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婚/刘绍棠文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9
6.5折
¥
32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刘绍棠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ISBN9787530217702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0211971
上书时间2024-10-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如同刘绍棠的其他作品一样,《野婚》的小说文本中有作者个人经历的厚重痕迹,也刻画了通州北运河畔的风土人情。本书在内容上与刘绍棠先生的其他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通过反复叙述同一个母题,强化了自己的文学性格,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体系——“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目录
正文
内容摘要
刘绍棠著的《野婚》的主要场景为京东北运河畔的鱼菱村。作品以刘四梦同金裹银儿、小戏子的“野婚”为线索,从解放前金裹银儿和小戏子分别阴差阳错与刘四梦签订婚约开始,一直写到三人从中年渐入晚境,经历了种种人事和是非,又见证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新的“野婚”。全书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通州乡村风俗画,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在主角命运的大起大落之间,写尽了人间冷暖,也写出了时代变迁的痕迹。
精彩内容
1芝麻粒儿大的鱼菱村,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是一块逢凶化吉的福地。
整个通州的地势,平均海拔十二米,鱼菱村的海拔却在二十四米以上。鱼菱村左邻鸡笼店,右邻细柳营:鸡笼店的烟囱,细柳营的房脊,跟鱼菱村的门槛一个水平,鱼菱村的人出门就像跳井。北运河三年一
小涝,五年一大涝,民国二十八年发大水,淹没了沿岸的田野和村庄,树梢上挂水藻,鸡笼店和细柳营的男女老幼,乘船、坐笸箩、抱檩条子、揪牛尾巴、趴在拔地漂起的麦秸垛上,纷纷向鱼菱村逃命,鱼菱村的人却站在干岸上看风景。大水只到鱼菱村外,便被头一块柳棵子地拦住,好像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偃旗息鼓到此为止。我当时虽然幼小,也知道跟随大人们到水边捡便宜,白吃漂来的西瓜、甜瓜、面瓜……被大水吓丢了魂儿的野兔子,成百上千只窜逃到鱼菱村里,一棍子扫倒一片。有的野兔子昏头乱跑,撞墙碰树而死,还有的像离弦箭似的冲入住户的柴门,睁
着眼睛钻灶膛、跳铁锅、自投狗嘴里。大水一来二去四五天,鱼菱村家家户户像开斋过节,一日三餐都口乞肉。坐月子的女人喝多了鲫鱼汤,两只乳房涨满了稠如米粥的奶汁,胸脯子上像挂着两只大白葫芦;肿胀得疼痛难忍,沉重得站不起身,把自己的男人搂在怀里吃奶,仍然不能减轻压力,也就顾不得礼教戒规,对外开放,百无禁忌,谁来吃她的奶都是救命恩人,疼急了连老公公都得当啷筒。
正因为鱼菱村地处边沿死角,所以直到眼下八十
年代,还没有公路相通,可算是天子脚下的一大疵点,咄咄怪事。一九三三年日本鬼子进了关,占领通州直到一九四五年,十二年中竟没有一个鬼子到过鱼菱村,左邻右舍的鸡笼店和细柳营,却屡遭敌寇的烧杀
抢掠。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通州距离唐山只有一
百多公里,强度在六点九级,鸡笼店和细柳营都房倒屋塌,砸死好几口人,鱼菱村却安然无恙,毫无损伤,只有一座麦秸垛溜了顶。
这座麦秸垛,本来就像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风一
吹便摇头晃身子,没有地震也熬不过当年的雨季,早晚坍倒。
我在鱼菱村,已经没有血缘上的亲支近脉,但是我家还有一座二百多年历史的大宅院,借给几户人家居住。大宅院的高墙之内,还有一个小小的跨院,一
九五一年我下乡挂职,为了在工作上避重就轻,也为了不跟那几个地头蛇同流合污,自愿在鱼菱村蹲点,就住在我家小跨院的三间泥棚茅舍里。因此,全家人虽然早已离乡进城,分散各地,我却是离土而没有拔根;好比一棵瓜秧,只不过藤蔓伸延到北京城内,根子还深深扎在鱼菱村的水土之中。所以,我身败名裂
之后仍有退路,鱼菱村永远有我的栖身之所。
我的家世,由于没有家谱留传和任何文字记录,也就无稽可考。老人长辈们咬定我们是大汉皇叔刘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