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9.4 5.6折 88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559844699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1386795

上书时间2024-10-23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许晖,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主编有《“六十年代”气质》《中国历史的后门》,主要著作有《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乱世的标本: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人格症》《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二、三、四、五辑)》《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二、三、四辑)》《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

目录
登堂入室
一顿饭为何用“顿”作为计量单位? 
人尽可夫本来不是形容女人淫荡 
马桶为什么用马来命名?
下榻是真的把床放下来
女红的“红”原来是“工”“功”的通假字 
不肖子孙并非指不孝顺的子孙 
风靡原来是形容厨刀太锋利 
开荤开的是什么“荤”?
五福临门指的是哪五福? 
太师椅原来是以秦桧的官衔命名的 
东道主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 
出恭为何代指上厕所? 
先烈本来指祖先的功业 
宇宙本来指屋檐和栋梁 
周旋原来就是中规中矩的礼仪 
推杯换盏原来是古代饮酒的礼仪 
遇人不淑只能出自已婚女性之口 
琵琶别抱为何比喻妇女改嫁? 
敦伦为何是房事的隐语? 

走街串巷
小丑原来指微贱之辈 
三八为什么是骂人话? 
上当竟然指上当铺被骗 
上乘原来指四马共驾一车 
开天窗原来是比喻侵吞财物 
开门七件事到底是哪七件事? 
月老为什么是媒人的代称? 
月黑风高原来出自两项罪名 
元宝的“元”本来指改元 
支吾为何形容说话含混? 
少艾竟然是指美男子 
巨无霸竟然是人名 
云英未嫁 “云英”原来是位营妓 
旦角这个称谓原来出自妲己之名 
市侩本来不是骂人话 
匆匆原来是“勿勿”之误 
闭门羹竟然是妓女为嫖客做的羹汤 
买春本来就是指去买酒 
买路钱原来是出丧时撒的纸钱 
光棍为何比喻单身汉? 
红口白牙为何比喻说瞎话? 
寻常本来是度量单位 
乔装原来是踩高跷的表演 
过街老鼠原来是“过街兔子”之误 
杜撰竟然真的是姓杜的所撰写的 
兔崽子原来是对男妓的蔑称 
破瓜本指女孩子十六岁的芳龄 
笨蛋本来并不笨 
痴呆原来是对吴人的贬称 

鞠躬尽瘁
入流原来是古代官制 
十里长亭并不仅仅是送别之地 
大不敬原来专指不敬皇帝之罪 
大驾只能用于皇帝 
下马威原来是清代官场的陋习 
飞毛腿不是指有毛的腿 
介绍原来是一种传话的礼仪 
天字第一号的“天字”为何能代表第一? 
心怀叵测的“叵测”原来是褒义词 
公子原来指诸侯的庶子 
不齿的“齿”原来是排座次 
白日见鬼本指清水衙门 
冬烘先生为何称“冬烘”? 
名列前茅的“前茅”原来指军旗 
伙计为何指同伴? 
团结原来是民兵组织 
全军尽墨原来是形容全军穿丧服 
走后门原来出自滑稽戏 
客气是怎么变成客套话的? 
急急如律令原来是汉代公文用语 
说项原来是夸姓项的人 
素面朝天原来“天”指天子 
钻进钱眼里最早是骂的谁? 
喝墨水竟然是真的喝 
登基原来是“登极”之误 
新郎本来指新科进士 
敲门砖原来是对付科举的手段 
戴高帽的“高帽”到底是什么样的帽子? 

观之宇内
人妖的本义是人为的灾祸 
门外汉竟然是嘲讽苏东坡的 
飞黄腾达的“飞黄”原来是一种神马 
口实原来是陪葬品 
心怀鬼胎的“鬼胎”原来指畸形胎儿 
天打五雷轰指的是哪“五雷”? 
五毒竟然是良药 
太平原来指连续二十七年丰收 
文身本来是为了避蛟龙之害 
印堂为何指两眉之间? 
世代到底指多长的时间? 
杀手锏其实是“撒手锏” 
夸海口夸的原来是孔子的口 
地主原来指土地神 
含糊原来是“含胡”之误 
作梗原来指鬼害人 
应声虫原来是人腹中的怪虫 
抓阄的“阄”到底指什么? 
狗拿耗子并不是多管闲事
非驴非马竟然真的是骡子
夜猫子原来指鸱鸺这种怪鸟 
筹码原来跟“马”大有关系 
喷嚏古时候就指被人想念 
痞气竟然是指疟疾之病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许晖“100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茶余饭后的街谈市语里,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民间俗语中,流动着多少世俗智慧、人间冷暖,它们如何饱受时间的揉捏捶打,仍然喷薄着粗放的生命力。《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向源头追溯日常俗语的根系,寻访如今或已鲜为人知的古代社会生活。而在100幅与100个俗语一一对应、意趣相映的古画中,俗与雅、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水乳交融,为活的语言打开了美的疆野。

精彩内容
上当竟然指上当铺被骗“上当”是指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吃亏,这尽人皆知,但是为什么把受骗吃亏叫作“上当”呢?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了。
“上当”这个日常俗语的权威解释来自清人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归入“讥讽类”的“自上当”一条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清河富室王氏设质库于邑城,累世矣。代远,子姓繁,有仍拥巨赀者,有仰此自给者,营业之事,则择一人主之。”江苏清河王氏乃属盐业起家的世家大族,同时也经营“质库”。“质库”指把钱借给典押物品的人以收取利息的店铺,俗称当铺。
“光绪时,主之者为寿萱观察锡祺。寿萱好学,好刻书,尝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于营业不甚措意。”王锡祺,字寿萱,光绪年间著名的编辑家,曾捐过一个刑部候补郎中,故尊称“观察”。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研究世界地理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这样一位学者,可想而知花费在当铺经营上的精力十分有限。
“而族众忌之,意其主持有年,必增益多金,思有以倾之也。乃各出其长物,典于质库,而必取重值。库伙以典物者之亦主人也,不得不如数以应之,凡若此者,几于无日蔑有,而因应穷矣。”王氏家族的人认为王锡祺主持当铺多年,一定收益良多,才会有更多的金钱用在刻书、藏书的事情上,就很嫉妒他。这些股东们想了一个馊主意,将家里多余的东西都拿到当铺里去典当,预先估算的价格一定高于实际价值。当铺的伙计哪里敢驳回股东们自己定的高价呢,只好如数给付。一来二去,当铺的资本渐渐就被抽空。
“架本不足,寿萱则以假贷资挹注,久之,遂破产。时人为之语曰:‘清河王,自上当。’盖质库一曰典当,俗谓质物曰‘当’,为人所欺曰‘上当’。王氏之当,非寿萱一人所设,族众亦主人,而各以己物往质,故为‘自上当’也。”由此可见,清代民间早已把典当物品给当铺而为当铺所欺,或者当铺为典当者所欺称为“上当”。不过,王锡祺的“上当”却属于为自己家族所欺的“自上当”,可谓异数。
《通俗西游记孙悟空伶俐虫精细鬼》,月冈芳年绘,一八六四年。
月冈芳年(1839—1892),本名米次郎,画号一魁斋芳年、玉樱楼、咀华亭、子英,晚号大苏芳年。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浮世绘画家,被称为“最后的浮世绘师”。构图大胆,画风独特,以血腥的“无惨绘”著称。
《西游记》于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后,成为除《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的中国经典,浮世绘师为之绘制了许多精美插图。月冈芳年笔下的《通俗西游记》绘制较晚,人物造型与环境渲染都明显褪去了中国绣像本的痕迹,画风厚重,设色浓烈,有浓郁日本风情。
这幅描绘的是第三十三回的故事。唐僧师徒路经平顶山莲花洞,当地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派精细鬼、伶俐虫带着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去捉孙悟空,却被孙悟空拿一个假葫芦给骗了。两个小妖抬着换来的假葫芦兴高采烈地回洞,演示葫芦装天的过程时,才发现上了大当。画面上孙悟空一身红袍,假模假样,正行欺骗之事。两个小妖大惊小怪,滑稽可爱。他们天真又容易上当的憨态与“精细鬼”“伶俐虫”两个名字形成强烈反差。
痴呆原来是对吴人的贬称“痴呆”一词形容人迟钝、愚蠢,直到今天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之中。那么,“痴呆”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先从“呆子”的称谓讲起。
南宋人张仲文在所著笔记《白獭髓》中讲述了一则著名诗人范成大的趣事:“石湖范参政初官参州,在客位,其同参者闻为吴郡人,即云‘獃子’。”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吴县人。“獃”通“呆”,同僚一听他是吴郡人,立刻呼为“呆子”,可见吴人素有“呆”名。
果然,直到明代还有这样的记载。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苏州人谓无智术者为獃,杭州以为懛。”“懛”亦通“呆”。明代藏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说:“苏杭呼痴人为懛子。”陆容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年吴俊时用,美姿容,而不拘小节,杭人呼为吴阿懛。尝自云:‘我死,大书一名于墓前,云“大明吴阿懛之墓”。若书官位,便俗矣。’”墓碑上不写官位而写“吴阿呆”,实在是活得通透,死得也通透。
还是上面这个范成大,写有《腊月村田乐府》组诗,其中《卖痴呆词》一诗活灵活现地描述了家乡吴郡除夕夜的一项风俗:“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这首诗的意思是说:除夕晚上守岁,祈祷消灾除难。有小儿在长街上叫卖“痴呆”,却没有人买。有位老翁独自坐在门帘下,问“痴呆”多少钱。小儿笑着说:“您老要买不需要花钱,奉上‘痴呆’赊欠千百年!”这首诗前的小序写道:“其九《卖痴呆词》:分岁罢,小儿绕街呼叫云:‘卖汝痴!卖汝呆!’世传吴人多呆,故儿辈讳之,欲贾其余,益可笑。”这是说世间相传吴人多呆,因此小儿辈要把多余的“痴呆”卖掉。实在是太可爱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世传吴人多呆”呢?元代人高德基在《平江记事》中给出了独到的解释:“吴人自相呼为呆子,又谓之苏州呆。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云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盖以吴人多呆,儿辈戏谑之耳。”这是说吴人多呆乃是吴人的自嘲。
有一位叫吴樵的平江节度推官(就是掌管诉讼的官员)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吴人尚奢而争胜,所事不切。”吴人以奢侈为时尚,又喜欢争胜,所做的事都不切合实际。吴樵举出的例子是:“宁弃百万钱嫁女,不能拼十万钱教子弟;宁舍十万钱遣婢妾,不能以一万钱延好师友,故使子弟不知书识字。”宁肯用百万钱嫁女儿,也不愿花十万钱教育子弟;宁肯舍十万钱打发婢妾,也不愿以一万钱延请有学问的师友,因此子弟都不知书识字。
吴樵接着又说:“但广置田宅,计较微利,殊不思异时反贻子孙不肖之害。”意即只知道广置田地和庄园,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却没有想到将来会留给子孙“不肖之害”。所谓“不肖之害”,指的是子孙不务正业,靠变卖父辈留下的家产度日。
吴樵的观察和评价极其深刻。由此可知,同僚一见到吴郡人范成大就呼为“呆子”,其来有自。至于“痴”字,根据扬雄在《方言》一书中的记载,早在汉代就是扬越一带嘲讽人无知的方言。因此大约从宋元时期开始,“痴呆”连用,同时也进入了北方语言,一直使用到今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