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斯图尔特·布兰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5.4
5.0折
¥
149.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美]约翰·马尔科夫
出版社浙江科技
ISBN9787573913166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49.9元
货号32154311
上书时间2024-1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约翰·马尔科夫普利策奖得主,曾任《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被誉为“硅谷独/家大王”。
对互联网发展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与敏锐度。1988年,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首、次出现时,他就对此进行了报道。根据兰登书屋的介绍,他是蕞早对互联网进行报道的记者,在1993年就将互联网誉为“信息时代的藏宝图”,更是2010年报道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第yi人。
4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专注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报道,是乔布斯等业界大咖信赖的记者。
马尔科夫其他著作:《人工智能简史》。
目录
译者序 斯图尔特·布兰德:中国依然稀缺的“物种”
中文版序 每个人都是肩负责任的地球飞船船员
引言 斯图尔特·布兰德,难以简单定义的多面人生
第1章 以蜗牛般坚忍的意志,探索“无限人生可能”
第2章 成长中的编辑,在金色的海岸边
第3章 搁浅的军旅生涯,“我不会为了吃苦而吃苦”
第4章 具有“成为大人物的潜力”,仿佛听到了使命的召唤
第5章 拥抱多媒体的人,“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张整个地球的照片?”
第6章 《全球概览》创始人,改变世界的方向盘
第7章 《协同进化季刊》,“生命一直在协同进化”
第8章 个人计算机先驱,第一个开放在线社区的建立
第9章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像神那样改变世界”
第10章 永远逆流而上,从追求技术进步到建立万年钟
结语 既然吾辈皆神,那就必须好好做神
致谢
注释
内容摘要
谁是斯图尔特布兰德?
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全球概览》,刊登了全球第yi张整个地球的彩色照片,乔布斯盛赞该刊物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圣经”并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引用布兰德的名言“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蕞早提出了“个人计算机”的概念,早在个人计算机出现的7年前就多次暗示计算机一定会向普通民众普及,被誉为硅谷的精神导师;他创建了虚拟社区WELL,提出的标志性口号“信息渴望自由”如今依然是互联网集结令;他联合丹尼·希利斯合作发起万年钟项目,从全球视角看待问题,旨在呼吁快节奏时代下的人们将眼光放长远,吸引了贝佐斯成为建造全尺寸万年钟的蕞大投资人;他成就瞩目,拥有无数的标签:美国未来学家、作家、摄影师、环保主义者、反文化运动的先驱、现实和虚拟社区的建设者……他的事业和生活如同一场跨越世纪的冒险,他不仅是一个非凡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他的创新精神、远见卓识、全球视野和环保意识,至今依然激励着无数科技巨擘、企业家和管理者。
他接受了普利策奖得主、被誉为“硅谷独/家大王”的约翰·马尔科夫的作传邀请,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独/家素材。作者马尔科夫基于丰富的独/家素材和广泛的采访,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了布兰德的生活和思想,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就是斯图尔特·布兰德!
主编推荐
普利策奖得主、“硅谷独/家大王”约翰 · 马尔科夫重磅新作。斯图尔特·布兰德创办了《全球概览》,是现代科技圈启蒙运动的发起者和引/领者,是乔布斯、贝佐斯、凯文·凯利等科技巨擘追随一生的人。本书是布兰德唯yi授权传记,荣获《纽约客》2022年蕞佳图书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看见未来》作者余晨,未尽研究创办人周健工作序力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互联网口述历史项目发起人方兴东,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吴声,《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绿色反主流》作者安德鲁·柯克,《图灵大教堂》作者乔治·戴森,《硅谷搅局者》作者莱斯利·柏林,《密码》作者玛格丽特·奥玛拉,《黑客》作者史蒂文·利维,《纽约客》,《华尔街日报》,《洛杉矶书评》等联袂力荐!湛庐文化出品。
精彩内容
既然吾辈皆神,那就不妨好好做神第一期《协同进化季刊》由十几个人参与制作,他们坚持着《全球概览》返土归田的本心,讨论了获取小麦的来源和几个公社的报告。
布兰德继续努力当他的先驱。因与《哈珀斯杂志》的编辑发生争吵,沮丧的布兰德为了彰显自己的编辑独立性,一度向读者询问邮购色情制品的最佳渠道,并附上一张岔开双腿的女人的照片。认识了激进的奥克兰黑豹党领导人休伊·牛顿(HueyNewton)后,他还把第三期杂志交给黑豹党编辑。后来牛顿因被控谋杀逃往古巴,当时管理黑豹党的伊莱恩·布朗(ElaineBrown)接手了这个项目。之后,布兰德还为《协同进化季刊》采访了当时流亡在外的牛顿。
《协同进化季刊》的制作周期定为发6周,休6周,休假时员工们会暂时解散。它很像一个大学社团,活动丰富,个性张扬。作为一名编辑,布兰德把他早先的军队哲学运用到了工作中。他认为好的管理者是既聪明又懒惰的,他们会驱策员工主动工作。这种管理方法大多数时候比较奏效,然而偶尔也会有人抱持怀疑态度,比如有位生产部门的员工给布兰德寄信,描述在他手下工作的感受,信里说:有一天,在生产区(试图保持我作为一个机智的人的声誉),我说有时我会想象你斯图尔特,也就是我们的出版人兼老板,开着一辆老式大众微型客车快乐地追求你的梦想,这个梦想是约翰·缪尔式的梦想。你在蜿蜒的山路上快乐地前进,双手紧握方向盘,莫名大笑。没错,这是我说这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样子,而我想象中的我们则是坐在后面,颠得前仰后合。后排的窗户被CostPlus公司卖的马德拉斯床罩挡住了。我们不仅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还晕车得厉害。
布兰德一直觉得特立独行的刊物要有特立独行的编辑,他虽然已经足够特立独行,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在《全球概览》中建立的朋友圈和知识分子共识团体。德基进行封面设计和插图创作;重新回归的鲍德温担任栏目编辑;贝尔在早期发文抨击公制化。虽然布兰德也反对公制化,但他的理由与贝尔不同。他反对公制测量法是因为觉得它的效率太高,而放慢转换速度可以迫使人思考。最终,布朗任命布兰德为加州公制转换委员会的成员,此举被抨击为试图破坏公制化进程。
因为有关盖亚假说(Gaiahypothesis)的封面报道,《协同进化季刊》1975年夏季号声名大噪。该假说由英国化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Lovelock)和微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Margulis)提出,《协同进化季刊》首次将该概念呈现给非技术受众。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系统。这一创新理论很合布兰德的意,他在导言中写道,根据这一理论,“大气层是地球上生命的作品,地球本身也是一个生命体”。
该刊还完成了另一项创举。布兰德在《协同进化季刊》中宣称:“注意了,微计算机可能真的会对人类行为带来变革,为了不落后时代,我们在此成为第一本拥有计算机科学部门的综合杂志。”关于个人计算机的章节由时年22岁的勒布伦编写,他是当年春天发起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爱好者之一,该俱乐部也是点燃硅谷计算机行业个人创业星星之火的先驱。勒布伦呼吁大家注意128页出现的尚未为人熟知的出版物——《计算机解放/梦想机器》(ComputerLib/DreamMachines),该出版物由前社会学研究生兼超文本概念的共同发明者特德·纳尔逊(TedNelson)出版。此时,恩格尔巴特也提出了相同的想法,该想法直接促进了万维网的出现。与很多出版物一样,《计算机解放/梦想机器》也以《全球概览》的格式为蓝本。
当然,也有一些萍水相逢,或是机缘巧合下的相遇,比如来自俄亥俄州的年轻作家安妮·赫伯特(AnneHerbert)。赫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小说家,很快就搬到了索萨利托,加入《协同进化季刊》担任编辑,因“行善行美,无问来由”和“图书馆可以帮你度过没有钱的时代,而金钱不能帮你度过没有图书馆的时代”两句话而闻名于世。
有时布兰德也无法为《协同进化季刊》约到他理想中的大腕。伍迪·艾伦(WoodyAllen)对他的恳求充耳不闻。倒是诺曼·梅勒礼貌地回应:“亲爱的斯图尔特·布兰德,我被税务局征收了100乘10再乘100的税款。我一度以为自己创作的形而上本质是金钱,没想到是粪土。唉,你这边的费用我有心无力,爱莫能助。此致,诺曼·梅勒。”在《协同进化季刊》1975年秋季号上,杰勒德·K.奥尼尔(GerardK.O’Neill)长达25页的封面报道奠定了该刊物的地位,明确了其观点及独特的属性。奥尼尔是一位物理学家,在粒子加速器领域做出了一些开创性成就。他与布兰德在当年夏天举行的“世界未来协会会议”上偶遇,给布兰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封面上赫然写着:“奥尼尔的太空殖民地,实用、可取、有利可图,15年内即可实现。”奥尼尔还提出了一个用于探索和殖民宇宙的大规模工业化的天基平台概念,让《全球概览》的许多粉丝大为震惊。这期杂志还刊登了E.F.舒马赫的文章《小即是美》(SmallIsBeautiful),以及布朗州长和贝特森的谈话记录。这些都让布兰德和他最亲密的环保主义盟友之间产生了隔阂,他被视为一个顽固的“技术乌托邦”(techno-utopian)主义者。
奥尼尔提出了他的论点:到2000年,地外殖民地完全有可能成为既定事实。布兰德在导言中为这个想法做了充分的辩护:“太空殖民地有望陆续解决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军备竞赛和人口等一系列问题……太空是大荒野,是保留人类文明种子的地方。”在随后的几期《协同进化季刊》中,辩论还在持续,吸引了很多持有不同观点的名人,包括林恩·马古利斯、温德尔·贝里(WendellBerry)、保罗和安妮·埃利希(AnneEhrlich)、E.F.舒马赫、刘易斯·芒福德、富勒、欧内斯特·卡伦巴赫(ErnestCallenbach)、戴维·布劳尔、卡尔·萨根、斯奈德和施韦卡特。
其中,贝里的抨击是最尖锐的,他曾在《全球概览》中发表关于农业和环境的作品。他称布兰德积极得仿佛是在写“过气的海军陆战队招募广告”,他写道:“如你所说,太空殖民地就是有那种小题大做的本事。像曾经的所有乌托邦主义一样,你巴不得与人类过去的一切决裂,像是历史、遗传、性格。”争论的声音在《协同进化季刊》及布兰德于1977年出版的《太空殖民地》(SpaceColonies)一书中绵延不绝。布兰德称,与消极的回应相比,积极的回应要多得多。据布兰德所说,122封不请自来的积极回应大多来自大学生。布兰德由此发现,年轻一代可能不会像自己一样走向愤世嫉俗和消极。
布兰德认为,技术和工具必然能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他对此深信不疑,殖民太空的想法基本上也是由此而来的一种思想实验。在《全球概览》的开场白中,读者也能看到同样自信满满的布兰德。他说:“既然吾辈皆神,那就不妨好好做神。”然而在布兰德的观念中,曾经促使激发回归大地公社浪潮的所谓“自给自足”的理想主义已经改变。他在《协同进化季刊》上写道:“自给自足是一个弊大于利的想法。基本概念错了不说,实践效果还非常差。”和许多事情一样,与贝特森观念的碰撞使布兰德重新思考“独立”这个概念。“胡诌八扯,”布兰德如此评价所谓的自给自足,“不存在可剥离的自我。自从有了两个生物体,生命就一直在协同进化。”《协同进化季刊》的销量没有像《全球概览》那样经历火箭式的增长。出版4年后,《协同进化季刊》的订阅量徘徊在2万份左右,尽管报刊亭又贡献了3.5万份的销售额,可仍然不足以达到收支平衡,已然有点朝不保夕。虽然兰登书屋出版了《全球概览终版》,但布兰德还是决定与它合作,出版发行《全球结语》。他们在1974年印制了45全球结语》,结果发现对这本书的预期太过乐观,导致控股公司要点基金会欠下了债务。幸运的是,此时出现了一位雪中送炭的恩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