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的力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9
5.0折
¥
42
全新
库存37件
作者(美)克里斯廷·内夫|译者:刘聪慧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08676166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870124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克里斯廷·内夫著的《自我关怀的力量》是“自我关怀”理论奠基之作——写给时常自我苛责、对生活感到不满、追求出类拔萃、怀有不安全感、焦虑抑郁等问题的人。“不管我们做得有多好,似乎总有人做得更好。”但这不是你的错。
一场转变思想的神奇旅程。翻开第一页时我们承受着自责与抱怨之苦,合上最后一页时只感到温暖和安宁。
靠别人赐予的幸福和快乐随时都会消失,只有学会内求,学会关怀自己,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找到温暖自己的怀抱和重拾希望的力量!——我们随时随地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作者简介
克里斯廷·内夫,得克萨斯大学人类发展学副教授。心理学—自我关怀领域创始人。十几年前,她首次把自我关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终身研究方向,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先驱人物。内夫博士在国际上开设了自我关怀的课程,她的理论著作也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传播。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致谢
PART 1 为什么自我关怀
1 揭秘自我关怀
哈哈镜
自我评判的代价
换种方式
关怀他人
关怀自己
练习一
练习二
2 终结疯狂的行为
更胜一筹的需要
练习一
停止过分责备自己为何如此之难
父母的角色
文化的角色
到达终点的途径
自证预言
我的故事:被抛却与不可爱
到底有多糟
出路
练习二
Part 2 自我关怀的核心成分
3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的途径
依恋和关爱系统
关爱的化学成分
练习一
轻抚的力量
练习二
我的故事:人无完人
一件珍贵的礼物
4 我们同舟共济
孤立无援
归属的需要
比较游戏
我们与他们的对立
完美错觉
同命相连
练习一
我的故事:到底什么才是正常的
5 秉持静观
停下脚步觉知痛苦
逃离痛苦体验
觉察之觉察
沐浴意识之光
练习一
反应而非反抗
折磨=痛苦×对抗
练习二
理解无能为力
学会静观
练习三
三个入口
练习四
我的故事:穿越阴霾
PART 3 自我关怀的益处
6 情感弹性
自我关怀与消极情绪
摆脱束缚
练习一
感受一切
通向完整的旅程
练习二
自我关怀与情绪智力
自我关怀的治疗能力
关怀之心的训练
练习三
静观与自我关怀
练习四
7 跳出自尊的游戏
皇帝的新衣
究竟什么是自尊
魔镜,魔镜在墙上
自恋之池
不加区分的赞美
视情况而异的自我价值
混乱的版图
自我关怀与自尊
练习一
摆脱自我
8 动机与个人成长
令人沮丧的鞭打
因为你关心
练习一
自我关怀、学习与个人成长
练习二
寻找真正的快乐
自我关怀与身体
练习三
自我澄清与自我提升
我的故事:多年后的继续努
PART 4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关怀
9 关怀他人
全面看待事物关怀疲劳
练习一
自我关怀和宽恕我的故事:宽恕是神圣的
练习二
培养善心
练习三
10 自我关怀的培养
关怀我们不完美的养育
练习一
矫正孩子的行为,鼓励他们自我关怀
哺育年幼的孩子
练习二
养育青少年
我的故事:养育罗文
11 性与爱
爱的传奇
练习一
关系动力学自我关怀对关系的益处
我的故事:我答应帮助你关怀自己
练习二
两性中的自我关怀
练习三
我的故事:性治疗
PART 5 自我关怀之喜悦
12 化蛹成蝶
敞开心胸
练习一
敞开心扉
练习二
自我关怀和积极心理学
赞美人类的体验
我的故事:《远山远处》/《马背男孩》
练习三
13 自我欣赏
欣赏自己的优点
关怀之喜悦
自我欣赏的根源
练习一
自我欣赏与自尊
欣赏生活中的精彩
感恩与品鉴
练习二练习三
继续赐福
结语
内容摘要
我们都更容易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却忽略了自己!
自我关怀是当今社会高压下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因为自尊、自我批评的主流地位,人们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却不能同样善待自己。
克里斯廷·内夫著的《自我关怀的力量》,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心灵之窗,让我们承认自己的苦难与不完美,并且关怀自己,爱自己。人非万能,总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在坦然接受这一切后,我们才能重新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并能更加爱护他人。内夫博士通过许多经典的研究结果、个人经验、实用练习和幽默故事,让每个人都学会如何转变不良的情绪模式,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快乐、幸福和高效。
本书通过自我关怀、静观、共通人性的讲解与练习,帮大家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办法。学会自我关怀,也就掌握了反转生活的力量。
精彩内容
自我批评的代价不断满足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似乎有点儿像饮酒,虽然甘醇,却留有后患。而就在隐患暴露之佘,我们也恍悟——不管我们是否情愿,不能总把问题归咎于他人。我们不能总是感觉非同一般、出类拔萃。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照了镜子,却不喜欢镜中的自己,于是羞愧开始萌生。当我们最终承认自身的瑕疵和缺点时,大多数人都会苛求和为难自己。“我还不够好,我简直一无是处。”如果“诚实”要遭受如此严厉的指责,也难怪我们要对自己隐藏实情了。
在某些方面,糊弄自己似乎要难得多——例如,当把自己的身高同杂志模特儿比较时,或者把自己的银行账户同富人比较时——我们可能会痛不欲生。似
乎对自己失掉了信心,开始怀疑自身的潜力,进而不再抱有希望。自然,这种懊悔的状态只能导致更为严厉的自我苛责,就像我们变成了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并一直这样沉沦下去。
即使我们做到了言行一致,足够好的标准似乎还是遥不可及。我们必须聪明、健康、时尚、幽默、成功和性感,还要虔诚。不管我们做得有多好,似乎总有人做得更好。如此一来,结果令人深省:数百万计的人每天需要依靠药物来应对日常的生活,不安全感
、焦虑和抑郁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究其原因,许多都是因为自我评判,在与生活的赛跑中,一旦我们未占上风,就不停地苛责自己。
换种方式那么解决之道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停止评判和评价自己。不再绐自己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友善、关切和体恤地对待自己,就像对待朋友甚至陌生人一样。我们从没有像虐待自己一样虐待过任何人。
自从我脑子里闪现自我关怀的想法之后,我的生
活随即发生了变化。那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人类发展博士学位的时候,我正对博士论文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那段时间我的婚姻刚刚破裂,我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处处充满了羞愧,心灰意冷。
我想报名参加当地佛教中心的冥想训练班可能会有所
帮助。在洛杉矶的郊区,母亲的开明和包容让我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对东方的宗教很感兴趣。但是我从来没有对冥想认真思考过,也不曾研习过佛教哲学,我对东方思想的接触更多地源于加利福尼亚的新时代阵线。作为探索的一部分,阅读莎朗·萨兹伯格的经典之作《慈爱》,使我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我知道佛教对关怀谈及很多,但是我从没有考虑过关怀自己可能和关怀他人一样重要。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只有学会了关心自己,才能真正地关心他人。
如果你继续评判和批评自己,却努力善待他人,就会人为地划分出一条边界,从而导致隔离和孤立感。而这恰恰与统一性、互容和博爱——所有宗教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
P5-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