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探索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7 6.8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文钊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8065

出版时间2024-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2133195

上书时间2024-10-2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副主编,获聘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在《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等转载。出版有《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分析》、《国家、市场与多中心:中国政府改革的逻辑基础和实证分析》等著作。目前主要致力于政策过程理论、治理理论、当代中国治理和政策过程等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超大城市治理的分析框架 / 1  
一、界面治理理论:界面、内部结构、功能和环境 /2  
二、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中国城市治理变革的双重动因 /6  
三、纵向和横向:中国城市治理界面重构的双重维度 /10  
四、价值、制度与技术:适应城市治理界面重构的内部结构变革 /13  
五、超越单一界面治理:建构合作的多界面城市治理体系 /15  
六、结论 /17  
第二章 超大城市的认知治理 / 19  
一、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20  
二、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 /21  
三、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22  
四、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 /23  
五、城市建设要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以自然为美 /24  
六、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25  
七、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 /26  
八、统筹城市安全和发展工作 /27  
九、城市治理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8  
十、城市治理要打破 “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29  
第三章 超大城市的关系治理 / 31  
一、都与城的关系 /32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系 /33 
三、“一核”和 “两翼”的关系 /33  
四、市和区的关系 /34  
五、舍和得的关系 /35  
六、疏解和提升的关系 /36  
七、减量和发展的关系 /37  
八、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7  
九、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38  
十、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39  
第四章 超大城市的发展治理Ⅰ / 41  
一、新时代首都发展代表首都治理的最新实践 /42  
二、新时代首都发展继承首都治理的历史经验 /43  
三、新时代首都发展建构首都治理的框架结构 /44  
第五章 超大城市的发展治理Ⅱ / 48  
一、从发展界面视角思考 “五子”联动 /48  
二、“五子”联动的发展界面创新逻辑 /50  
三、进一步发挥 “五子”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效应的建议 /52  
第六章 超大城市的基层治理Ⅰ / 55  
一、国家政权末梢的基层政权体系:不平衡及其问题 /56  
二、迈向内外平衡的基层治理体系:理解中国基层治理改革路径的解释性框架 /60  
三、基层治理体系的内部平衡机制建构:吹哨报到、街道改革与权责调整 /63  
四、基层治理体系的外部平衡机制建构:问需于民、 “接诉即办”与共建共治共享 /67  
五、内外平衡的基层治理体系建构的基石:党的领导和人民中心 /70  
第七章 超大城市的基层治理Ⅱ / 73  
一、城市基层治理目标的设计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74 
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坚持职责权清晰和条块上下协同原则 /75  
三、城市基层政民互动的设计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合作生产和合  
作治理原则 /76  
四、城市基层社会发展的设计原则:坚持自主治理原则 /77  
五、城市基层治理支撑的设计原则:坚持依靠制度、技术和文化来  
实现基层治理原则 /77  
六、城市基层治理保障的设计原则:坚持监督和激励并行原则 /79  
第八章 超大城市的文化治理 / 80  
一、文化想象力是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关键 /80  
二、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界面的建构 /83  
三、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申遗与老城文化界面的建构 /84  
四、长城、大运河、西山永定河与自然文化界面的建构 /85  
五、大戏看北京、会馆、胡同与老北京文化界面的建构 /87  
六、首钢、798艺术区与工业遗产文化界面的建构 /88  
七、夏奥会、冬奥会与奥运文化界面的建构 /89  
八、使馆区、国际人才社区、国际交往活动与国际文化界面的建构 /90  
九、“三城一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与创新文化界面的建构 /91  
十、通过文化交融不断创新首都文化界面,形成文化生态 /93  
第九章 超大城市的互动治理 / 94  
一、超大城市的互动治理及其机制建构:一个分析框架 /95  
二、互动治理的反馈机制:市民评价通过反馈机制形成为民效应 /97  
三、互动治理的考评机制:绩效排名通过考评机制形成赛马效应 /99  
四、互动治理的披露机制:月度点评通过披露机制形成道义效应 /100  
五、互动治理的激励机制:干部提拔和专项监督通过激励机制形成晋升和威慑效应 /102  
六、互动治理的学习机制:诉求办理通过学习机制形成能力效应 /104  
七、互动治理的认同机制:宣传教育通过认同机制形成文化效应 /105  
八、结论 /106 
第十章 超大城市的乡村治理 / 108  
一、处理好大城市和大京郊关系是实现首都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 /108  
二、发挥好政府作用实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 /110  
三、发挥好市场作用实现大京郊服务大城市 /112  
四、全面深化乡村改革促进首都大城市和大京郊一体化 /113  
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首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5  
第十一章 超大城市的数字治理Ⅰ / 117  
一、问题的提出 /118  
二、双层嵌套治理界面:理解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分析框架 /120  
三、面向公众的一体化治理界面建构:以 “一网通办”和 “接诉即办”为例 /122  
四、面向决策的一体化治理界面建构:以 “城市大脑”和 “一网统管”为例 /124  
五、一体化治理界面建构的基础:服务化、情感化、数据化与智能化 /126  
六、结论 /128  
第十二章 超大城市的数字治理Ⅱ / 129  
一、问题的提出 /130  
二、数字界面治理理论 /132  
三、可能性原理:城市大脑是智能体吗? /135  
四、交互性原理:城市大脑如何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137  
五、形态性原理:城市大脑是以什么界面呈现? /139  
六、结构性原理:城市大脑内部运行逻辑是什么? /140  
七、路径性原理:城市大脑如何实现智能城市治理? /143  
八、协同性原理:城市大脑如何实现数据、业务、组织和技术协同? /144  
九、演化性原理:城市大脑会随着时间更替而变得更智能吗? /146  
十、评价性原理:城市大脑的智能性可以评价吗? /147  
十一、结论 /149 

内容摘要
本书基于技艺和人工品的治理哲学范式和界面治理的理论视角,以北京市超大城市治理的变革实践为基础,尝试回答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何以可能,如何建构让人生活更美好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通过建构多层次嵌套界面治理框架,提出超大城市治理需要处理的战略议题、横向和纵向议题、自身议题、政民互动议题等核心议题,重点关注认知治理、关系治理、发展治理、基层治理、文化治理、互动治理、乡村治理、数字治理等内容,以期实现概念框架建构、理论阐述和案例研究三者统一,推动中国自主的超大城市治理知识体系形成,从而为中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和智慧。

精彩内容
破解“城市病”,打造宜居、韧性和智慧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受到幸福,这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城市治理难题。《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探索》一书代表了对这一议题的思考,它以超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探讨超大城市发展治理何为,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何以可能,如何建构让人生活更美好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