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医生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个医生的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 4.8折 42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郎景和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47901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145160

上书时间2024-11-0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50个有温度的行医故事,还原有笑有泪、真实无比的医院生活!一个资深医生的生活实录,带你体会为生命搏斗的惊心动魄!
郎景和,资深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医学家、作家、科学作家三栖于一身。
一手拿解剖刀,根除病魔毒瘤;一手握犀利笔,点画真假美丑。
在《一个医生的故事》中,郎景和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五十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

作者简介
林巧稚的继承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妇科内镜学组组长,女性盆底学组组长,《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及多所大学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多次获北京市、卫生部及国家级奖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著名科普作家,主编(译)著作20余部,个人专著5部。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平凡而难忘的经历
  并不遥远的夏天的回忆
  我给牛接生
  阿里行—西藏阿里巡回医疗之一
  送医药,更要送温暖——西藏阿里巡回医疗之二
  滚动的睡眠
  地震之夜
  挪威大夫
  在挪威镭锭医院
  在加拿大滑冰
  奥地利的森林
  参观手术
  淳朴可爱的藏族同胞——西藏阿里巡回医疗之三
  病人的妈妈
  我的父母
  病人的女儿
  从腹腔里找到丁点儿大零件
  我的理发
  我一定要让你活动自由
  我的书房
  给熟人开刀
  我做科主任
  辞职报告
  鼾声如雷
  得病真好
  老中青三人行
  手术表演
  手术台上
  她没关系,我给她找个关系
  我当奥运火炬手
  我的读书报告
  老孙其人
  友人
  “如果死的是你妈!”
  查房
  事或趣事
  如何开始收集铃铛?
  我的故乡
  病人的丈夫
  两次特别奖的获奖感言
  听大师们讲课
  唉,人呐!(之一)
  唉,人呐!(之二)
  妇产科男声小合唱
  有书无法
  真好吃的月饼呀
  可敬可爱的宋大夫
  记严仁英大夫
  忆江公
  我打儿子一巴掌
  逛书店
第二部分  辛苦而快乐的工作
  三十多年未辍的贺年片
  有时我也会说:另请高明
  我是狼(郎)大夫,不是熊大夫
  不要等医生吃饭
  令人感动的科普效应
  一夜看了15个急诊
  一封感人的留言
  伤口坏了,我们成了朋友
  夜半出诊,如果我遭遇
  医生不怕脏
  我收下了病人给我缝制的鞋垫
  一个永不停止学习的职业
  在香港玛丽医院做客座教授
  我喜欢做手术时的感觉
  在农村做科普宣传
  保健靠自己看病找大夫
  答应病人的事要按时办
  会诊
  林大夫教我搞科普
  术前谈话
  随时等待呼叫
  王主任找我谈话
  我的一天
  我切除了最大的子宫肌瘤
  找位大夫一道查
  病案
  上台易,下台难
  妇科手术大家
  外科医生的“台风”
  外科医生与烟、酒、咖啡和眼镜
  忆林巧稚大夫二三事
  三种外科大夫——在广东省妇产科男医生联谊会上的致辞
  论妇产科男医生
  医生与病人
  关于伤与痛
  女性疾病地图
  器官不是器管,不是试管
  “郎大夫不来,我不麻醉”
  “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我喜欢解剖学
  医生,请去看病人
  我带研究生
  团  队
  医学新名词
  诊断与治疗的“陷阱”
  妙手易作,仁心难当
  颠覆医学
  做个白求恩式的大夫并不难
第三部分  科学而人文的医学
  一切为了生命,为了生命的一切
  生命的本源表达医学的终极关怀
  “四环”医学
  “3P”医学
  “ABCD”原则
  医生要善于交流
  医生要会画图
  医生还要会写
  修身养性
  兴趣与责任
  决策与技巧
  通、近、达
  医者思
  四个敬畏
  什么样的人来做医生
  我把哲学当成思维训练
  医学史上的悲剧
  选择
  再无能的医生,也是圣贤
  再年轻的医生,也是长者
  医学社会学工作者
  一个被忽略的医德问题
  不要相信常胜将军
  我的读书
  学打字,买打字机
  莫把学界当江湖
  学点宗教
  月报会
  怎样当个好医生
  知识的篮子
  质疑的乐趣
  医患关系的“结”与“解”
  感念前辈
  弃医者
  子宫“保卫战”
  医患交流是交心
  医疗学术的道与场
  医生的“戒、慎、恐、惧”四字诀
  诊断治疗的“四化”
  医生“三重境界”
  诊断治疗的“四学”
  治疗与治愈
  小做医生的三重境界
  听诊器
  保留与保护
  善于等待
  医生“三趣”
  才、知、德三足鼎立
  外科“三忌”
后记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在《一个医生的故事》中,著名医学教授郎景和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五十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
年轻时在乡下给牛接生的奇特经历,帮助产妇分娩时突逢地震的惊险场面,主治的小女孩面临死亡却只怕家人伤心的感伤故事……作为妇产科医生,他在迎接无数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命逝去的悲切与哀痛。他以“医者的仁心”见证着
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也在穿梭于手术台与病房的间隙中,生发出了关于生命与哲学的万千思考。

精彩内容
 我当然不是兽医,但我给牛接过生。
时间是1966年,我大学毕业两年,做妇产科住院医生。中央卫生部组织“四清”工作队,我成了队员,一方面是参加工作,一方面是接受锻炼。
“四清”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是对农村干部进行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简称“四清”。我们去的地方是江苏昆山石碑公社红星大队
。当时昆山无法与今日相比,比较落后,又是血吸虫病疫区,虽是江南水乡,却是穷苦之地。
有无牲畜是贫富的重要决定因素和标志。我所在的五小队就是没有牲畜,是出名的落后队。乡亲们颇费周折,让一个老母牛怀上崽,据社员讲,这相当于五十多岁的女人怀了孕。不管怎样,也是喜事。
老母牛临产,进展困难。这可是队里的大事,工作队员要“急贫下中农之所急,忧贫下中农之所忧”。我也赶到牛棚,看到母牛体力不支,得用粗绳绑架在棚樑上才能站住。工作队要求不暴露身份、职业,可是情况紧急,咱毕竟是妇产科大夫,接生还是有点经验,就主动“上场”了。已经到了后半夜,宫缩很差,我从卫生所找来催产素,从牛肚皮的静脉穿刺点滴宫缩剂。我还提出做剖腹产的准备,社员们很同意,积极响应。我开了一张手术器械清单,两位社员连夜冒雨划船去县医院取器械。
宫缩加强,产程进展,出血破水,准备接生。我从末给牛接过生,硬着头皮上,一位老农告诉我,你手进去先抓小牛后蹄,然后将屁股、身子和头拽出来。噢,人是应先出大头后小臀,牲畜是先出大臀后小头,才会顺利。如法操作,接生顺利。小牛出生,众人欢呼!
老牛没奶,小牛嗷嗷待哺。社员们要到常熟牛场去买奶,我又承担起喂养工作。将牛奶装入葡萄糖盐水瓶,加热消毒,温度适合后塞上橡皮奶嘴给小牛吃。怎么喂也不吃,令人焦急。小牛一会儿扑到母牛身边寻找乳头,一会儿到我的胯下乱拱,我灵机一动,将奶瓶挟在两股之间,小牛从我屁股后边正好叼住奶嘴,畅快吮啜。还挺有劲,顶着我到处转圈。如此喂
奶,真为奇景。每次喂奶,社员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赶来围观,“看郎同志喂奶了……”小牛长大了。我裤子后面一片奶渍、泥巴,常有大人小孩跟着看,嘻嘻地说笑。
1973年夏,奉周总理指示,贯彻毛主席“6·26”“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支援边疆,参加第三批北京医疗队赴西藏阿里。
取道新疆,坐三天火车抵达乌鲁木齐,然后乘汽车南下,途径托克逊、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在叶城稍事休整,即翻越喀喇昆仑山,历经数不清的大坂
、山口、兵站。从红柳滩到多玛,要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平台上连续跑16小时,苦不堪言!有道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红柳滩到多玛。
严重的高原缺氧反应,气喘、胸闷、头痛,那时没有如今方便的氧气筒,两袋氧气,大家都舍不得用,推来让去。走的是“搓板路”,又不时有起伏,后排的队员,甚至被颠得头撞汽车棚顶。困倦难耐,却又连瞌睡也打不成。就是要小解,男的下车即便,女的也只能到车后了事,无力,也不能远走,否则就回不来了。
路经兵站,驻守官兵热情接待,下挂面、炒莲花白(大头菜)、用鸡蛋粉和水蒸蛋羹。在高原,这应该算是美食了。但恶心、无味、难咽,兵站站长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必须吃下去!”总算到了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16个人又分成两个小队,分赶革吉、盐湖、改则、措勒诸县。
在阿里工作的确是有很多危险的。首先是高原反应,这是第一关,也是全程、全年危险。这才真正需
要“慢生活”:慢走路、慢说话、慢吃饭、慢睡觉——却又睡不着。其次是行路的危险,车祸时有发生,崎岖的绕山路,惊险可怖。可以看见翻到山下的汽车如同掉在地上的火柴盒。骑马摔伤、迷路走失都应小心预防。再者,意外的枪走火也是很危险的,我抢救过一位刚上山的年轻干部,玩枪中弹。作为副队我严格管理枪支弹药(为了安全,上级给每人配一支枪),不许在屋子里擦枪玩枪,出诊及回来要悉数清点子弹。还有……也没那么可怕,有苦有乐,永志不忘。一首《阿里行》可以表达之:飞车过大坂,跃马掠荒原。
冰河塞刺骨,悬崖苦难攀。
千重险叠嶂,百里无人烟。
砂风催疾走,雹雨伴夜眠。
骄阳似烈火,雪峰耀眼盲。
犬吠惊寂寥,冷月愈增寒。
糌粑能下肚,烧粪也自然。
羊圈好入梦,露天觉更甜。
仆仆尘勿洗,淋淋衣自干。
篝火冲天去,帐篷燎黑烟。
只觉胸前暖,哪管背后寒!
晕头没转向,气喘不费难。
迢迢送医药,苦乐非一般。
吟诗胸怀广,高歌心更宽。P6-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