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附光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附光盘)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4 5.0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霍永刚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74047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225738

上书时间2024-10-20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我祖籍河南,生在甘肃兰州,从小听着母亲哼唱的豫剧长大。六岁开始学习音乐,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多个年头了。从小跟随启蒙老师张大成先生学习板胡,我接触到了风格地道的西北音乐,秦腔、花儿这些家乡的音乐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血液,永远挥之不去,以至于每每听到家乡的旋律,就会令我一次次地沉醉,热血沸腾。

 

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我师从于王汉成和唐春贵两位老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板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代表上海儿童艺术团参加了1979年在前南斯拉夫举办的世界儿童联欢节。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在王乙先生的建议下我开始学习二胡,师从于林心铭教授。在林老师的教导下,我逐渐明白并掌握了二胡基本功,在附中期间我到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跟随王玉芳教授学习板胡,在王先生那里我接触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风格浓郁的音乐,特别是河北梆子。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我的二胡专业师从于项祖英教授,板胡专业师从于胡琴大师——中国音乐学院刘明源教授。项先生深厚的二胡传统音乐底蕴使我真正了解二胡传统作品,体会到了刘天华、阿炳、孙文明的作品应如何地演奏与品味。跟随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学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风格,什么是韵?风格是如何运用到音乐里,韵是如何通过旋律自然地流淌出来的?如何拿捏演奏的分寸……和这些大师相比,我做得远远不够,但*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绝非一朝一夕,*重要的是积淀;音乐之路也绝非单纯的演奏和模仿,更重要的是多方面的融会贯通。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期间,我参加了老校长吴国君老师的少年合唱队。有一次排练黄白教授新写的歌曲《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吴校长在同学中选拔领唱者,由于我来自西北,声音高亢明亮,演唱很有韵味,因此被选做领唱。就是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嗓子条件还不错,音域很宽。至今在学校里碰到黄白老师,我们还会提起这件事,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我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演唱的机会,去给歌星当伴唱,去录音棚录音。曾演唱过许多电视剧和电影的主题歌。随着演唱的深入,逐渐结合自身嗓音的特点,我参加了作曲家何训田先生的《阿姐鼓》和《央金玛》里男声伴唱的录音,尤其是专辑中《六世达赖情歌》的伴唱使我难以忘怀。之后和歌星萨顶顶一起录制了何先生的《神香》专辑。我应作曲家姜小鹏先生之邀录制了演唱专辑《黄河号子》;创作并演唱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拍摄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系列专题歌曲《我们的选择》和《亮点》;与荷兰新音乐团合作演唱了陈其钢先生的《水调歌头》;分别与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合作,自拉自唱了我和作曲家董为杰先生共同创作的板胡与乐队作品《水袖》。

 

大学期间,我跟随作曲家胡登跳先生学习作曲知识,毕业后开始学习电子音乐制作,并一步步深入,开始给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剧做配乐,曾参与创作了越剧《家》《赵氏孤儿》《沙耆》等剧中插曲。我想把多年来学习音乐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音乐表现出来,于是尝试写了一些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作品,慢慢地积累起来,汇成了本作品集。

 

 

 
【书摘与插画】
 

作 品 简 介

 

《故乡节日》

 

我年少时便离开故乡在外求学,虽然身处异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始终萦绕在心头。这份浓浓的乡情让我萌发了写一首家乡音乐风格的板胡独奏作品的念头。这首作品以甘肃音乐风格为基调,并采用了西北道情的音乐元素。与传统板胡作品不同,我在快板部分加入了板胡的快速换把技巧和创新的指序,使得旋律更加诙谐流畅,极大地增强了板胡的表现力。

 

全曲由A—B—A的结构写成,由引子、快板、散板、慢板、快板五个部分组成。

 

引子短而精炼。开头两句引出了全曲的动机,随后是慢起渐快再渐慢的三连音,音区呈现高—低—高的特点,与节奏的变化紧密配合。*后由四个高音区的重音将全曲引向快板。

 

快板(A)开头以引子中出现的动机音型,用更为规整的节奏组合呈现,紧接表现热烈、欢庆场景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换把,这是*次出现快速换把,结构较为简单,旋律以级进与跳进相结合,突出了故乡的人们在庆祝传统节日时愉悦的心情和喜庆的氛围。随后是一个歌唱性的段落,速度不快,用悠扬的旋律配以大量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板胡运弓连绵不断的特点,描绘出一幅载歌载舞、其乐融融的画面。接着是第二次快速换把,旋律音型在*次的基础上展开,表现更为激烈,节奏型由十六分音符转向三连音,连贯地过渡到散板。

 

散板延续了引子以及快板结束部分出现的三连音音型,慢起渐快再渐慢,以主音re为基础,配合五声音阶的级进上行,结束在高音区。随后的旋律在高音区展开,细腻感人,为抒情的慢板做铺垫。

 

慢板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旋律主要集中在板胡较低的音区。旋律婉转,注入了我对家乡风土人情浓浓的思念之情。在反复段落,为了避免乐曲的进展显得呆板,伴奏转为快速琶音的形式,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性,情绪的渲染也高涨起来。第二部分则集中于高音区演奏。板胡的高音区演奏,一直是演奏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段落。由于板面震动,乐器本身的反应非常灵敏,高音区的演奏稍不注意便会出现杂音、噪音及运弓力度不合适等问题,很容易破坏音色的美感。这一段高音区的旋律借用了部分自然泛音,减少了杂音出现的可能性,揉弦的频率也有所加快,增强了音乐的倾诉性,音乐语言感人至深。

 

快板(B)延续了快板(A)的旋律,但情绪更为激烈,在短短的三个乐句之后便转向快速换把的十六分音符。八度音程的快速换弦与五声音阶模进在两个八度内的上下换把将全曲推向情绪至高点。 

 

 

 

 
 
 
 

商品简介

《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收录了霍永刚先生近二十年创作的九首作品。自大学时期开始,作者就开始给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剧做配乐,曾参与编曲创作了越剧《家》《赵氏孤儿》《沙耆》等等的配乐以及作曲。学习音乐这么多年的经历总会有些 

体会和感受,想通过自己的音乐而表现出来。尝试着写一些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作品,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写出了本书所出版的乐曲。

 

 本曲集收包括板胡作品《故乡节日》《水袖》,二胡作品《苗山印象》《拉丁风情》《江畔》,琵琶独奏曲《飞天琵琶》,重奏曲:二胡与古琴《汉宫秋月》、弓弦重奏《茉莉花》、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这些曲目中作者运用了不同的音乐元素创作而成。有展现西北风情的,黔东南风情的,有运用中国戏曲音乐、民间小调、流行的拉丁音乐素材创作的,有描写黄浦江畔,敦煌莫高窟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风格鲜明、多姿多彩。同时作者非常重视作曲技巧的学习和磨练,他的创作手法多样而丰富,特别在乐队配器方面,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他的乐队作品有非常好的音响效果。

作者简介
  
霍永刚,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入附中至毕业留校学习二胡、板胡专业。先后师从于张大成、王汉成、林心铭、王玉芳、项祖英、刘明源等老师学习。在大学期间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录有《板胡专辑》、《二胡专辑》,CD多部并创有二胡与乐队《夜莺》,二胡作品《拉丁风情》、《天那边的雨》和《夏日的梦》等多部作品,并为新版系列广播剧《刑警803》演唱主题曲。

目录
1.故乡节日(板胡与钢琴)
2.水袖(板胡与钢琴)
3.苗山印象(二胡、中阮与钢琴)
4.拉丁风情(双二胡、吉他与钢琴)
5.江畔(二胡与扬琴)
6.飞天琵琶(琵琶与钢琴)
7.汉宫秋月(二胡与古琴)
8.雨打芭蕉(广东音乐)
9.茉莉花(弓弦重奏)

内容摘要
 《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附光盘)》收录了霍永刚先生近二十年创作的九首作品。自大学时期开始,作者就开始给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剧做配乐,曾参与编曲创作了越剧《家》《赵氏孤儿》《沙耆》等等的配乐以及作曲。学习音乐这么多年的经历总会有些体会和感受,想通过自己的音乐而表现出来。尝试着写一些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作品,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写出了本书所出版的乐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