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
  •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9 5.0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占民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96900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31287194

上书时间2024-10-2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占民

实战派心理咨询师、视频号“才少心理"主理人,笔名“オ少"。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咨询经验,是广大青少年颇为信任的心理医生。主攻亲子关系、家庭养育等话题研究,为多家心理平台专栏供稿,不定期开办“智慧父母”"培育阳光心态”“爱成长·少年强”等团体活动,助力每个中国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目录
第1章  面对躁动的孩子,如何抚平叛逆的心
  那些未成年孩子心理状态的数据画像
  从“三厌”家庭到“三鸡”关系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
  为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为人父母,追责原生家庭不如经营好亲子关系
  为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桥梁工程师
  关于青春期孩子的“9986541”法则
  莫让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爱为何成了伤害
  什么是对青春期孩子好的爱
第2章  重压之下,如何为孩子赋能
  肖潇: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小蒙:可怕的“集中营”
  诗雨:一到重要考试,我就拉肚子
  如何帮孩子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
  如何帮孩子远离“厌学情绪”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如何帮孩子远离焦虑情绪
第3章  营造好的环境,而非控制孩子
  对青春期孩子要学会放手与接受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老师,我有“恐妈症”
  学会正向表达
  你是教练式的父母吗
  相互尊重,做出弥补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观察与聆听肯定比逼问有用
  改变认识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重点
第4章  面对成长这堂课,要帮助孩子面对自我
  晓露:那些无疾而终的感情
  对热衷思考死亡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小宇:作为学霸的那些困惑
  家长要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说自己叛逆时,他想表达什么
  请谨慎对待“阳光型抑郁”的孩子
  29岁还没有迈过青春期的“孩子”
第5章  看似怪异和叛逆的行为,放大了亲子间的误解
  传说中怪异且普遍的初二现象
  小宁:划伤手腕的背后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父母心理不成熟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大宝与二宝的恩怨
  那些被“抑郁”的孩子
  千万别用成人的逻辑理解孩子的行为
  那些被“网瘾”折磨的孩子
第6章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情绪需要表达,关系需要维护
  责备式关心,是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
  岚月:我没法与妈妈沟通
  过度干预,所以总替孩子收拾烂摊子
  小Z:为什么我是低自尊
  为什么孩子总是“玻璃心”
  关于幸福关系的智慧模型
  海哲:我是一个优秀且自卑的孩子
  佳轩:面对优秀的人,我总是嫉妒
第7章  那些无处不在的烦恼,说明是孩子在成长
  孩子离家出走以后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为什么心理咨询,很多时候没有用
  嘉琪:接纳是我看待自我的方式
  全能妈妈的困惑: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早恋”问题的背后
第8章  孩子情绪“感冒”了,就别发展为心理“肺炎”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情绪海拔及其曲线图
第9章  在关系中有了方向,孩子才能被看见
  作为家长,你在变相攻击孩子吗
  把主动权交给自己
  亲子关系的好状态是什么
  朵朵:我为什么永远都是错的
  做智慧型父母,让孩子在关爱中幸福成长

内容摘要
 为什么青少年会厌学恐考?为什么青少年会离家出走?为什么青少年会自伤轻生?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又该怎样化解呢?
……在这本由实战派心理咨询师高占民结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打适的实用手册中,你将收获关于学习、成长、爱、
人际关系、幸福等课题的诚挚指导。

精彩内容
 那些未成年孩子心理状态的数据画像在这里,我将为各位读者提供两组数据,一组是关于上海市2020年青少年心理状况的调研报告,另一组是关于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统计数据。透过这两组数据,你将看到一
些在未成年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2020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770名上海市中小学生中,曾经遭遇当众羞辱的中小学生中有4.4%的霸凌者是同学,有9.4%的霸凌者是老
师,而家长是霸凌者的比例达到了17.4%(请注意这组数字)。
遭遇羞辱,这些孩子会选择以什么方式来释放不良情绪呢?选择自我转移注意力的孩子占比达到43.5%,选择忍着不说的孩子则占24.4%,而选择向人倾诉、求助的孩子占比则是11.3%。
在接受采访的中小学生中,遭遇打骂的比例也
同样令人触目惊心。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学生只占27.4%,挨过同学打的比例为2.1%,挨老师打的比例为1.6%,而挨家长打的比例则占到67.8%。
挨其他人打的比例为1.1%。
同样在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卫组织也
联合发布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在全球多达12亿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20%的青少年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报告显示,在广大的亚非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10~19岁青少年中约15%的人曾有过自杀念头。而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日渐成为困扰各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无独有偶,据近日发布的某二线城市中学生心理咨询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913个现场咨询案例中,因为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向咨询机构求助的案例占比达到68.73%,学生本人的求
助案例则占11.38%,其余家人求助的案例占比为19.89%。而接受救助的问题儿童,依据年级分布比例显示,初二学生占比,达到21.18%;初一学生为16.19%;高一学生
为14.47%;初三学生占比达到17.32%,而高三学生占比达到18.64%,高二学生占比则为12.2%。
接受咨询的问题类型主要有学习与考试压力,涉及率为51.96%;手机依赖和“网瘾”,涉及率为49.88%;厌学、逃学、
辍学,涉及率为41.89%;亲子矛盾冲突,涉及率为46.54%;焦虑、抑郁
、恐惧等情绪压力,涉及率为43.76%;人际关系问题,涉及率为31.12%;青春期心理问题,涉及率为33.69%;无法适应挫折,涉及率为29.74%。
咨询过程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汇”有抑郁、焦虑、作业、学习、手机、
烦躁、父母、早恋、自残、压抑、失眠、好奇、药物、精神、霸凌、强迫、
离家出走、自杀等词汇。
从来访的各种关系分析,以母子、母女居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中国式的传统家庭里,父亲往往了扮演了经常缺位的角色。
咨询中出现多的四类问题分别是:①学习与考试压力;②手机依赖;③亲子关系;④情绪压力。
通过对以上数据统计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和掌握了我国未成年人心理状态的整体图像,可作为研究青少年叛逆期心理调查的重要参考资料。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