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新中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9.1
6.3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张丁|
出版社广西人民
ISBN9787219117934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2207083
上书时间2024-11-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丁,196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秘书长。多年来致力于民间家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主编《家书抵万金》《抗战家书》《红色家书》《廉政家书》《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抗疫家书》《逆行者家书》《家书里的百年信仰》等家书类图书十余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家书的文化价值与抢救性收藏研究”。在报刊发表家书方面的研究文章一百余篇。
目录
儿在前方各方面都很好
1948年3月、10月牟明亮致父母亲
为了母亲、弟弟的永远解放
1948年8月20日许英致母亲、弟弟
不久我们就要打进关
1948年9月8日朱瑞致母亲、哥哥
当我把蒋介石打垮后,返里,看大人
1948年11月20日陈鸿汉致父母亲
昨日此间各报纸载我南飞消息,不确
1949年1月10日陈垣致三子陈约
全国光明的日子就会来临
1949年1月24日罗士杰致父亲和弟弟妹妹
今天北平已经是人民的城市了
1949年2月13日宋云亮致胡玉华
没入党也是共产党领导的战士
1949年3月3日郭天栋致父母亲
天亮了就宣布我俩的关系吧
1949年5月17日张焕光致陈素秋
把我们过江以来的许多事情讲给你们听吧
1949年端午节袁志超致八弟袁军
两个儿子都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你是很光荣的
1949年6月19日钟敬之致母亲
福州的解放将促使我们的迅速进军
1949年8月21日、27日王昕致哥哥和爸妈
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1949年8月27日江竹筠致谭竹安
许多地方都表现着一种翻天覆地的气象
1949年9月江隆基与妻子宋超互通家书
我们以后要在大西南见面了
1949年10月成冲霄致妻子刘时芬
我们共产党不讲这种“人情”
1949年10月24日毛岸英致表舅向三立
要长久保持内心的火热
1950年1月6日王振乾致弟弟振坤、振林
任何人坐车,都要买票
1950年1月21日谢觉哉致谢子谷、谢廉伯
没把革命进行到底,哪能回家呢
1950年1月、2月齐子瑞致父母
做一个最新式的布尔什维克
1950年2月2日李骝先致父亲和大哥
解放后第一个青年节的前夕,我写下这封信寄给你们
1950年5月1日谢世基致女儿谢皙子、谢力子
幸福的一天是很快的在眼前了
1950年6月25日竺焕新致大嫂
国家的利益是大事
1950年7月10日骆正体致哥哥骆正坤、姐姐骆正芳
我们要把悲愤化为力量,积极工作
1950年8月1日王少勋致弟弟王少龙
最使人感到兴奋的是迪化有一种欣欣向荣之气
1950年11月25日关群致大姐、哥哥
美军一见到我们战士就要跑
1951年1月13日吴宝光致妻子刘珠玉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1年1月17日区德济致父母亲
为了祖国,站到最光荣的岗位去了
1951年1月21日彭养正致侄子彭正予
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争取入党
1951年4月、9月鹿鸣坤与朱锦翔互通书信
青年人要找到光明前途
1951年3月21日李征明致父母
做一个青年团员是每一个青年进步的方向
1952年10月27日卢冬致姐姐卢诗雅
内容摘要
家书是别样的历史,与宏大叙事的文体相比,家书反映的是大背景下个体的真情实感。本书精选新中国成立前后约40封家书,用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书写共产党人改天换地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鲜活历史。从胜利前夕许英给母亲写信说“母亲,我想你”中,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柔情似水;从宋云亮给恋人胡玉华写信豪迈地说道“今天北平已经是人民的城市了”中,我们看到恋人之间互相勉励、坚守信仰;从王振乾给弟弟写信说“要长久保持内心的火热”中,我们看到兄弟之间棠棣情深,共同努力建设国家……从这些家书中,我们看到一个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这些生动的故事串联成一本关于新中国成立的“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此书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作。
主编推荐
【见证新中国成立背后的热血与激情】
在一线冲锋陷阵、巩固新生政权、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党员、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进步群众等,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巩固、建设倾注鲜血与汗水。阅读他们的家书,感受这些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带我们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字里行间浓烈的情感扑面而来。
【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的交织】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大历史背景下一个个微小个体的努力奋斗。本书收录1948年至1952年写作的家书38封,其中部分家书为首次公开。每篇文章由作者简介、家书原文、家书背景三个部分构成,并穿插人物照片和家书图片。通过阅读一封封家书,理解那个时代的个人抉择与家国大义,感知真人、真事、真情带来的心灵震撼。
【家书文化的守护者深情讲述】
编者张丁与团队成员花费近20年时间抢救了8万封民间家书,推动成立了我国首家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此次张丁老师从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事件出发,精心筛选了38封家书,生动讲述这些家书背后普通大众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热血与激情,使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尘封已久的个人史、家庭史乃至家族史,触摸新中国的历史肌理。
【“跟着红色文物学‘四史’书系”又一力作】
本书以红色文物为引,描写新中国成立的生动历史,是“跟着红色文物学‘四史’书系”的又一力作。“跟着红色文物学‘四史’书系”是广西人民出版社重点打造的通俗理论书系之一,旨在以文物为载体,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面向广大读者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目前已出版的《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红色文物中的长征》等,均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精美装帧设计,复古与创新元素重现尺翰之美】
精美裸脊锁线装帧,内文双色印刷,创新采用牛油纸烫金加白墨工艺制作护封,打造立体信封效果,复古的牛皮纸色调与微闪的牛油纸效果相互辉映,改天换地、焕然一新的时代感扑面而来。
【融媒体沉浸体验,带来阅读增值服务】
通过融媒体实现沉浸式体验,融合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让图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且富有情感。扫描书中二维码,可聆听红色回响、观看光影记忆、了解历史轨迹、欣赏珍贵照片,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情感共鸣。
精彩内容
1948年9月12日,林彪、
罗荣桓集中东北野战军主力,包围绥中、兴城、义县,发起辽沈战役。10月1日,东北野战军全歼义县、兴城、绥中之敌,主力部队包围锦州。蒋介石急忙从华北、
山东海运来7个师,加上锦西、葫芦岛守敌4个师,组成东进兵团,欲解锦州之围。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简
称四纵)、第十一纵队(简
称十一纵)和冀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师奉命在塔山地区阻击敌人。
塔山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这里东临锦州湾,西接白台山,北宁铁路从村子穿过,是国民党军东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实际上整个战役一开始,塔山就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1948年9月27日,为了占领塔山一线阵地,许英所在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12师师部决心在敌人的防御体系中挖出一块,许英作为教导
员带领第2营负责进攻塔山一线阵地南侧、靠近海边的大东山堡和65号高地的任务。这次作战是穿插进攻,单刀直刺敌人心脏,在敌人窝里钉钉子,伤员是无法抬下来的。有多年战斗经验的许英深知这场战斗的险恶。出发前,他把自己用多年心血
写就的《工作遗痕》等6个记录本交给了战友杨继忠,还向杨继忠要了两颗手榴弹,准备不得已时和敌人同归于尽。
许英在做战前动员时说:“为了解放全东北必须先解放锦州,解放锦州必须切断锦西和关内向东北的增援之敌,这场战斗是关系到东北人民解放的关键性的战斗,此次战斗要求行动神速、
坚决进攻,敢于刺刀见红,坚决打乱敌人的部署和防线……”部队于27日夜从安山口出发,次日凌晨到达指定地域,全营内外夹击,消灭了大东山堡敌人一个营的兵力。拂晓,敌人醒过神来,在野榴炮、飞机和海上军舰炮火的掩护下从2个高地,向65号高地进行了3次疯狂
反扑,均被我军击溃。许英在指挥这场战斗中不幸中弹负伤,战友们要把他抬下去,他坚决不肯。为了完成任务,许英示意战友们不要管他,全营继续进攻。许英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时年27岁。大东山战斗中,第12师共歼灭敌人655人,我方也
付出了537人牺牲的代价。
10月6日至7日,四纵主力到达塔山一带,连夜抢修工事,积极进行战斗准备。
10月10日至15日,四纵在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的指挥下,经过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东进兵团在海空军配合下的多次进攻,毙伤俘敌6600余人,在友邻部队协同下,胜利完成了塔山阻击战的任务。
大东山战斗后,营长李文斌为烈士装殓遗体时,从许英衣兜里发现了两封家书,一封写给母亲,另一封写给两位弟弟。当时因战事繁
忙,直到平津战役后,李文斌才将烈士的家书寄出。烈士家属收到来信如获至宝,却不知许英已牺牲100多天。与烈士家属取得联系后,第35团政委许军成和第2营营长李文斌均用书信向许英父亲介绍了烈士牺牲时的情况。
许英烈士的从军手稿《土改是怎么进行的》《民主运动生活总结心得体会》《工作遗痕》和文艺创作独幕话剧《变天》,以及政治学习笔记本、抗日纪念章等6件遗物,现存于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
多年来,许英烈士的侄子许卓亮精心保存着伯父的家书手稿,致力于挖掘整理烈士的事迹,传承其精神。
许卓亮从北京某部队退休后,于2018年回到老家河北省饶阳县良见村,在家中老
屋的遗址上翻建了一座新房,取名“家史馆”,把许英烈士的家书等相关家史资料陈列其中,将“家史馆”作为家族成员参观学习、慎终追远的场所。
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