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7新帝国的试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9
6.6折
¥
4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杨照|责编:于贺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16672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861706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总 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隋朝统一的基础
01 隋唐:具有强烈分裂性格的统合时期- 002
02 必须由北朝追溯隋唐由来- 004
03 西魏和东魏实力悬殊- 007
04 《颜氏家训》中记载的胡汉女性- 010
05 胡汉冲突使北齐国力大减- 013
06 “邙山之役”后西魏和东魏最主要的分别是什么? - 015
07 西魏军队里看不出是汉人还是鲜卑人- 017
08 关陇集团的形成- 020
09 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使北周兵源充沛- 024
10 北周武帝的“废佛”动机- 026
11 平阳之战留下的坦途- 030
12 “亡国套式”无法给我们北周迅速灭亡的答案- 032
13 杨坚建立统一朝代的条件- 035
----------
第二讲 隋朝的积极作为与覆亡
01 隋文帝改州- 县二级制- 040
02 人才晋用如何开放并解脱出来? - 043
03 “废乡官”和恢复“本籍回避”- 045
04 “轻赋”使户口大增- 049
05 中古城市的典型—宇文恺重建的长安城- 051
06 恢复洛阳为东都、兴建广通渠- 054
07 隋末过度役使带来了不稳定- 058
08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南方情结”表现在哪里? - 062
09 三伐高句丽造成农业生产下降- 065
10 关陇集团内讧与隋朝覆亡- 068
----------
第三讲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01 唐朝并非铁板一块- 074
02 一个唐朝,四个很不一样的段落- 076
03 为何说“贞观之治”是初唐的核心? - 079
04 玄武门之变:光辉王朝背后永恒的阴影- 082
05 女主称制掌权,大臣内心接受女皇帝吗? - 085
06 女皇帝要如何安排继位者? - 088
07 唐太宗利用门第出身可以“修理”大臣? - 091
08 从初唐到盛唐的一个关键:如何处理门阀门第- 094
09 盛唐就是唐朝衰微的关键- 097
10 “安史之乱”前后的律令法制- 100
11 中唐及晚唐的政治统治- 103
----------
第四讲 唐人的人文世界
01 元稹和白居易笔下的“胡旋舞”记录- 108
02 艺伎的远源- 111
03 唐人全新的身体意识与审美追求- 115
04 唐代女性的社会意识和地位有哪些不同? - 118
05 婚姻从两家的事变成两个家族的事- 121
06 “假子制”盛行,外族大量涌入中国- 125
07 唐代对外开放的气氛从何而来? - 128
08 如何对待胡人—“安史之乱”前后的巨变- 131
09 府兵制与均田制瓦解:无法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化-136
10 中唐以后,政治监督与制衡机制是如何被打破的? - 140
----------
第五讲 重读唐诗(一)
01 唐诗为什么重要? - 146
02 唐诗有哪些独特之处? - 148
03 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发展出严整的对仗格式- 153
04 对仗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156
05 为什么说唐诗如此不自由? - 159
06 唐诗“为文造情”,诗的功能和精神有巨大发展- 162
07 对唐人来说,重要的是文字本身的审美- 165
08 为什么唐诗通常没有主语? - 169
09 王维《鸟鸣涧》和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人与自然- 172
10 写诗难,为什么唐朝还有那么多诗人和好诗? - 176
----------
第六讲 重读唐诗(二)
01 隋唐科举考试为什么以诗赋取才? - 182
02 全民写诗造成了哪些影响? - 185
03 从李白、杜甫读体量庞大的《全唐诗》- 188
04 初唐诗的探索—诗如何跟现实生活保持距离- 191
05 王维承袭初唐诗歌精神- 195
06 李白写大自然与王维有哪些不同?- 199
07 李白:恣意豪放与不守规则- 202
08 李白难考的身世对其写诗的影响- 206
09 李白与杜甫,画风反差有些大- 209
10 “老妪皆解”—中唐诗的一个潮流-213
11 唯美与奇僻,中唐诗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216
----------
第七讲 唐代佛教与佛寺的进一步发展
01 隋唐佛教的核心:选择、整理、混合- 220
02 唐初佛寺经济及其问题- 222
03 玄奘的取经、译经事业- 226
04 唐代为什么选择大乘而弃绝小乘? - 229
05 “判教”观念—用批判的态度搞清楚佛教- 233
06 天台宗的“三谛圆融”- 236
07 天台宗的“三千一法”- 239
08 天台宗的“教观二门”与“一心三观”- 242
09 华严宗的“判教”系统- 246
10 高度思辨的佛教与会昌法难- 250
----------
第八讲 从门第到科举
01 唐代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 254
02 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相结合- 256
03 国家慢慢收夺世族的教育权- 259
04 玄宗时期,没有背景的人如何从地方进入中央? - 261
05 为寒门而设的制举- 264
06 从宰相薛元超的人生遗憾看唐代社会地位机制- 267
07 “兼修国史”对宰相意味着什么? - 271
08 唐代科举制“不糊名”的影响有哪些? - 274
09 牛李党争,门第最后的回光返照- 277
----------
第九讲 跃动的复古精神
01 唐宋之间的“古文运动”究竟是什么? - 282
02 韵文与散文的发展变化- 285
03 唐代第一波复古运动—陈子昂、李白“返远古”- 287
04 唐代第二波复古运动
—韩愈、柳宗元“文以载道”与“文道合一”- 290
05 韩愈:复古恢复的是古代文章的精神- 293
06 韩愈:写文章反对模仿古人,主张自我风格- 296
07 柳宗元:文章是拿来明道用的- 299
08 中唐至晚唐,散文性质的大革命- 302
09 从《唐文粹》看古文运动的成就- 306
10 如何对韩愈、柳宗元的成就进行排序? - 309
----------
第十讲 藩镇的历史影响
01 唐代府兵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 314
02 府兵制后来出现了哪些问题? - 317
03 从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看府兵制的崩坏- 320
04 边事依赖节度使埋下隐患- 324
05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 327
06 “安史之乱”后各地遍置节度使,藩镇势力更加强大- 330
07 天下分裂状态的形成- 334
08 “中古”历史特性:中央朝廷没有那么高的控制度- 338
内容摘要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7册《新帝国的试验》围绕“中古历史强烈的分烈性格”,带领大家重新审视隋唐两朝的历史——在统合的表象下,难以掩饰分裂的实质。你会看到:虽然大家习惯将“汉唐”相提并论,实质上两个朝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唐朝不是一个贯通一致的时代,方方面面都可以分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段落来看待;武则天集结了很多能干的大臣在她身边,这些大臣是否接受了可以有一个女皇帝?
唐诗难写,为什么唐朝还有那么多的诗人和好诗?读诗、学诗、作诗对文人意味着什么?
隋唐时代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出现了具备独特性格的“汉传佛教”……--------------------《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4辑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已经推出——第一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已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
-------------第二辑: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已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开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展开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
--------------------2020年8月—2021年上半年推出继续陆续推出——第三辑:成熟与巅峰:从大陆到海洋(即将推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生长中的中国向外进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
-----------------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即将推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精彩内容
总序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杨照)01钱穆(宾四)先生自学出身,没有学历,没有师承,很长一段时间在小学教书,然而他认真阅读并整理了古书中几乎所有春秋、战国相关史料,写成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之所以写这样一本考据大书,很重要的刺激来自名噪一时的《古史辨》,钱穆认为以顾颉刚为首的这群学者,“疑古太过”,带着先入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国古代史料,处处寻觅伪造作假的痕迹,没有平心静气尽量客观做好查考比对文献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这些被他们拿来“疑古辨伪”的材料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他们不愿做不能做,以至于许多推论必定流于意气、草率,于是钱穆便以一己之力从根做起,竟然将大部分史料精确排比到可以“编年”的成就。
很明显地,《先秦诸子系年》的成就直接打击《古史辨》的可信度。当时任职燕京大学,在中国学术界意气风发引领风骚的顾颉刚读了《先秦诸子系年》,也立刻理解体会了钱穆的用意,他的反应是什么?他立刻推荐钱穆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也邀请钱穆为《燕京学报》写稿。中山大学钱穆没有去,倒是替《燕京学报》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钱穆自己说:“此文不啻特与颉刚诤议,颉刚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荐余在燕京任教。”这是个“民国传奇”。里面牵涉到那个时代学者对于知识学问的热情执着,也牵涉到那个时代学者的真诚风范,还牵涉到那个时代学院重视学识高于重视学历的开放气氛。没有学历的钱穆在那样的环境中,单纯靠学问折服了潜在的论敌,因而得以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任教。
这传奇还有后续。钱穆后来从燕京大学转往北大,“中国通史”是当时政府规定的大学历史系必修课,北大历史系惯常的做法,是让系里每个老师轮流排课,将自己所擅长的时代或领域,浓缩在几堂课中教授,用这种方式来构成“中国通史”课程。换句话说,大家理所当然认为“中国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断代的中国历史接续起来,顶多再加上一些跨时代的专史。
可是被派去“中国通史”课堂负责秦汉一段历史的钱穆,不同意这项作法。他公开地对学生表达了质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师说了什么,也不知道后面的老师要说什么,每个老师来给学生片片断断的知识,怎么可能让学生获得贯通的中国史理解?学生被钱穆的质疑说服了,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学生认为既然不合理就该要求改,系里也同意既然批评反对得有道理就该改。
怎么改?那就将“中国通史”整合起来,上学期由钱穆教,下学期则由系里的中古史大学者陈寅恪教。这样很好吧?问了钱穆,钱穆却说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个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个人教!
这是何等狂傲的态度?本来只是个小学教员,靠顾颉刚提拔才破格进到北大历史系任职的钱穆,竟然敢要排挤数不清精通多少种语言,已经是中古史权威的大学者陈寅恪,自己一个人独揽教“中国通史”的工作?他凭什么?他有资格吗?
至少那个年代的北大历史系觉得他有资格,依从他的意思,让钱穆自己一个人教“中国通史”。他累积了在北大教“中国通史”的经验,后来抗战中,就在随西南联大避居昆明时,埋首写出了经典史著《国史大纲》。
02由《国史大纲》的内容及写法回推,我们可以明白钱穆坚持一个人教“中国通史”,以及北大历史系接受让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宁是他对于什么是“通史”提出了当时系里其他人没想到的深刻认识。
用原来的方式教的,是“简化版中国史”,不是“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的关键,当然是在“通”字,而这个“通”字显然来自太史公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司马迁的《史记》包纳了上下两千年的时代,如此漫长的时间中发生过那么多的事,对于一个史家最大的挑战,不在如何收集两千年来留下来的种种数据,而在如何从庞大的数据中进行有意义的选择,从中间选择什么、又放弃什么。
关键在于“有意义”。只是将所有材料排比出来,呈现的势必是偶然的混乱。许多发生过的事,不巧没有留下记录数据;留下记录数据可供后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琐碎零散。更重要的,这些偶然记录下来的人与事,彼此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如果记录是偶然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联,那么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要做什么?
史家的根本职责就在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且排比、串联所选择的史料。最简单、最基本的串联是因果解释,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为/所以”,前面有了这样的现象,以致后来有了那样的发展;前面做了这样的决定,导致后来有了那样的结果。排出“因为/所以”来,历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乱的现象与事件,人们阅读历史也就能够藉此理解时间变化的法则,学习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规律。
“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要从规模上将历史的因果解释,放到最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记》那样从文明初始写到当今现实,正因为这是人类经验的最大值,也就提供了从过往经验中寻索出意义与智慧的最大可能性。我们能从古往今来的漫长时间中找出什么样贯通原则或普遍主题呢?还是从消化漫长时间中的种种记录,我们得以回答什么只有放进历史中才能回答的关键大问题呢?
这是司马迁最早提出的“通古今之变”理想,这应该也是钱穆先生坚持一个人从头到尾教“中国通史”的根本精神价值来源。“通史”之“通”在于建立起一个有意义的观点,帮助学生、读者从中国历史中看出一些特殊的贯通变化。这是众多可能观点的其中一个,藉由历史的叙述与分析能够尽量表达清楚,因而也必然是“一家之言”。不一样的人研究历史会看到、凸显不同的重点,提出不同的解释,如果是按着不同时代、不同主题就换不同人从不同观点来讲,那么追求一贯“通古今之变”的理想与精神就无处着落了。
03这也是我明显自不量力一个人讲述、写作一部中国历史的勇气来源。我要说的,是我所见到的中国历史,从接近无穷多的历史材料中,有意识有原则地选择出其中的一部份,讲述如何认识中国历史的一个故事。我说的,只是众多中国历史可能说法中的一个,有我如此述说、如此建立“通古今之变”因果模式的道理。
这道理一言以蔽之,是“重新认识”。意思是我自觉针对已经有过中国历史一定认识的读者,透过学校教育、普遍阅读甚至大众传媒有了对中国历史的一些基本常识、一些刻板印象。我试图要做的,是邀请这样的读者来“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来检验一下你以为的中国历史,和事实史料及史学研究所呈现的,中间有多大的差距。
也就是在选择我的中国史叙述重点时,我会优先考虑那些史料或史学研究上相当扎实可信,却和一般常识、刻板印象不相合、甚至相违背的部分。这个立场所根据的,是过去百年来,“新史学”、西方史学诸方法被引进运用在研究中国历史所累积的丰富成果。但很奇怪的,也很不幸的,这些精彩、有趣、突破性的历史知识与看法,却迟迟没有进入教育体系、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历史常识中,以至于活在21世纪的大部分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竟然都还依循一百多年前流通的传统说法。“重新认识”的一个目的,就是用这些新发现、新研究成果修正、挑战、取代传统旧说法。
“重新认识”的另一个目的,是回到“为什么学历史”的态度问题上,提供不同的思考。学历史到底在学什么?是学一大堆人名、地名、年代,背诵下来考试时答题?这样的历史知识一来是根本随时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得到,二来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联?不然是学用现代想法改编的古装历史故事、历史戏剧吗?这样的历史,固然有现实连结,方便我们投射感情入戏,然而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体会不同时代的特殊性,有什么帮助呢?
在这套书中,我的一贯信念是学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学What──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是更要探究HowandWhy──去了解这些事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没有What当然无从解释HowandWhy,历史不可能离开事实叙述只存在理论;然而历史也不可以、不应该只停留在事实叙述上。只叙述事实不解释如何与为什么,无论将事实说得再怎么生动,毕竟无助于我们从历史而认识人的行为多样性以及个体或集体行为逻辑。
借由述说漫长的中国历史,藉由同时探究历史中的如何与为什么,我希望一方面能帮助读者梳理、思考今日当下这个文明、这个社会是如何形成的;二方面能让读者确切感受到中国文明内在的多元样貌。在时间之流里,中国绝对不是单一不变的一块,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明曾经有过太多不一样的变化。这些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变貌,总和加起来才是中国。在没有如实认识中国历史的丰富变化之前,让我们先别将任何关于中国的看法说法视为理所当然。
04这是一套一边说中国历史,一边解释历史知识如何可能的书。我的用心是希望读者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当作是斩金截铁的事实,而能够在阅读中部份地主动参与去好奇、去思考:我们怎么能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又如何去评断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历史知识的来历常常和历史本身同样曲折复杂,甚至更加曲折复杂。
这套书一共分成13册,能够成书最主要是有台湾的“敏隆讲堂”和“趋势讲堂”让我能够两度完整地讲授中国通史课程,每一次的课程都前后横跨五个年头,换句话说,从2007年第一讲开讲算起,花了超过十年。十年备课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消化各式各样的论文、专书,也就是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并努力吸收这些研究的发现与论点,尽量有机地编组进我的历史叙述与讨论中。明白地说,我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一个勤劳、忠实、不轻信不妥协的二手研究整合者,而不是进入原始一手材料提出独特成果的人。也只有放弃自己的原创研究冲动,虚心地站在前辈同辈学者的庞大学术基础上,才有可能处理中国通史题材,也才能找出一点点“通”的心得。
将近两百万字的篇幅,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到辛亥革命的时间范围,这样一套书,一定不可避免含夹了许多错误。我只能期望能够将单纯知识事实上的“硬伤”失误降到最低,至于论理与解释带有疑义的部分就当作是“抛砖引玉”,请专家读者不吝提出指正意见,得以将中国历史的认识推到更广且更深的境界。
第七册《新帝国的试验》第一讲隋唐统一的基础
01隋唐:具有强烈分裂性格的统合时期
中古时期的中国,有着强烈的分裂倾向,尽管在这段时期出现了隋唐帝国,然而如果和大汉帝国前后四百年的统一相比,隋唐真正维持统一的时间要短得多。隋代在589年灭了南朝陈,正式统一,但没有多久又陷入了隋末战乱,才再由李家建立唐朝,重新统一。然后到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个乱局后来只能靠着实质分裂的藩镇割据来收拾,维持帝国表面的稳定秩序,中唐、晚唐已经不是大汉帝国式的统一了,更不用说后来“五代十国”的那种大分裂、大混乱。
中古社会一个强烈的特色是在帝国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强大的中间阶层。最常见的中间阶层力量来自世家大族。唐朝建立后,中央朝廷的控制增强了,加上“均田制”“府兵制”的建立,世家大族的影响确实削弱了,但这时候仍然有寺院以宗教和经济双重的实力,隐隐然和朝廷争夺对于人民的控制权。促使唐武宗进行“灭佛”的动机,从寺院那里夺回对人民的控制力,和宗教信仰的冲突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到了中、晚唐,军事藩镇兴起,除了在政治上、地理上制造了新的分裂,对社会也产生了新的分裂,再度阻绝朝廷有效地直接统治人民。因而整个中古时期,从三国开始,一直到五代结束,中国历史的主要状况,其实是分裂而不是统一。
从更长远的中国历史来看,中古夹在中间,是个异数。上古、古代,以及取代中古的近世,中国都是具备统一精神、呈现统一状态的。而从比较窄一点的眼光,只看中古史的话,那么在长期分裂中,隋唐帝国的统一又是这段历史的异数、例外。这是具有强烈分裂性格的统合时期。
02必须由北朝追溯隋唐由来过去传统历史观中,最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是“正统朝代”。“正统朝代”观念建立了一套单一传承的系谱,这套系谱上列的是“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对于分裂的南北朝,是将南朝视为“正统”的。隋唐紧接在宋齐梁陈之后。如此走下来,在解释历史时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困扰,那就是忽略甚至扭曲了隋唐的来历。杨家建立的隋代、李家建立的唐代,其根据地都是北方而不是南方,他们的武力与权力不是继承南朝的,而是来自北朝,在北方崛起之后才兴兵南下,灭亡了南朝。如果照原来的系谱看,我们是无法从南朝历史中追索理解隋唐的。
建立隋唐这两个朝代的势力,都来自北周,要从北朝的历史中才能弄清楚这两个朝代是怎么来的,以及他们用什么方式取得政权、建立了什么样的朝廷。例如隋朝这个“隋”字,我们小时候读书考试常常被提醒不要写错,是“隋”而不是“随”,但为什么有这个朝代、这个字呢?那就得回到北周的历史来查考。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是杨忠,在北周时被封为“随国公”,是那个常见的“随”,而不是“隋”。杨坚篡夺了北周,要建立新朝代,很自然就选择了原有的封号“随”,可是这个字里有一个辵部(俗称“走之旁”)在中间,辵部的原意,就是走,杨坚觉得不太吉利,要走、要离开,去哪里?建立的新朝代最好是长长远远,不要变动,不要被取代,所以就决定将“随”改成了“隋”。
清代考据学发展到“考史”的阶段,这个“隋”字还曾经一度成为焦点,学者们找到了一些文献或碑文的资料,用的不是“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