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国教育探路
  • 为中国教育探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中国教育探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5.5 5.8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永新|

出版社漓江

ISBN9787540798727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2224036

上书时间2024-11-10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语等28种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图书。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先后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教育发展奖”等奖项。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一、实验酝酿期(1986—1999年)
  二、实验初创期(2000—2002年)
  三、实验建构期(2003—2013年)
  四、实验深化期(2014年至今)
第二章  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一、新教育实验的使命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三、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
第三章  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二、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三、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
  三、聆听窗外声音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五、构筑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七、推进每月一事
  八、缔造完美教室
  九、研发卓越课程
  十、家校合作共育
第五章  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四、媒体对新教育实验的关注
附录  年一丹教育发展奖颁奖词
附录  新教育实验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附录  媒体眼中的新教育实验
附录  新教育实验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后记
“朱永新教育作品”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新教育实验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介绍了新教育实验的酝酿期、初创期、建构期、深化期四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此外,朱永新教授还以理性又热情的笔触书写了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阐明了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并系统介绍了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最后,以务实和诚恳的态度总结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反思面临的问题,思考未来发展等。新教育实验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为我国教育探路,改变了教育生态,激活了课堂,让师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让教育工作者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精彩内容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危机”成为世界教育的一个关键词。在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随之也产生了片面追求 升学率、择校热等社会问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多种教育改革探索也应运而生。无论是官方的新课程改革,还是民间的各种教育实验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育。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开启了以“面向未来教育创新”为主要方向的教育改革。如美国有试图将公立学校交给民间托管的“特许学校”;有试图打破传统,按照年龄分班教学的年级制,开展“由学生内在动力驱动学习”的“阿克顿学院”;有试图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式学习探索的“高科技高中”(HTH)。此外,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平台日渐丰富,如可汗学院、斯坦福网络高中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创新教育平台,积极拓展教育途径。
在中国,21世纪的教育变革也是潮流涌动。无论是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变革、清华附小的主题式学习,还是民间关于蒙台梭利、华德福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小规模学校、“教育自救”式在家学习方式的兴起,都为推动教育改革注入了充沛的活力。在这众多的改革探索中,新教育实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什么要把我们对于教育的探索定名为新教育实验?我们认为,取名“新教育”,既是一种“学术认祖”,也是一种理论自觉,更是一种创新意识,可以视为新教育人在新时代主动进行教育创新的使命担当。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建立了阿博茨霍尔姆学校,这所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成人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关系允许有经验的长者指导而不是控制学生。相较于传统教育,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教育界开始探索新的教育实施路径,且新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
1889年以后,欧洲各地新教育实验学校逐渐兴起。如 1893年巴德利在英国南部创办的贝达尔斯学校,1897年里诺·赫贝在温切斯特创办的韦斯坦斯学校,1898年德国利兹创办的乡村教育之家、德摩林创办的罗什学校,1899年瑞士费里埃尔创办的“国际新学校事务局”等。1899年瑞典女作家爱伦·凯发表《儿童的世纪》,从新人文主义角度预言 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呼吁新的教育变革。可以说,19世纪末叶,在英吉利海峡的两岸,新教育思想的种子已经播撒,一场新的教育变革呼之欲出。欧洲各国在开展“新学校(教育)运动”的同时,教育家们也在酝酿新的教育理论。如 20世纪初叶出版的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怀特海的《自由教育中数学的地位》、沛西·能的《自然科学的教学》、凯兴斯泰纳的《德国青年的国民教育》、托尔斯泰的《论教育》等。
1921年,在法国加莱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并明确了新教育的纲领,根据纲领可看出新教育有两大核心观点:一是儿童中心的主张,即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内在精神力量;二是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许多耳熟能详的学校(如尼尔的夏山学校、小林宗作的巴学园、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等)以及近百年来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罗素、蒙台梭利、皮亚杰、怀特海、杜威、陶行知、陈鹤琴等),都深受新教育思潮的影响。
“新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初叶。1912年2月,蔡元培先生在《教育杂志》发表了《新教育意见》,吹响了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号角。
1919年2月,《新教育》杂志在上海创刊。同年7月22日,陶行知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发表了著名的讲演,题目就叫《新教育》。1929年,庄泽宣正式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的主张。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许多教育家都把他们的教育探索命名为“新教育”。
21世纪初叶中国关于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教育”,既可以视为“世界语境”中的“新教育”在当代中国的一声“回响”,也可以视为对上个世纪初叶中国新教育的一种“承继”。因为此项探索与历史上的“新教育”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性:都试图对当下的教育和社会进行改良和创新,都主张尊重儿童的个性与自由,都建立了一批实验学校,都是民间草根的自发行动等。从传承意义上讲,我们关于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是历史上“新教育”精神在新时代的“链接”和“延续”。为了区别于历史上的“新教育”,我们将这项教育改革探索称为新教育实验。
命名中选定“实验”,一方面与新教育的探索性质有关,另一方面借 鉴了上个世纪初叶的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一 般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控制、调整或模拟研究对象(自变量),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因变量),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的过程。显然,新教育实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之所以叫“实验”,是因为笔者经过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进行系统整理后发现,教育界把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在河北保定的教育变革运动称为“平民教育实验”,把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称为“乡村教育实验”。所以,我们把这项针对学校变革的体系命名为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英文命名,最初我们直接翻译为“NewEducationalExperiment”。在与国外专家交流后意识到,这样的英文命名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科学实验,容易引起大家对于新教育实验的误解。
因此,最终定名为“NewEducationalInitiative”。
就新教育的理论来源而言,它既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理论,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体现了中国本土的、独特的创造性;它直接借鉴和继承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教育回归生活并回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在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在新教育实验成立20周年之际,笔者对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核心内容与实践经验进行简要回顾、梳理,以期让更多学术界同人对新教育形成清晰的认识,为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把脉问诊,并确定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也期望以此为个案,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提供理论与行动上的借鉴和参考。
第一章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一、实验酝酿期(1986—1999年)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属于前新教育实验阶段。作为发起人的笔者,在这一时期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深入考察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实际,为开展推动教育变革的新教育实验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准备。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学习。其间跟随燕国材先生从事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并阅读了大量古代思想家的著作。1986年开始,为编写《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一书,笔者不仅系统地研读了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西方新教育运动代表人物等中外教育思想家的著作,更对从古至今的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进行了系统梳理。1988年,在编写《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期间,笔者收集了大量当代中国教育的数据与资料,既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绩而鼓舞,也为越来越严重的教育经费短缺、应试教育等问题而焦心。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更驱使笔者要为改变中国教育做点什么。到1989年《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这部著作完成之时,已经初步形成一种创造更好教育的使命感。
1990年,在日本上智大学访学期间,笔者研究了明治维新以来特别是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实地考察日本教育,并主持编写了近20卷的“当代日本教育丛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近邻日本教育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笔者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1993年,笔者出任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任职期间,先后在苏州大学推出了必读书目制度、激励性主辅修制度、学分制、文科改革试点班、理科强化实验班等教育改革措施。这一系列探索,为日后新教育实验的书香校园建设、卓越课程研发等积累了初步经验。
1997年,笔者调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此时,笔者开始系统思考如何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和理想教育的模样,先后在苏州市推出改造相对薄弱学校计划、名师名校长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等,并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些行动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区域教育的品质,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面貌,也激发了笔者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愿望。
这一时期是新教育实验的酝酿期,这个阶段的工作客观上为新教育实验的萌发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时代需要教育变革,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探索。此时,新教育实验已经呼之欲出。
二、实验初创期(2000—2002年)这个时期的新教育实验,基本特点是用理想和信念激励实验教师,用思想和行动引领实验学校。1999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政府工作,笔者开始在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修读苏东水先生的东方管理学课程,并系统阅读管理学、领导学等方面的著作。其中《管理大师德鲁克》一书中的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笔者:1950年元旦,德鲁克父子去看望弥留中的另一位管理学大师熊彼特,熊彼特对年轻的德鲁克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熊彼特的这番话给了德鲁克“衡量自己成就的尺度”,也给笔者带来了内心的冲击,让笔者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角度和个人社会价值的考量尺度。笔者猛然意识到,尽管这些年出版了不少作品,但并没有真正走进教育生活。于是,笔者决定改变话语方式,改变行走方式,真正地走近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学生父母,走进中小学、幼儿园,走进一线教育生活。
从研究者过渡到行动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要转变理念、 情感,更要改变方式方法。1999年夏天,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邀请笔者为“创新教育笔会”的代表讲述“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感谢这次笔会,正是因为这次讲演,让笔者找到了自己的教育话语方式,找到了走向教师与教育生活的路径。会后,笔者应江苏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校长奚亚英的邀请到学校授课带徒,系统地与教师们分享关于教育的理想。那时候,这所学校还只有两排破旧的平房,教师也是以农村青年教师为主体。但是,教师们追寻理想的激情和渴望成长的热情深深感动了笔者,该校也成为践行“我的教育理想”的第一所学校。
2000年,笔者把关于教育理想的讲演系统整理,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此书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理想教育的系列目标,对理想的学校、教师、父母、校长、学生等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论述,同时讨论了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等问题。这本关于教育理想的小书,点燃了很多教师对教育的激情。在很长时间里,此书都是中国教育界颇受欢迎的教育著作,并被评为“新中国教育70年70部教育著作”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书中提出的教育理想是天方夜谭,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根本无法实现,让校长、老师们戴着镣铐跳舞,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对此,笔者认为“戴着镣铐也可以跳出精彩的镣铐舞”。 尽管对此书褒贬不一,但新教育实验最初的一些理念与行动,皆源自此书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对教育理想的探寻。此书直接“催生”新教育”,新教育人把《我的教育理想》的出版,作为新教育实验主要思想提出的标志,也作为新教育实验正式诞生的标志。此书的卷首诗《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新教育实验诞生的宣言。
2002年6月,新教育实验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教育在线网站。 初创时期的新教育实验,以其充满理想主义的情怀与清新的教育理念点燃了许多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激情。网站开通后的半年里,注册会员就超过4000人,发帖量超过5万,访问量达到21万人次。在这里,每一个帖子都会引来关注,每一篇随笔都会赢得鼓励,每一次欢笑都会听到回声,每一次争论都会点燃思想。网站很快就被敏感的媒体誉为“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中国教师成长的网络师范学院”。一位网友在教育在线的论坛中写道:“教育在线是幸运的,它在如林的网络争锋中脱颖而出,长成一片茂盛的教育绿洲;教育在线的网友们更是幸福的,他们在网络的大旗下找到了教育的真谛和职业的价值,他们的心灵天空因理想之光的照耀而充满意义。”通过网络汇聚新教育实验的人才、传播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是新教育实验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新教育实验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传播,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互联网厥功至伟。
实验初创期是新教育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阶段。为中国教育探索一条新路的理想,在实验推行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是强大的。基于这一教育理想,新教育实验得到了许多学校和师生的关注与参与,并开始形成新教育实验共同体,为追逐美好的教育生活积极前行。初创期的新教育人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迎着新时代的第一缕阳光踏歌而行,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话语方式。
三、实验建构期(2003—2013年)系统建构“十大行动”,用课程和项目推动、用培训和现场拓展新教育行动路径,是新教育实验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2002年9月,苏州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成为第一所获得授牌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就此扬帆起航。此时,新教育实验提出了“五大理念”,即: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无限相信师生的发展潜能,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在玉峰市实验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双语口才训练①、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这新教育五大行动的雏形正式被提出。由于教育在线网站的传播,一批学校与玉峰实验学校同步开展了实验。同时,成立了以五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新教育实验项目组,推动实验研究。
2003年7月,新教育实验首届研讨会在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召开。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盐城市大丰区南阳小学等10所学校,成为第一批正式命名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其后,新教育基本上每年均会举办一次研讨会,对新教育进程进行总结,并规划未来发展道路。以学术年会的方式推进新教育实验,也成为日后的新教育实验发展模式。2003年12月,“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课题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4年4月,该课题开题会分别在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和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举行。我们把这场开题会同时作为新教育实验第二届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上,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的陶西平对初生的新教育实验寄予了深切期望,并预言“新教育实验,将会成为中国教育的一条鲇鱼,搅动中国教育这缸水”。
2004年7月,新教育实验以“新教育、教育在线和教师成长”为主题在江苏省宝应县翔宇教育集团举行第三届研讨会。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成长的规律问题,是新教育实验首次用年会的方式关注教师成长。当时,学术界对一线教师的成长生态相对关注不够,新教育实验团队较早意识到教师发展困境这一问题,并自觉地利用互联网帮助教师成长。2009年,新教育实验成立网络师范学院。十年之后,《中国教师报》以《教师成长的“新教育范式”》为题,报道了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的故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