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新编历史小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2
4.0折
¥
1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恒寿|责编:王铁英|总主编:戴逸
出版社北京人民
ISBN9787530004166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8元
货号30884384
上书时间2024-11-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一、引言
二、青少年时期
三、中年时期
四、中年后的政治事业
五、周游列国的十四年
六、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教育事业
七、结束语
内容摘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序《周易》,作《春秋》。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
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作者通过梳理史料,融合个人研究心得,用不多的篇幅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论述绵密严谨,文笔凝练,行文晓畅,既有学术性、知识性又十分适合阅读。
精彩内容
一、引言
春秋战国时的社会性质属于什么类型,是有关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但不论是持哪一
种分期法,大家都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上变化巨大的时代,这一点没有大的分歧,所不同的是对于这些变化的分析和解释。任何有关先秦史(包括哲学史)和先秦人物(包括哲学家)的论述必然和这一问题有连带关系。
评述孔子当然更不例外。为了叙述的方便,在这个问题上这里采用中国旧籍中有关于或近似于分期的论断,作为起点。《商君书》中有一段近似于分期的概括,它说:上世亲亲而贵私,中世尚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开塞》)这几句话,很能扼要说明问题。所谓上世,相当于春秋以前,即所谓领主制时期,或奴隶制时期、早期奴隶制时期。下世是指《商君书》作者生活的战国晚期,相当于所谓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时期,或说发达的奴隶制开始时期。中世相当于两个社会的过渡阶段,即从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晚期这一阶段。从学说的系统上看,《商君书》作者还不知道生产方式这一特征,因而有其不科学的地方。
但从事实上看,它颇能指出各时代的具体特点,所谓\\\"亲亲而爱私\\\"确实描绘出了\\\"宗族等级所有制\\\"的特点,比仅称之为领主,奴隶主,更贴切些;所谓\\\"贵贵而尊官\\\",也
描绘出了战国中、晚期法家一派的政治特点,比称之为发达的奴隶制,更符合事实。特别是以\\\"尚贤而悦仁\\\"描绘过渡时期的中世,更和儒墨兴起,人才竞出的特点相符契。
这种把过渡时期特别标为一段的分法,对于说明春秋时的社会变化及其与前后二世的差异,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春秋中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有显著变化:铁工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井田制的彻底破坏,农村公社的最后解体,氏族等级制的瓦解,文化教育的下移,这些现象构成了春秋中期的总体变化,它体现在阶级关系中就是士阶层从贵族中分离出来而和自由的工、商、农民接近、联合,形成了近似于\\\"平民\\\"或\\\"国民\\\"阶级。士本来是贵族的最下层,在春秋以前,是宗族内部占有禄田的\\\"食田\\\"者(最低的士,其田数相当于一个农夫应授的田)。由于上述各种社会经济变化,和宗族本身发展的必然限度,特别是连年的贵族战争,兵役繁重,这一阶层中的大部分人,日趋没落,降为自耕农的庶民(个别的降为皂隶),从贵族中分化出来。所以文献上就有两种士的区分。所谓上士、中士、下士者,是有职禄的贵族下层之士;所谓\\\"农士商贾四民交触易作\\\"(《管子·治国》)之士,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子罕》)之士,是和农商工贾接近的平民之士,自从这一种士,掌握了原为贵族独占的文化知识,取得了\\\"学而优则仕\\\"的政治地位,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和自由的农工商贾增多了联系后,就和自由的工商农民,形成了近于平民或国民阶级,并与贵族阶级形成了相对并存的对立形势。虽然他们身上往往
打着旧时代的等级烙印,他们最后必然归入地主阶级的控制之内,但在刚从贵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是生气勃勃的上升阶级,在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约二百余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