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迷踪(Ⅲ)/百家讲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5.1
6.6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傅小凡|责编:张朔婷
出版社文物
ISBN9787501067183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930036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国宝迷踪Ⅲ》是“国宝迷踪”系列丛书,以傅小凡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第三部)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共选取20件国宝,包括青铜器(吴王夫差盉、子龙鼎、青铜方壶、虢季子白盘等)、书法(《草书前后赤壁赋》、《祭侄文稿》、《曹全碑册》等)、绘画(《簪花仕女图》、《步辇图》、《十咏图》等)以及古书《维摩诘所说经》、黄金编钟等重要文物进行讲述。作者以细致的感情、锋利的笔触,描绘这些国宝身后丰盈感人的故事,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文明火种,民族华光。破除时空的限制,体会解谜的魅力,《国宝迷踪Ⅲ》继承《国宝迷踪》前两部寻密探访的足迹,配合讲座内容向读者展示中华之魂,血脉之本,使读者得以近距离了解国宝曲折跌宕的身世,深入触碰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作者简介
傅小凡,籍贯辽宁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闽学、中国美学等方面的研究。
著有《晚明自我观研究》《宋明道学新论》《朱子与闽学》《李贽哲学思想研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2014年2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明悲歌》,2015年6月开讲《大明疑案》。
目录
第1讲 吴王夫差盉之谜
第2讲 《簪花仕女图》之谜
第3讲 《草书前后赤壁赋》之谜
第4讲 子龙鼎之谜
第5讲 《步辇图》之谜
第6讲 神秘的古书
第7讲 神秘的青铜方壶
第8讲 《溪山行旅图》之谜
第9讲 《黄州二帖》之谜
第10讲 神秘的马槽
第11讲 《十咏图》之谜
第12讲 《祭侄文稿》之谜
第13讲 追索青铜壶
第14讲 《重屏会棋图》之谜
第15讲 《座右自警辞卷》之谜
第16讲 金编钟之谜
第17讲 《临韦偃牧放图》之谜
第18讲 《曹全碑册》之谜
第19讲 大晟钟之谜
第20讲 《事茗图》之谜
第21讲 《熹平石经》之谜
内容摘要
稀世珍宝《簪花仕女图》为什么几乎流失民间,又差一点毁于战火?神秘的青铜方壶既然源出一对,为何分藏两地且名字不同?它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国宝虢季子白盘怎么会在太平天国的王府被用作马槽?磅礴苍凉,草而不乱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又是如何在千年之后才被承认为“天下行书第二”甚至“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呢?……每件国宝都有一个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身世;每件国宝的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忘怀、感人至深的故事。《国宝迷踪Ⅲ》继续带您破除时空的限制,体会解谜的魅力,一起触摸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精彩内容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专家们对上海博物馆陈列的这件青铜器最初的命名“盉”。
岙是古人用来温酒或调酒的器具。当然,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它不是酒具,而是在重大节日和社交活动时,或者贵族在日常生
活中洗手时盛水用的器具,不过依然称它为“盉”,显然盉的功能是多样的。
最近又有人提出不同观
点,认为它不是盉,而是卣。这位学者的理由是,岙是调酒器,卣是盛酒器。从出土的器物看,盉的后部有“錾”,也就是茶壶的把手,便于调酒时把持;而卣只有提梁没有錾。这件青铜器有提梁而没有錾,因此更符合卣的特点。可是,这位学者忽略了一点,卣固然有提梁
没有錾,同时也没有壶嘴。
因此,我还是坚持专家们最
初的意见,这个青铜器不是卣而是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没把手的壶。
其实,这件青铜器如果是生活用品,用来做什么都行。就像我们寻常百姓家的壶,可以装酒,可以盛水,也可以泡茶,在饭馆里用来装酱油、醋也很方便。可是,有学者认为,这件青铜器根本不是生活用品,而是祭祀用的礼器,从这件青铜器制作的精美程度和用料的讲究来看,的确有道理。那么,它究竟是生活用品,还是祭祀的礼器呢?这只能通过它的流传过程追溯它的源头,看它最初从哪儿来,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说起这件青铜盉的流传,还真有些传奇色彩。时光倒回到1995年年末的一天,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和副馆长汪庆正在香港著名的古董街上逛,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各家的古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