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2.2 4.6折 ¥ 6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罗家祥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68044752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8元
货号30263854
上书时间2024-11-04
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正式发文成立国学研究院后,所有同仁便有一心愿,即编辑出版国学辑刊,使之成为反映国学研究成果的园地。初的想法是分门别类,逐年一辑。于是,2008年岁尾,国学研究院即组建国学辑刊编辑委员会,出版过一部主要反映我校历史学研究成果的集子,冠之以“中国历史文化论集——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辑刊第1辑”,由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后来经过多次商议,编委会调整了原有思路,遂将辑刊改名为“华中国学”,自2015年起,每年春秋各出一卷,为半年刊,篇幅在20万字左右;在内容方面,除我校同仁的论文之外,也适当吸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收录在这本集子的论文,鉴于目前学界对“国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诠释见仁见智,故未按经、史、子、集研究予以分类,也未按时下通行的学科领域进行处理,而是根据诸位同仁的学术专长、根据此次所辑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划分。若干篇近现代史研究的成果,因系本校历史所教师劳作的产物,也一并收录。这些成果中有些已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有的则是作者提供的近作。如果这些作品能得到学界各位师友、各位同仁的关注、批评与指正,将不胜欣慰与荣幸!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到《华中国学》的编辑出版,我们要深深感谢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学界前辈、学校领导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对人文学科的关心、爱护、支持与扶持。我校国学研究院成立庆典举行于2009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先生当时正在北京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为参加这一活动,退掉原先订好的返程机票,重新订票,赶回学校时已是凌晨,并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做了主题讲话;校党委书记路钢教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成立大会并发表高屋建瓴、热情洋溢的致辞;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因11日要赴京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遴选,于10日专门打电话到我家中对国学研究院成立表示祝贺,并对他不能与会表示歉意;原校党委副书记、对我校文科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刘献君教授更是全程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纪宝成教授,原西北大学校长、哲学家、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家朱雷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家萧汉明教授,武汉大学语言学家宗福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历史学家熊铁基教授等近70名著名专家学者或发来贺信,或莅临大会发表重要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水电能源学家张勇传先生则欣然为国学研究院题写了院名。没有他们各种形式的关心与支持,我校人文学科是不可能发展到如今这一局面的。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一位德高望重、具有非凡人格力量的学界前辈,一位深具战略眼光和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家,一位一辈子并不以人文学科为工作对象但又时时刻刻对人文学科念兹在兹、一往情深的卓越科学家,这就是前文已经提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杨先生毕生耕耘于机械工程领域,在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交叉研究中,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均有独创性的贡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功甚伟,1991年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是,他对人文学科、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始终倾注了满腔的热忱,真正是不遗余力地以各种形式予以关心和支持。除前述参加国学院成立大会的感人事迹外,杨先生为本辑刊的出版所展现的人格风范、人文情怀与高尚情操更使我们增添了难以言表的感戴之情。卷首这篇3500字的“总序”是杨先生在抱病卧床的情况下断断续续完成的,其间数易其稿,初稿及二稿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改动文字。须知,先生已是81岁的老人,且此类不情之请不仅不是他应做的工作,也为撰写“总序”时的健康状态所不容许,是完全可以避开的。先生独特的人格风范、宽广无私的胸襟、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满腔热情和古道热肠实在是摄人心魄,令人永远难以忘怀!《华中国学》得以顺利出版,还得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姜新祺先生,以及策划编辑周晓方女士和钱坤先生,没有他(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热爱以及注重发展本校人文学科的情怀,这套辑刊纳入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并如期问世,是不可能的。此外,辑刊的执行主编、历史研究所夏增民博士在论文整理归类、规范体例、编辑文本以及联系出版事宜等诸多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谨此一并致谢。
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主持编辑的大型学术集刊,内容包括政治史、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古文字学及古典文学等国学研究的各个分支,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四个学科,集中展现了海内外国学研究的部分新学术成果。所选文章多立足学术前沿,注重新材料的发掘和新方法的运用,展现新视角、发明新观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学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
本书集中展现了海内外国学研究的部分新学术成果。所选文章多立足学术前沿,注重新材料的发掘和新方法的运用,展现新视角、发明新观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学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