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37.9
6.5折
¥
5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周瑄璞|责编:向萍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23903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1873220
上书时间2024-10-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瑄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长篇小说《多湾》《日近长安远》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曼琴的四月》《骊歌》《隐藏的力量》、纪实文学《像土地一样寂静》等。在《人民文学》《十月》《芙蓉》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被转载和收入各类年度选本,进入年度好小说榜单。
获得中国女性文学奖、柳青文学奖、河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目录
楔?子 ... 001
第?一?章?前杨过道 ... 003
第?二?章?包产到户 ... 021
第?三?章?过道女皇 ... 039
第?四?章?民办教师 ... 048
第?五?章?寻的闺女 ... 058
第?六?章?高考岁月 ... 073
第?七?章?丽雯还乡 ... 085
第?八?章?苦恼金环 ... 098
第?九?章?再次复读 ... 112
第?十?章?命运转机 ... 135
第十一章?回到娘家 ... 142
第十二章?一台大戏 ... 155
第十三章?车站生活 ... 178
第十四章?我的椿树 ... 186
第十五章?引章结婚 ... 196
第十六章?去木锨王 ... 205
第?十?七?章?第一桶金 ... 216
第?十?八?章?量贩风波 ... 227
第?十?九?章?到深圳去 ... 235
第?二?十?章?身世与婚姻 ... 251
第二十一章?归去来兮 ... 275
第二十二章?流金岁月 ... 295
第二十三章?石头之歌 ... 316
第二十四章?风吹平原 ... 331
第二十五章?仕途停摆 ... 341
第二十六章?烈芳说 ... 352
尾?声 ... 366
内容摘要
她是一株在骄阳下坚挺的向日葵,托举着哥哥、拉帮着父亲。
她是一朵在夹缝中绽放的牵牛花,把家当作篱笆笨拙地依靠。
她是一枝寒风中俏丽的红梅,被夫家抛弃也会自己散发幽香。
她是一簇农家被子里絮的棉花,温暖着瘫痪的丈夫和一屋的孩子。
《芬芳》聚焦一对在贫困中跋涉成长的兄妹,着重讲述烈芳等女性沉浮跌宕的命运,描绘了一个大家族中四代数十人的众生相。以充满美善的笔触书写小人物的奋斗历程,记录其精神的脱变;以元气淋漓的鲜活细节再现中原乡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当下的历史变迁。作者将家族之间互相帮衬、血浓于水的亲情付诸文字,文字中对故乡热土深厚质朴的热爱与眷恋让人动容。
主编推荐
一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写活了时光,诉尽了乡情,描画出中原厚土的无穷魅力。一本书,留住乡愁。 ——贾平凹(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芬芳》是瑄璞迄今为止优选的一部长篇小说。艺术地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活中“人的巨变”,尤其是乡村女性非同凡响的人格成长。小说犹如一台大戏,人物是第一叙述人,命运使之高潮迭起。不仅呈现了70后女作家感悟生活的深厚功底,而且昭示了她不同于众的才华与笔力。 ——何向阳(作家、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从《多湾》开始,瑄璞的小说就以一种很特别的力量持续打动着我。这力量来自她体验到的辽阔大地、故乡村庄和丰饶民间。《芬芳》里,这种力量仍然在强劲燃烧,热烈绚丽,灼灼其华。 ——乔 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
精彩内容
第一章?前杨过道麦口。天不明,出工铃声敲起,队长在街口的红薯窖上吆喝,男女劳力快速来到街里,在没有明透的天光中,人群向西出动,手里拿着麦帽、镰刀,走过颍河桥,向土地回收他们的劳动成果。
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喝罢汤,顾不得擦洗一身臭汗,在院子里拉片席倒头就睡,明儿天不明还得爬起来下地。
十几天的挣命劳作,每个关口闯过,来不及嘘一口气,赶往下一个关口。麦子割回来送进场院为头一个胜利,但人们丝毫不敢松懈,环环相接,一时一晌都不能耽误,三夏的天,剑拔弩张,热极生风,风刮雨落,说变就变,大塑料布年年备好放在离场院最近的菜园小屋里,毒日头下,晒、翻、碾、刷、打、扬。男人们以场为家,随时有风随时扬场。干一天活儿,夜里酸沉的筋骨松散了架,年轻人睡得如死去一般,总有几个睡得浅的中老年人,感到身上一阵清凉,露在被单外面的胳膊腿汗毛起伏,抻起脖子喊道,“有风了有风了!”人们呼啦啦爬起,抓住木锨就扬,有的男人一丝不挂,月光下奋力扬场,全身上下,哪哪儿都晃动得匀,也没人看他也没人耍笑,所有人奋力挥动木锨,抢抓风向,那几个跟着爷或伯睡在场里的男童和少年,裹着被单睡得正香,若在下风口,便落一身细土与麦壳,柔软的小肉粽在梦里不知云游何处。没一会儿,噫,风又走了。人们躺下再睡,不知多长时间,又有人喊,“有风了有风了!”再爬起来。一夜里要如此这般几次,嗔怨风的短暂,你咋不一气刮完,但每一次都及时呼应,随风而起,丝毫不敢错过。清早醒来,大家论证昨夜到底起来扬了几回,人多嘴杂说得五花八门,有的人竟然毫不记得,还当是做梦哩。
终于,麦秸秆捆好麦秸垛堆起,干净的小麦成为座座小山。男人抄起木斗,女人撑起口袋,半人高的长口袋一个个立起。过磅秤的,计数的,搬运的,扶车的,忙而不乱,男人只穿件白布大裤头,光脚板在场院的地上啪啪响,队长、会计忙忙碌碌,孩子在外围成群跳窜、嬉闹、下腰、滚铁环、摔四角、迎风奔跑、打马车轱辘,老人们也来观看盛况。小麦汇成河流与瀑布,所有人身上都落一层黄土,犹如穿着一件细尘织就的衣裳,细腻温柔包裹肌肤,人们欢乐地享受着大地赐予的幸福。终于,长口袋停满场院,只等着拉去完粮。这是庄稼人的节日,后地的场院成为全生产队的中心,男人们日夜驻守,享受着和新麦睡在一起的幸福安宁。
架子车的队伍将要排列起来,向通淮集粮所拉去。
通淮集是颍河故道边一个大村,之前不叫通淮集,只由着姓氏最多的人而命名。老颍河在此缓缓转弯,由南再向东,形成一个颇有弧度的肥沃所在。是母亲温柔的臂弯,将一个大庄揽入怀中,有一个小小码头接纳顺河水而来的人。上千年来,这村庄依颍河而兴旺,周边各地小生意人,那些因种种原因丢失了土地的下九流们在此汇聚,八仙过海糊口生存。
明代初年,一个姓黄的徽州商人和儿子划船逆流而上,沿淮河进颍河,来到此处落脚,人们才知颍河原来可以通达淮河的,慢慢此村就叫作通淮集。姓黄的商人求得小铺驻守,儿子行船来往于家乡和此地,带来徽州特产,沟通两地贸易。因他经营有方,家业慢慢做大,把家人也接来居住。眼看要成气候,本地人岂容一个外省人在此发达。集市里最是盛产无赖孬孙,当地商户也眼气人家,于是明面上各款堂皇说辞,暗地里使各样下三滥手段,直整得安徽人欲哭无泪。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安徽人无奈,举家搬出此地,到几里外的下坡郭置地落户,求得安宁。几百年后的现在,下坡郭的黄姓人还说,祖上本是安徽人。
安徽人走了,通淮集的名字保留下来,人们代代演说它的来历,却不愿提及如何挤走外乡人,偶有说起也是捂了嘴角窃窃私语,几百年后,那段历史只留下了几个字:搬走了。新中国成立后,本在这里成了公社,此村因姓氏太多,来处也杂,人心不齐,不似前杨、后杨、长枪吴这样世代为农的村子,只要有人站出挑头,事情就能定下。(可话又说回来,像前杨、后杨、长枪吴这般没名堂的小庄,自己万般想做公社,也是不得的。)通淮集五行八作,历史经验,钱为老大,没有行政中心的自豪感和强烈愿望,大家都嫌麻烦,竟然一律反对,于是公社短暂进驻,也搬走了,但鉴于它的经济地位,仍将一些机构设在这里,比如公社粮管所。于是每年夏秋两季,全公社的人拉着架子车前来完粮,通淮集依然自信,咱做不做公社都不影响啥,供销社、邮电所、学校、饭馆样样俱备,繁华依旧。虽然颍河人工改道,向西撤了好几里地,远离了此处,但这里仍然是十里八乡的贸易中心。
1973年麦罢,完粮之后,麦子分到各户,节日近于尾声,至于各户晒麦囤麦拣粮食磨面,那都是恁自家的项目了,想大吃几顿白面馍,或者细水长流黑白搭配,那也是恁自家的事情了,没有人管。场院的地翻犁松散,已经点上了包谷。瘦了一圈的庄稼人犹如抽去筋骨,有气无力地跍堆在墙根或大树下,用手撕着胳膊上晒蜕的白皮,咧嘴龇着黄色的牙,舒心地微笑。黄昏喝汤时,男人将碗端到街口饭场,比着各家的蒸馍个儿、烙馍卷儿,麦仁稀饭清香飘荡,哧溜哧溜喝汤声回响。
有短暂几天的休息,伸展了躺在一张破席上,长虫一样蜕皮,除了做饭吃饭,他们都不愿意起身。动作迟缓起来,说话也放慢了节奏。午后,放下饭碗不多时,村庄处于白哗哗的安静之中,连风都没有了气息,一切都像屏住呼吸似的,人啊猫啊狗啊,眯眼睡去。白氏悄没声抱回来一个黑胖子小闺女,快要一岁的样子,全身只穿了件碎布拼接的裹肚,被放在后地的树荫下。前杨的人们这才发现,白氏消失了几天,原来是外出寻(注:信音,二声。领养)闺女去了。一时消息传开,生产队里的人都来看,摸摸那孩子细腻光滑的后背、肩膀、脸蛋、胳膊腿,全身瓷嘟嘟的都是肉。眨着一双小花椒眼,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别人逗她,她就咯咯一笑,眼睛在脸上快要找不到了。
小黑胖子见天被白氏抱到屋后过道口的阴凉地儿坐着自己玩,看各式各样的人从眼前走过。她也不再认生,别人给她馍,她接住就吃,有的人给得慢一些,或者给了一半又缩回去逗她,她粗壮的小胳膊快速伸出,一把抢抓过来。要是有人执意引逗,叫她看出不怀好意,她便张大了嘴,哇哇喊叫,伸出小胳膊,够着去打人家。她小小的心也能感知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友好待她,可她还不会走,也站不起来,只是坐在那里,对那些她心里认定的赖种们,发出一阵怒吼,挥舞她的胳膊,爆发出幼稚的力量。或者她歪斜了身子,以手撑地,想站起来,试了几回,终是跌坐原地,她屁股偎地挪动身子,到了屋山那里,想扶着墙站起来,但她终是不能独立行走,只好对着那人哇哇喊上几声。在她不间断的嘶喊声中,后院传出婴儿的哭声,七婶生了小闺女。
她侧耳听听,眨一眨小花椒眼,咧开小嘴笑笑,对这哭声很是好奇,身子往七婶的院子里挣一挣,双手撑地,爬了过去。
说是院子,其实没有院墙,只不过因前面是自家老院的房子,东边是别人家院墙,三面有靠,而向西的这一面大敞着口,路过的人只要愿意,都能进入她家院子,随时站下说话。
小黑胖子撅着屁股,四蹄爬行,经过一些鸡屎、狗尿、柴火棍、碎末子,来到堂屋门前,停了下来,两手搭在台阶上,向屋里发出一些声音。堂屋里走出来三奶奶和白氏。白氏走下台阶,弯腰下来,手伸向她两腋之下,掐起了她,来到堂屋东里边,她看到床上斜卧的七婶和七婶身边一个粉红的小娃娃。白氏告诉她,看,妹妹。小小的她,看到更小的人儿,对着床上咯咯地笑。然后白氏把她掐出堂屋,她哇哇乱叫,不愿意离去。白氏将她掐回原先坐着的地方,墩墩实实放在地上,她挥舞着胳膊缠在白氏身上喊叫。白氏说:“恁七婶刚拾了小孩,一堆活儿搁在那儿,洗哩涮哩,没空抱你,自己坐那儿玩吧。”乡下孩子,很少有哪个享受到被成天抱着的待遇,大人忙得脚不沾地,从早到晚,掏牛马劲,哪有空抱住孩子玩。他们更多的时候,被偎在床上,屙尿之事,忖着时间把一把,忖不好了,都遗落在被窝里,成为一个小小事故。大一些能翻能爬了,为了安全就放在地上,爬一身脏也没关系,只要不摔着碰着就中。白氏将小黑胖子放在过道口地上的时候,就是在家里家外忙着干活,或者临时到后地找点菜叶拽点麦秸什么的。过道口能看看景致,大人小孩过来过去,逗一逗她,不倮(注:寂寞,孤单)得慌。她哥杨引章在跑着玩的间隙,远远近近地照看她,回家给她拿馍吃,包谷面饼子掐碎,搁她嘴里,从后面勒起她挪个凉阴地。
杨引章是白氏的头生儿子。白氏不知为何,嫁到前杨十来年,才生下一个儿子,然后又是好几年没动静,不敢相信能亲自再生一个,于是暗下里打听,托了几个亲戚,从南边外县抱回来一个小闺女。没有小孩时候想着,哪怕有一个;有了一个就想,一儿一女最好。即使是日子艰难困苦,即使是两口成天打架生气,白氏也想再添个小闺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