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史
  • 艺术史
  • 艺术史
  • 艺术史
  • 艺术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6 4.5折 79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迈克尔·哈特,[德]夏洛特·克朗克|译者:颜红菲

出版社南京大学

ISBN9787305283536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2216008

上书时间2024-11-0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迈克尔·哈特英国华威大学艺术系艺术史教授,曾任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美艺术与视觉文化史。
夏洛特·克朗克柏林洪堡大学艺术史教授,德国艺术史学家。

内容摘要
本书从黑格尔美学所启发的思辨艺术史开始,跨越至当代后殖民主义的广阔视野,清晰勾勒出整个艺术史研究方法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脉络,是一部深入探索两百年来艺术史研究历程的力作。针对每一种研究方法的具体评介,本书均将其嵌入生动的视觉与历史分析案例中,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辨析这些方法之间的思想交锋、理论演进,以及它们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而揭示出各自背后的哲学根基与政治假设。本书以其批判的视角、丰富的案例、严谨的逻辑,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艺术史研究核心地带的坦途。

精彩内容
想象一座美术馆。警卫坐在角落里打着哈欠,游客们四处闲逛并驻足画前。一些人讨论着画作,一些人则独自静静欣赏。这幅画是关于什么的?它又有什么意义?铃声响起,警卫领着人们走出房间。清完场,警卫便灭了灯。现在,这些画又有什么意义?游客们探讨的那些意义还存在吗?还是说,在无人观看的情况下,这些黑暗中的画作便毫无意义?
这是一桩难题。有的人声称艺术作品只有在人为观看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另外的人则认为绘画的意义是固有的。实际上,我们并不能确定作品的意义是否独立于观看者存在,因为即便其具有独立意义,我们也无法客观地捕捉到意义的全部。如果我们不在那儿,便缺乏了解意义的途径。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当我们站在一件艺术品面前时所发生的一切,这表明了另一种可能性:或许艺术品的意义与观看者同样之多。人们将过去各种各样的经历带入观看与理解的行为之中,并对艺术品做出不同的阐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阐释都是合理的,有些阐释会显得更为出色。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使一种阐释比另一种更好?某些阐释方法比其他方法更为全面。无论是解读作品的视觉外观还是相关历史证据,这些方法的矛盾更少,并能提供更详细的观察。如果你具备一个考察艺术作品的框架,那么你的阐释会显得更为合理、更具备说服力。对艺术品的思考越是系统化,从中收获的也会越多。本书便与此类考察艺术品的框架有关,这些框架通常也被称为“方法”。每位艺术史学家都依赖某种方法,尽管他们并不总是明说。他们坚信某些潜在的有关艺术和艺术史的信条,这些信条决定了他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意义。在本书中,我们介绍了19世纪初以来应用于艺术史学上的重要方法。我们希望能够阐明每条方法背后的信条,借此叙述我们在艺术史实践时如何处理各种问题,同时邀请人们对所谓的常识进行批判思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