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崖(上下)/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悬崖(上下)/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5.6 6.0折 110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罗斯)冈察洛夫|总主编:柳鸣九|译者:严永兴

出版社江西教育

ISBN9787539289151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0元

货号3656632

上书时间2024-10-2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冈察洛夫在《悬崖》这部作品里的语言技巧更为成熟,无论写景、对白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都臻炉火纯青的境地。文学,我认为,最具震撼力的不是技巧,而是思想,是它所蕴含的情感。文学所具有的一种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便是对人类的情感作用。冈察洛夫在书的近结尾处写道:“人的长处是意识到并保留住自身这种天生质朴的美,并善于当之无愧地拥有它,也就是珍惜它,相信它,做个襟怀坦白的人,懂得真理的魅力,靠真理活着——从而不折不扣拥有一颗纯朴的心灵,并且珍惜这一精神力量,倘若并不高于聪明人的能力,那么至少同它处于同等水平。

作者简介
严永兴,1940年生,上海人,编审。主要学术专长为俄苏文学,现从事编辑工作。现任《世界文学》编辑部副主任,《外国文学动态》杂志副主编。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如何看待马雅可夫斯基》《俄罗斯文坛的热门话题一一后现代主义》《马卡宁的新作(审判桌)》《俄罗斯文学怎么样了》《俄罗斯作家也谈钱》。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5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赴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笔会中心会员。
柳鸣九先生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曾著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法兰西风月谈》《山上山下》等;翻译作品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部作品获“中国图书奖”。

目录
译本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内容摘要
 《悬崖》是俄国知名作家冈察洛夫的三大名著之一,从构思到完成共花了作者20年的时间。小说通过描写俄国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与精神追求,反映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在故事中,贵族青年赖斯基聪明好学,酷爱艺术,却没有坚持
的意志。他从彼得堡来到悬崖边上的庄园马林诺夫卡,那里住着他的两个楚楚动人的表妹。赖斯基先是爱上了单纯活泼的玛尔芬卡,可玛尔芬卡爱的是青年维肯季耶夫。于是他移情爱上了大表妹韦拉,韦拉冷艳娇美,追求自由,但她只把他当兄长和挚友,她爱上了满脑子新思想、狂放不羁的流放犯马克。但后来发现自己与马克质检在爱情观和思想上并不相同,马克的所有思想都是空想。在祖母和赖斯基的帮助下,她“悬崖勒马”,选择了林场主图申。赖斯基出国学习雕塑,在艺术殿堂徜徉,身心得到升华,但他时时感
到家乡亲人的召唤,决心回国。

精彩内容
 第一部彼得堡有许多大街,在其中一条大街那装饰马虎的住宅里,坐着两位绅士。一位三十五岁左右,另一
位四十五岁上下。
第一位是鲍里斯‘帕夫洛维奇·赖斯基,第二位是伊万·伊万诺维奇·阿亚诺夫。
鲍里斯’帕夫洛维奇的面容生动,表情丰富。乍一看,他比实际年龄年轻:宽阔白皙的前额显得鲜亮饱满,双眸时而闪烁思想、情感和欣喜的光芒,时而陷入沉思,耽于幻想,此刻,他的目光几乎似年轻人那样富有朝气。有时,这双眼睛显得成熟、疲惫、烦闷,将自己主人的年龄暴露无遗。双目间甚至聚起三道淡淡的皱纹,那是时光和阅历无法消泯的标记。乌黑顺溜的头发披落在后脑勺和耳朵上,可鬓角上已有些许银丝显现。脸颊和前额,眼睛和嘴巴旁,依然保持年轻的色泽,可太阳穴和下颏周遭的肤色已呈黄褐色。
总之,根据这副面容,极易将人生阶段猜透,青春与成熟的争斗已然完成,此人已进入其人生的另一
半,他所经历的每一个人生体验、情感和病痛,都留下了痕迹。唯独他的那张嘴,在薄薄的双唇难以觉察
的变化中和笑容中,还保存着年轻人的、有时几乎是孩童的那份纯真。
赖斯基身穿家常灰大衣,盘腿坐在沙发上。
伊万·伊万诺维奇则相反,他穿件黑色燕尾服。
白手套和呢帽放在身旁桌子上。他神色自若,或是说,他对周围可能发生的一切,持漠然等待态度。
目光机灵,双唇透着聪颖,黄褐色的脸庞,一头修剪漂亮的花白头发和一脸斑白的络腮胡子,举止温和,言谈持重,装束得体——这便是他的外表肖像。
从他脸上,可以读到不露声色的自信和对他人察
言观色的了然。凡观察过他的人都会说:“此人活得潇洒,懂得生活,了解人。”倘若不把他归于气质不凡、特殊的人群,至少也会将他列入生性质朴的那类人。
他是人才辈出的彼得堡人中的佼佼者,人们称他为上流人士。是的,他属于彼得堡,属于上流社会。
很难想象,除了彼得堡,他会待在别的什么城市里;除了上流社会,也即彼得堡居民中闻名遐迩的最高层
,他会待在别的阶层里。尽管他公务缠身,私事繁忙,但你常常会在各家的大客厅里遇见他,早晨拜访,中午宴会,夜间家庭晚会,最后便是牌局。他马马虎虎,平平常常,既非性格刚强,亦非意志薄弱;既非学富五车,亦非不学无术;既非信仰坚定,亦非怀疑一切。
不学无术或缺乏信仰,在他身上的表现形式为某种轻率而浅薄的否定一切:他对一切漫不经心,从不真诚地接受任何事物,既不对它深信不疑,亦不特别偏爱入迷。与人交往,他怀着几许嘲笑和怀疑,几许冷淡和平静,既不给谁以始终不渝的深情厚谊,亦不与谁结下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他在彼得堡出生,上学,人到中年,西边没有到过比拉赫蒂①和奥拉宁包姆。更远之地,北边没有到过比托克索沃③和中罗加特卡。更遥之处。因此犹如
水滴中的太阳,在他身上反映出彼得堡的整个世界,显现出彼得堡的全部实际、风气、生活方式、本性和公务——此乃彼得堡的第二特性,别无其他。
关于其他种种生活,除却国内外各种报纸提供给他的以外,他本人没有任何概念和观点。彼得堡的激
情,彼得堡的观念,彼得堡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恶习和美德,思想,事业,政治,大概还有诗歌——他的生活便围着这些转,不曾想从这个圈子里挣扎出来,因为他在此,为自己的本性找到了最奢华、最充分的满足。
四十年来,他不断冷漠地观察着,看每年春天一
艘艘挤满旅客的游轮,如何启航驶往国外;看四轮公共马车,随后是火车,如何在俄罗斯大地上驶过;看成群结队的人们,如何“怀着天真无邪的心情”出游,去呼吸另一种空气,去凉爽凉爽,去寻找感觉和消遣。
他从未感到有类似需求,也不认为别人有此种需
求,只是平静而冷漠地盯着他们,盯着这帮异类,脸上的表情彬彬有礼,目光中却在说:“随他们便,反正我不去。”他谈吐朴实,随意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世上、上流社会和京城里出现的一切事情,他无所不知;倘若战争爆发,他密切注视战事的各种细节,冷静了解英法内阁的改组情况,阅读议员们最近在国会和法国议院所做的报告;他熟悉新上演的歌剧,对夜晚在维堡区。有谁被杀一清二楚。他对京城每个名门望族的家谱、事业和庄园状况、家庭丑闻如数家珍;他明察行政机关内每秒钟所发生的事,包括人事变动、人员升擢与奖励;他知悉城里的各种流言蜚语、家长里短。总之,他对自己的世界了如指掌。
上午他满世界转悠,也就是奔波于各家的客厅,多多少少也是为私事和公务;晚上常常先是看戏,最
终是在英国俱乐部。或熟人家里打牌,几乎人人他都熟悉。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