3.2.10  分散聚合用分散剂
  3.3  在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作用
    3.3.1  降低表面张力
    3.3.2  降低界面张力
    3.3.3  乳化作用
    3.3.4  分散作用
    3.3.5  增溶作用
    3.3.6  导致按胶束机理成核
    3.3.7  发泡作用
  3.4  乳化剂的基本特征参数
    3.4.1  临界胶束浓度
    3.4.2  胶束的形状、大小及荷电分率
    3.4.3  增溶度
    3.4.4  HLB 值
    3.4.5  浊点
    3.4.6  三相点
    3.4.7  转相点
    3.4.8  一个乳化剂分子在乳胶粒上的覆盖面积
  3.5  乳化剂的选择
    3.5.1  以HLB 值为依据选择乳化剂
    3.5.2  以其他特征参数为依据选择乳化剂
    3.5.3  经验法选择乳化剂
  3.6  乳化剂对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
    3.6.1  乳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及聚合度的影响
    3.6.2  乳化剂对乳胶粒数目及直径的影响
    3.6.3  乳化剂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7  脂肪酸盐乳化剂
    3.7.1  烃链长度的影响
    3.7.2  反号离子的影响
    3.7.3  烃链上双键的影响
  3.8  松香酸皂乳化剂
  3.9  硫酸盐及磺酸盐乳化剂
  3.10  阳离子型乳化剂
  3.11  非离子型乳化剂
  参考文献
第4章  引发剂
  4.1  概述
  4.2  热分解引发剂
    4.2.1  过硫酸盐在水介质中分解机理和动力学
    4.2.2  在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其他物质对过硫酸盐分解的影响
    4.2.3  过硫酸根离子引发机理
    4.2.4  过硫酸盐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2.5  其他热分解引发剂
  4.3  氧化还原引发剂
    4.3.1  过硫酸盐-硫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4.3.2  过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4.3.3  氯酸盐-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4.3.4  过氧化氢-亚铁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4.3.5  有机过氧化氢-亚铁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4.3.6  有机过氧化氢-聚胺引发体系
    4.3.7  其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章  单体
  5.1  概述
    5.1.1  乳液聚合单体的主要类型
    5.1.2  单体性质对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
    5.1.3  单体对乳液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5.2  乙烯基单体
    5.2.1  苯乙烯
    5.2.2  乙烯
    5.2.3  乙酸乙烯酯
    5.2.4  氯乙烯
    5.2.5  偏二氯乙烯
    5.2.6  丙烯酰胺
    5.2.7  丙烯腈
    5.2.8  丙烯醛
    5.2.9  其他乙烯基单体
  5.3  共轭二烯烃单体
    5.3.1  丁二烯
    5.3.2  异戊二烯
    5.3.3  2,3-二甲基丁二烯与1,3-戊二烯
    5.3.4  氯丁二烯
  5.4  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系单体
    5.4.1  简介
    5.4.2  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物理性质
    5.4.3  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合
  5.5  交联单体
    5.5.1  多双键型交联单体
    5.5.2  羧酸型交联单体
    5.5.3  N-取代丙烯酰胺衍生物型交联单体
    5.5.4  羟基型交联单体
    5.5.5  环氧型交联单体
    5.5.6  羰基型交联单体
  参考文献
第6章  调节剂
  6.1  调节剂的种类
  6.2  衡量调节剂效率的技术指标
  6.3  影响调节剂效率的因素
    6.3.1  调节剂的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的影响
    6.3.2  反应条件的影响
  6

内容摘要
 乳液聚合是生产聚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其他聚合方法相比,它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因此乳液聚合技术和理论均发展很快。本书介绍了乳液聚合的定性和定量理论;构成乳液聚合体系的各个组分,即乳化剂、引发剂、单体、调节剂、介质、电解质、终止剂及螯合剂等;乳液聚合物的工业生产及乳液聚合技术的进展;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性能测试以及关于聚合物乳液的应用等内容。
本书为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
、全面的修订和重新审定,并增补了一些新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高分子合成和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教师及研究生学习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