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8.1
4.6折
¥
39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英国)罗伯特·C.艾伦|译者:陆赟
出版社译林
ISBN9787544750448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0608957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由当代全球经济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所著。艾伦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和成因,还在书中特别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经济的历史转型。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断言:“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
作者简介
罗伯特·C.艾伦,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致力于经济史、技术革新和公共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目录
致谢
1 巨大的差异
2 西方的崛起
3 工业革命
4 富国之路
5 庞大的帝国
6 美洲
7 非洲
8 标准模式与后发工业化
9 “大推进”式工业化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内容摘要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问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读本》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
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精彩内容
经济史是社会科学的核心。它的研究范围可以借用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来表述,那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经济学家采取一种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经济发展理论来探究“原因”,而经济史学家则在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来寻找答案。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却陷入贫困?”)已经把视野拓展到全球范围。
这和五十年前完全不同,当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格兰,而不是法国?”近年来关于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研究强调世界各大文明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如今要问的是:为什么过去的经济增长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亚洲或非洲?关于远古时期的收人状况,我们所掌握的数据并不充分,不过在1500年左右,似乎各国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大。
在达伽马到达印度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如今的贫富分化格局才基本开始成形。
我们可以把过去的五百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500年到大约1800年,可称为重商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始于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探险(正是这些航行最终促成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终于工业革命。在此三百年间,美洲开始被殖民并向欧洲输出白银、糖和烟草;非洲人被运往
美洲充当奴隶,生产上述产品;亚洲则将香料、纺织品和瓷器运往欧洲。主要欧洲国家不断获取新的殖民地,并采用关税和战争手段阻挠其他国家与殖民地开展贸易,企图以此来增加本国的贸易收入。以牺牲殖民地的发展为代价,欧洲制造业取得了进步,但当时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各国的兴趣所在。
第二个阶段出现在19世纪,可称为赶超时期。在这一
阶段,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拿破仑于1815年兵败滑铁卢时,英国已经在工业领域内确立了领先优势,将其他国家都甩在身后。西欧各国和美国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试图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发展经济。这些政策包括四个部分:(1)消除内部关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建立统一
的全国性市场;(2)建立外部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应对来自英国的竞争;(3)成立银行,稳定货币并为工业投资提供资金;(4)建立大众教育体系,提升工人的能力。这些政策在西欧和北美取得了成功,这些地区内的各个国家和英国一起构成了如今的富国俱乐部。一些拉美国家没有完全采取这些政策,未能取得巨大成功。来自英国的竞争使得大多数亚洲国家没能走上工业化道路。自从英国的奴隶贸易于1807年停止后,非洲改为对外输出棕榈油、可可粉和各种矿物。
到了20世纪,曾经在西欧(尤其是德国)和美国取得成功的各项政策在不发达国家实行后,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大多数技术都由富裕国家发明,由于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价格目渐昂贵,所以它们需要发明新的技术,通过投入更多资本来提高生产.率。对于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采用新技术常常不够划算,但要想追赶西方国家,它们需
要这些技术。大多数国家一定程度上都采用了现代技术,但它们的发展速度还不足以赶超富裕国家。也有一些国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