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巴金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8 6.0折 5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辉

出版社人民日报

ISBN9787511502391

出版时间2011-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962540

上书时间2024-10-23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和老人聊天》、《百年巴金》、《封面中国》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散文家”奖项。

目录
序  邵燕祥
新版自序: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上卷:望尽天涯路——思想与精神的历史叙述
  在巴黎感受巴金
  看那少年浪漫时
  “精神上的母亲”引他前行
  讲述大革命的悲剧
  拿起笔,融入世界的呐喊
  巴金——这个笔名的解读
  鲁迅,为他挡住风沙
  历史在心中延续
  思想史是奔腾的江水
  “你是不会搁笔的”
  与大众共享
  巴黎,永远的留恋
下卷:何处是归程——性格与情感的历史描述
  凝望夔门
  什么样的家?
  敏感与忧郁
  热情在文学中燃烧
  在觉新面前,他看见自己
  乡关何处?
  “李先生,你好早啊!”
  痛在心中,爱在梦里
  巴山蜀水路千程
  生命在痛苦中延续
附录
  “文革”小报上的巴金
  巴金赠书为何从国家图书馆流失?
  巴金大事记(一九○四——二○○五)

内容摘要
 李辉所著的《巴金传》以灵活多变的结构,生动、优美的笔调,多角度、多侧面地解读了巴金的精神与思想、性格与情感,更突出的是巴金的知识分子角色。在人生故事的讲述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与思想史的观照。在《巴金传》中,巴金既是文学家,更是思想家、道德家。一幅生
动的历史肖像,活生生地、立体地凸现在百年历史的背景之中。

精彩内容
 在巴黎感受巴金走在巴黎,便走进了历史长河。不经意间走进一条小巷,一幢老房子,或者一个咖啡馆,也许就能飞溅起几朵浪花,将怀古幽情敲打,行囊和衣衫顿时湿成一片,伴着脚步缓行。
如此这般走在巴黎,我走进了巴金的历史。时在一九九八年。距青年巴金离开巴黎的一九二八年正好七十年。
七十年,留在巴金漫长记忆里;七十年,渐次呈现在我的追寻目光中。
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厌的景致,浓得化不开的历史情结。
沿着塞纳河缓行,注目河水流淌。抬起头,巴黎圣母院无言高耸,听不见雨果描写过的钟声。攀上钟楼,俯瞰四周。河南岸,是拉丁区和卢森堡区,小巷弯弯曲曲,网一样蔓延着。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时光就是在下面的一个个网眼里闪过。巴金当年初到巴黎时,就在河对岸的~座小旅店里寄寓。拿着地图,望着对岸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建筑,我试图辨认早就通过巴金的叙述而熟悉了的一切:先贤祠(国葬院)、卢森堡公园、河边的旧书摊……七十年前,巴金也曾这样俯瞰过巴黎。那天,在和朋友吴克刚送别一
位波兰始娘之后,他们登上了巴黎圣母院的钟楼。
我和吴进了圣母院这古建筑,登上了那高耸的钟楼。站在那上面,我俯瞰着巴黎的街市,我看那赛纳河,它们变得很渺小了。我想起了刚才别过的异国女郎,我想起了华沙的白色恐怖,我想起了我们底运动,我想起了这个大城市在近两百年间所经历过的一切,我不觉感动到流下眼泪来。
(《写作生活底回顾》)此刻,当我伫立钟楼俯瞰巴黎时,自然没有巴金那种多愁善感。不过,与以往有过的纯粹的旅游新奇感相比,由于走进了巴金昔日重要的生
活场景,我的此次巴黎之行,也就有了更具体、更多的历史缅想。作为一
个巴金研究者,这是难得的旅游与感悟相交融的双重体验。
我沿着拉丁区及相邻的卢森堡区的大街小巷漫步,我不时在河边的旧书摊前徜徉。一幢又一幢老房子,仍是百年前的模样,但我不知道哪一幢才是巴金当年寄寓的旅店。有遗憾却不失望。每到一处,只要过去曾在巴金作品中读到过,或者与他的生活和思想有某种关联,我便不由自主地来想象当年这位二十三四岁的中国青年在此处徘徊的身影。卢森堡公园的树丛草地,他在这里穿行,或者久久坐在里面看书;先贤祠前卢梭的雕像,他曾伫立在此,缅怀心目中那位写下《忏悔录》的伟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关押过罗伯斯比尔、丹东、哥代(又译郭黛)小姐等风云人物的监狱里,我想到了巴金在小说中如何描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悲剧;走进王尔德流亡巴黎最后寄寓而病逝的旅馆,我想到巴金曾翻译过《快乐王子集》,想到他说过的一段话:“我喜欢王尔德的童话,喜欢他那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严正控诉,对贫苦人的深刻同情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灵魂”;一家名叫“罗马”的咖啡馆,因流亡到巴黎的列宁曾光临过,并和托洛斯基相约在此见面,也让我想到了巴金在还没有来到巴黎之前,曾就俄罗斯革命和列宁等问题而与郭沫若发生充满火药味的争论……逗留巴黎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便以类似的感觉,一次又一次走在巴金当年居住过的拉丁区及周边地区。
二十年前,开始研究巴金时,我就被他对巴黎生活的描述所感动:我的生活是很单调的,很呆板的。每天上午到那残留着寥落的枯树的卢森堡公园里散步。
脚踏着雨湿的寂静的街道,眼望着杏红色的天空,望着两块墓碑似的圣母院底钟楼,那一股不能熄灭的火焰又在我底心里燃烧起来。我底眼睛开始在微雨的点滴中看见了一个幻境。有一次我一个人走过国葬院旁边的一条路,我走到了卢骚底铜像底脚下,不觉伸了手去抚摩那冰冷的石座,就像抚摩一个亲人,然后我抬起头仰望那个拿着书和草帽的屹立着的巨人,那个被托尔斯泰称为“十八世纪的全世界底良心”的思想家。我站立了好一会儿,我忘了一切痛苦,直到警察底沉重的脚步声使我突然明白自己是活在什么一个世界里的时候。
每夜回到旅馆里,我稍微休息了一下这疲倦的身子,就点燃了煤气炉,煮茶来喝。于是圣母院底悲哀的钟声响了,沉重地打在我底心上。
(《写作生活底回顾》)P3-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