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世一书生--陈训慈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世一书生--陈训慈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8 5.4折 2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忠良

出版社杭州

ISBN9787807582984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1715416

上书时间2024-12-2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陈训慈先生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系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其著有《五卅惨史》、《世界大战史》、《晚近浙江文献述概》等,热爱桑梓,尤关心家乡修志事业。
本书是关于介绍其一生的专著。

目录
第一章  从宁波到南京
  一、家世
  二、求学南高师
第二章  献身史学
  一、绍介西方史学理论
  二、历史教学
  三、史学会建设
  四、浙东史学研究
  五、史学著述
第三章  主政浙图
  一、明确办馆宗旨
  二、文献资料建设
  三、指导阅览,导扬学风
  四、提高学术地位,促成民族复兴
  五、图书馆事业著述
  六、功在千秋
第四章  烽火护宝
  一、抢救文澜阁《四库全书》
  二、保护天一阁藏书
  三、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副主委
第五章  图书文物工作四十年
  一、省文管会12年
  二、浙博18年
  三、家居10年
第六章  社会交游
  一、陈训慈与陈布雷
  二、陈训慈与竺可桢
  三、陈训慈与柳诒徵
  四、陈训慈与张元济
  五、陈训慈与张其昀
  六、陈训慈与陆维钊
  七、陈训慈与金海观
第七章  经世一书生
  一、爱中国
  二、斥降臣
  三、表遗民
  四、学术贡献
附录
  一、从政生活的九年
  二、陈训慈主要著述年表
  三、陈训慈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关于介绍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系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陈训慈先生生平事迹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求学南高师、抢救文澜阁《四库全书》、图书文物工作四十年、浙东史学研究等几部分内容。

精彩内容
 慈溪官桥陈氏在明朝时由山西迁入,第一代为仁一公,字冲宇,曾任吏部尚书,当地里山庙供奉的虚空菩萨其实就是仁一公。自仁一公后,官桥陈氏家族似乎远离官道,世代务农,直到陈训慈祖父克介公,由于精通数学,善于理财,方才外出经商,往返于浙赣之间,贩卖茶叶,兼营钱庄典当,辛苦备尝,自奉省俭,家道逐渐殷实。两个伯父均辅助陈训慈祖父经营茶叶,“仲父逾冠即逝,伯父亦随先祖父而殁。祖父年六十,决意归里不复出,而赣人士与祖父感情极好,临别遮留,必欲祖父留一纪念于其地,乃与南昌熊氏合设公和典于义宁州。祖父之意,谓典当所以便民,非寻常商业比也。其后逐渐发展,有同和分典,永和钱庄,并在山口镇以本典名义与人合设咸和典、鼎和钱庄。”光绪八年(1882),祖父克介公捐出百亩土地,创办陈氏义田会,用以救济家族中鳏寡孤独、贫困无告者,一时轰动乡里,引为美谈。
《光绪慈溪县志》曾对此加以记载,略谓:义田者,所以济王道之穷而维宗法于不敝也。宋范文正公创义田以赡族,至忠宣公广之为三千亩,十七世孙允临续增千亩。迄今八百余年,海内闻风而兴者踵相接,吾邑如叶氏、董氏其著也。顾惟有力者能为之,否则虽有文正之心而绌于资不得行。邑西官桥陈氏,与叶氏、董氏邻,盖亦怀赡族之志而绌于资者。后陈君士芳,营贾于外,节啬自立,缗府谷册,视昔有加,慨然捐百亩为义田,以赡族之贫困而无告者。虽施薄而规隘,不足与古人抗埒,而出于中人之家,尤难能而可贵。为善无大小,亦量吾之所能为而已。
而君且日:‘吾何能为善,皆吾祖父志也。’盖此一举也,而仁与孝兼之矣。……陈君有子三人,儒珍、振家、鸿逵,复续增田八十六亩。为善之事,推而靡既,行之数十年,安知更无如文正之后人者,扩而大之,则益为陈氏幸。引文中的“鸿逵”即陈训慈的父亲依仁公。因为二子早丧,除了长子儒珍遗有一独子陈屺怀外,次子无子嗣,所以陈训慈祖父克介公于亲自主持手创的义田会、义学和家族其他公益事务外,还为三房析产,认为大房长孙陈屺怀生性好学,当使其求学上进,决定由陈训慈的父亲依仁公主持家族中的公益事务。祖父克介公临终时对依仁公留有遗命:“以继承父志管理家族事务为先,功名非所望,但入学明义理可也。”依仁公秉承父命,致力于家族农利、教育、义田救恤及其他地方公益等事务,改义塾为鸡山初等小学堂,还命长子陈布雷出继为二哥之后。陈训慈父亲依仁公于1914年6月19日因肺病不治去世,年仅49岁,而其母柳氏则于1905年5月9日因产后症逝世,距离陈训慈之弟陈训恕出生仅2小时,年仅39岁。对于母亲和父亲的先后离世,兄长陈布雷在其回忆录中都有相关记载:月初,余以陈氏义母某孺人之丧,奉父命请假往送葬。事毕将回校,到家一转,禀辞母氏。母氏卧楼上,女佣传母命止勿上楼,仅谓好好读书留心冷暖而已。予凄然心动,欲一见母。女佣谓汝母腹痛无大病也。到校之第三日,老仆邹氏自家来迎余兄弟归,谓母病甚矣,遂与三弟徒步归。过皇桥值
大雨,狼狈甚,心知不祥,忧急无似。至里门遇承志族叔祖,询母病如何?
日不起矣!与三弟惊痛大哭而入,则母氏已移灵于堂。吾母柔嘉淑慎,好损
己益人,佐吾父拮据持家二十年,以勤将俭,爱令誉甚于其身,思虑绵密而治事周至,育五男六女,卒以产殒,年仅三十有九。邻里悼泣,出于至诚,吾父之痛,更可知矣。
先考近年精神渐衰,常自忧不寿。去年除夕,召余兄弟及诸妹告之日:‘昔者谓余年四十,汝母将辞世,又谓余年四十八岁甚不吉,过此则寿至六十余。汝母逝世为三十九岁,其言竟验,故余近年常恐一旦弃汝等而去。今已除夕,当无他患,故为尔等言之也。’余兄弟闻言,方自欣幸,不意今年乃遭此奇变。吾父之病,自六月五日起,仅略有寒热而已。顾是年天气酷热,勿宜于调摄,乡间又无良医,至初十以后,始延保黎医院吴莲艇医士逐日诊治,断为伤寒。至十七日以后乃日益加剧,是夜余朦胧中梦有人以草索遍缚余身,大呼而醒,自兹惴惴,不敢复睡。及十九日夜九时许,气促痰塞,余趋呼榻前,父握余手,瞠目直视,发音模糊不可解,盖舌已僵木矣!观其睫中,泪迹荧然,大痛几哭出声。父握余手,屈余之拇指及食指者再,余再三揣度,不解父意,最后高声语父,谓家事及宗族事耶?儿毕辍一切事业,锐意承之,勿贻吾父忧也。父微颔首而殁。呜呼!自兹余乃为无父无母之人。
父丧之后,陈布雷“以长子承家,除了次姐、次兄先故、长姐早嫁外,以下有弟妹共十人,时最长的三妹二十二岁初嫁,以此递减两岁,至十六岁
者共四人,我(陈训慈)十四岁,五弟训恕十岁,以下是八岁歪四岁的三个异
母弟,最幼的季妹初生才两月。多是稚弱无知的一群。”更为不幸的是,父亲去世不久庶母也病故,一大群弟妹繁重的教养之责就落到了兄长陈布雷夫妇身上。由此可见,陈训慈的童年乃至少年时期是不幸的,母亲和父亲的过早去世,使得他的生活缺少了很多温暖,在陈训慈晚年的回忆自述中并未提及自己的童年生活就更不难理解了。幸运的是,兄长陈布雷为了完成父亲遗命,对诸弟妹的衣食、教养等尽心操持,陈训陈训慈手足合影。右二为陈训慈、右三陈布雷。慈方能继续求学。P2-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