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胡曾传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1.8
4.2折
¥
9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胡百年
出版社海天
ISBN9787550734203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31406559
上书时间2024-10-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胡百年:胡曾后裔,字红武,号鸿儒,曾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现为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联学会副会长、深圳长青诗社理事。有较深的国学功底,擅长诗词、骈赋、白话文写作,立志复兴优秀传统文化。
目录
目 录
引言
第一回 虞舜帝梦托大任 安命公喜得麟儿
第二回 起嘉名暗含祥瑞 排字辈明说天潢
第三回 表虞舜大德大功 祭祖宗毕恭毕敬
第四回 三年览古今诗赋 七岁效枚叟文章
第五回 县试夺魁怜九岁 衙门对字服二官
第六回 邵州城五经细读 桑梓地二景初题
第七回 白公城千载献诗 洛阳洞三家论道
第八回 桃花洞通武陵井 大东山赋孙真人
第九回 望云山仙踪有赋 云台观崀字不虚
第十回 看长沙眼力无二 考诗赋湖南第一
第十一回 发宏论惊李群玉 赋歌诗折邵翁源
第十二回 上君山祭祀二妃 观洞庭赋诗一楼
第十三回 书堂山诗探欧楷 岳麓寺言指道儒
第十四回 湘潭论昭王有识 潇水觅舜帝无踪
第十五回 新桂招摇于帝苑 故园寥落在长沙
第十六回 京华失意逢刘蜕 科举无门遇贵人
第十七回 驾宝马西行咏史 抵昆仑东望赋诗
第十八回 星宿海评罗隐诗 首阳山论夷齐道
第十九回 胡家坪追慕宗祖 金牛驿讽讥蜀王
第二十回 泸水忆七纵诸葛 废丘怜贰臣章邯
第二十一回 刘蜕仁心铺前路 荆山故事赋卞和
第二十二回 潜水驿半床秋月 细腰宫两赋春台
第二十三回 赋诗倾倒节度使 咏史迎来方便门
第二十四回 咏夷陵崔潭纠错 言蜀帝静轩阐幽
第二十五回 隆中三顾说诸葛 堕泪一观拜羊公
第二十六回 高阳池贬斥山简 古柏举细评伍员
第二十七回 追陶令至彭泽县 叹祢衡游鹦鹉洲
第二十八回 武昌城讥笑铁锁 古赤壁畅谈英雄
第二十九回 荷包潭诵怀沙赋 屈子祠论失败因
第三十回 郴县论义帝熊心 广州题贤臣陆贾
第三十一回 南沙出海赠渔者 铜柱标高说马援
第三十二回 息国叹红颜薄命 葛陂说费氏成仙
第三十三回 论嵇康学仙故事 说李斯灭族原由
第三十四回 召陵怀古评管仲 刘秀成名看昆阳
第三十五回 抵颍川上德星亭 到商丘话天子位
第三十六回 砀山说斩蛇报应 官渡论勒虎功勋
第三十七回 服张良游博浪沙 嗟墨翟入朝歌市
第三十八回 濮水遇龟论庄子 虎关忆旧话祖生
第三十九回 抵鸿沟评说楚汉 数壮士细论田横
第四十回 到洛阳论王夷甫 说精气观金谷园
第四十一回 孟津赋武王二渡 邙山题杨震四知
第四十二回 望思台题汉武帝 函谷关说孟尝君
第四十三回 虞坂叹伯乐难逢 绵山赋介公不朽
第四十四回 平城徒叹吹毛剑 青冢犹怜绝色人
第四十五回 涿鹿茫茫题黄帝 易水迢迢论荆轲
第四十六回 摩笄山题法家恶 豫让桥赋国士忠
第四十七回 泜水念韩信礼贤 邯郸遇青娥笑步
第四十八回 铜雀题曹操好色 蓬莱笑嬴政求仙
第四十九回 田单复国题即墨 黄石传书赋圯桥
第五十回 八公山论苻坚乱 乌江镇题项羽心
第五十一回 牛渚题温峤照鬼 长江论秦帝投鞭
第五十二回 论金陵萧衍崇佛 赋陈宫后主好淫
第五十三回 姑苏城题伍员恨 华亭谷论陆机才
第五十四回 题谢安东山携妓 赋勾践会稽逃生
第五十五回 涂山题大禹立威 柯亭赋蔡邕辨笛
第五十六回 富春江说严光节 延平津论张华剑
第五十七回 咏史成集序心志 出谋平乱试锋芒
第五十八回 料时局目光如炬 遇小人官场难留
第五十九回 漆家铺胡曾息心 咏史诗陈盖作注
第六十回 诗集邵州初闻名 长安科举再失意
第六十一回 崔沆宅闻评贵人 剑门关上书路相
第六十二回 察边疆眼无疏漏 问对策腹有奇谋
第六十三回 传檄来西山八国 备战接南诏一书
第六十四回 鹤拓帝凭武来犯 胡秋田以柔克刚
第六十五回 南诏国三军惊牒 掌书记一纸退兵
第六十六回 西川府欣言奇遇 锦官城喜结良缘
第六十七回 编蜀人文振乡学 厌腐败窝离西川
第六十八回 兴家学撰安定集 中状元谢皇帝恩
第六十九回 状元洲迎胡御史 太极殿问平乱谋
第七十回 志平乱条呈皇帝 令监军启贺高骈
第七十一回 会高相指点战局 返秋田祭别双亲
第七十二回 诏命延唐当县令 胆入虎穴会黄巢
第七十三回 治延唐解虞廷训 说象庙评柳宗元
第七十四回 惠政言舜陵历史 富民展建设宏图
第七十五回 舜陵故址说王莽 天下九嶷话南龙
第七十六回 崔潭诉黄巢登基 胡曾表九嶷祭舜
第七十七回 玉琯岩修陵祭舜 朱全忠叛巢降唐
第七十八回 观光写九嶷图经 兴教创舜帝书院
第七十九回 延唐县舜日尧天 大明宫君忧臣谏
第八十回 申泰芝梦传咒语 唐才子飞作人仙
第八十一回 大唐国夕阳西下 咏史诗朗月东升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安史之乱秋田胡氏先祖南迁至邵阳开头,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载了胡曾生平中的大事,包括出生、起名、七岁写赋闻名乡里、九岁县试第一、十五岁写游历诗、道学考试湖南第一、二十岁入长安参加科举两次落第、二十二岁骑马走遍大唐疆域写咏史诗、三十二岁担任西川节度使掌书记、一檄来西山八国、一牒退南诏千军、长安写《安定集》、中状元担任御史、黄巢起义监军高骈、到延唐担任县令、玉琯岩祭舜扭转战局、撰写《九嶷图经》、在延唐发展经济、入长安受到宦官奸臣迫害离世、离世后咏史诗在中国的影响,完整重现了胡曾的生平。
精彩内容
静轩说完,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这位公子不仅诗写得好,解说也妙呢!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静轩回头一看,见是一个邋里邋遢的醉汉,但眉宇间有一股仙气,静轩一看此人非同凡俗,于是向前行礼道:“大人过奖,请问大人高姓大名!”那人说:“一口琼波一口珠,一双冷眼看江湖。桃花洞里为宾客,沧海舟中一丈夫。”静轩听完心想:“一口加一口就是吕字,洞里为宾客就是洞宾”,于是说:“原来是吕洞宾高道啊!久仰久仰!刚才听君两首绝句,受益非浅呢!”崔潭一见是仙人现身,也过来行礼。吕洞宾拿起酒葫芦喝了一口,醉眼看了一眼静轩说:“自古机缘不易逢,观君骨相带仙风。灵槎已备连沧海,同上蓬莱第一峰?”静轩一听吕公这诗,是要他跟随学道成仙啊,静轩觉得自己还没有去做道士的想法,于是也拱手回了一首诗云:“家国恩深尚未酬,蓬莱只合梦中游。何时四海风波静,喜带儿孙去弄舟。”吕洞宾见静轩不是同路人,于是摇头吟歌而去,歌云:“神仙事业人难会,养性长生自意吟。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崔潭说:“胡兄,机缘难遇啊!昔日王子晋遇浮丘公,费长房遇壶公,今日胡公曾遇吕洞宾,人家叫你去修道成仙,你也不去!”静轩说:“修道上天堂,人间也有天堂啊,我们去苏州看看吧!”崔潭也久慕苏州,于是说好,两人向东南走了四百多里来到了苏州城。
★静轩说:“先说这吐蕃,明公还记得杜甫那首《登楼》的诗吧,其中两联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而现在的形势跟这一百年前杜甫当时的形势大不一样了。这吐蕃自从朗达玛死后,其二子沃松和永丹各据一方,互争权位,攻伐不已,随之各地百姓纷纷起义,至前年,大暴动已经蔓延吐蕃全境,统一的吐蕃王朝现在已不复存在,吐蕃地域现在已被多个割据势力占有。虽然大中年间,朝廷已乘吐蕃动乱将沙、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降服,但是现在给我们还留有机会,明公可以将西山八国纳入版图,当前西山八国动乱不堪,民心思定,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只需一篇檄文即可收复,这就是所谓的顺手牵羊。”路岩说:“顺手牵羊,八国来降,说得很好,对南诏的敲山震虎呢?静轩你继续说!”★上回说到路岩接到了南诏皇帝世隆杀气腾腾的木夹书,想问静轩的对策。静轩说:“这世隆尚未到而立之年,血气方刚,口气甚大,前次我已经跟您禀报过,如果硬拼,无疑是两败俱伤,他以武来,我们以文去,以柔克刚,以理服人,以势压人,我们先给他回信。”路岩问:“信怎么回呢?”静轩说:“相公,我的意思是,首先,要抬举他,恭维他,把他的政绩和德行捧到天上,让他有飘飘然的满足感。以前的西川节度使,自觉高人一等,往往老气横秋、颐指气使,将南诏国王视为蛮夷,踩在脚下随意侮辱。殊不知这人的自尊受到践踏,就很容易以命相拼,大家都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次,要借他的话来驳斥他的观点,比如他说江山有德者居之,我们可以借这句话,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最后揭示出他的狂妄和无知,把他重重地摔到地上,让他痛悟。最后,我们阐述中华正道,如天道地道而生出的尊卑之道、天道人道而生出的王朝兴替之道、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人民战争之道。由道而生出理,有理而就有势,有势就有力,有力然后能服人、化人!不仅让他自惭形秽,也要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稍动即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有势有力,他自然会知难而退、主动退兵的!”静轩话音刚落,一个探子来报,说南诏三军已经从他们的都城出发,一路浩浩荡荡,杀气腾腾,路岩说:“静轩,希望你说的成为现实,你赶紧去写吧!”★上回说到静轩在含元殿劝谏皇帝李儇,引来田令孜、朱温的怨恨。而静轩回到住处后,因连日长途跋涉,于是沉沉睡去,快天亮时,静轩做了一个梦。他隐隐约约来到了一座仙山,繁花似锦,瑞鸟娇啼,在飞泉之下的大石上,坐着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翁,正闭目养神。静轩走向前准备行礼,那老翁即舒展慈眉,张开善目道:“静轩,可认得老夫?”静轩连忙向前行礼道:“在下眼拙,不曾见过仙翁!敢问仙翁,如何知道小生名字?”老翁哈哈大笑:“贫道乃尔同乡申泰芝也!静轩不是去过我的洛阳洞、云台观吗?你还赋诗一首呢!‘君若依丹诀,飞升梦不空!’”静轩见说得这么真切,此人必是申泰芝无疑也!于是行礼道:“大仙在上,受邑人晚生胡曾一拜!”申泰芝说:“免礼免礼,静轩,你有道心道骨,何必在浊世受苦呢?上次我安排师弟吕洞宾于金陵陈宫劝你修道,你说你崇尚儒道互补,只好作罢。今天下大乱,人心大坏,已非你一人之心力可挽回!还是跟老夫修道入仙吧!”静轩说:“大仙所言极是,只是这道心,能挽回一分算一分,这人心,能修正一分是一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申泰芝见静轩如此执着,于是道:“静轩,这孔夫子之言已经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了,这道心挽回了吗?这人心修正了吗?反而是世风日下,动乱愈烈啊!”静轩说:“确实如此,那大仙说怎么办呢?”申泰芝说:“春生秋杀,天门浩荡,否极泰来,自有定数!”静轩说:“大仙神通广大,感谢开示!”申泰芝见静轩开悟了,于是说:“明日你有一劫,但亦是机缘,凶戾来时,你只需念如下咒语......即可化吉!”说完,申泰芝冉冉飞升而去,静轩想去追问是何劫、何机缘,申泰芝已不见了,情急之下,醒了,原来是个梦,但是这咒语还是记下了!
★然而所谓天命不同,气质不同,结局当然也不同。李世民四岁的时候,术士袁天罡见到就惊呼为“天日之表,龙凤之姿”,并预言二十岁就能“济世安民”,李渊于是起名“李世民”,这当然是“天上麒麟非凡种!”而李晔到了二十岁,也只是有“体貌明粹,饶有英气”的评价,因此最多是个和平时期的守成之君,不是打天下、平天下的主。其次从“诗言志”的角度看,李世民的《咏蛙》诗云:“独坐井边如虎形,柳烟树下养心精。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霸气夺人,颇有君临天下之气象。而李晔的《咏雷》诗句云:“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则毫无王者霸气,只有匹夫怨气,格调卑浅,胸中自是缺乏长虹大志。再次,就战功论,李世民十五岁就去雁门关救回隋炀帝,十九岁就带兵攻入长安,二十三岁时就打赢四场大战役,封为天策上将。而李晔十三岁随唐僖宗入蜀,到二十一岁继位,期间遇到的黄巢动乱,完全可以让他大显身手,可惜他鲜有战功,只是参与军机,平定黄巢还是靠的李克用和朱温。因此,在面对江山四分五裂、各地军阀割据的相同危局,李世民资源有限,却打下了江山;李晔有天子之位,却最终失去了大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