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
  •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
  •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16.7 6.9折 168 全新

库存2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川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981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2150089

上书时间2024-10-19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川,1947年7月生,江苏镇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镇江市文联副主席。发表了各类文学作品六百多万字,创作有六千平方米的大型壁画、一百多幅版画和重彩画,二十多座城市雕塑,出版了二十一部书、一部电影和六本画册。在国内外举办过十次《王川画展》。长篇小说《白发狂夫》获“人民文学奖”,散文集《敲得响的风景》获“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壁画《白蛇传》获“全国首届壁画艺术大展佳作奖”。壁画《樵夫·将军·皇帝》获“当代作家书画展优秀奖”。获罗马尼亚胡内多阿拉议会“zui高成就金奖”。

目录
第一讲  千年陶史
第二讲  狞厉之美
第三讲  髹漆彩绘
第四讲  秦砖汉瓦
第五讲  美石为玉
第六讲  石雕石刻
第七讲  锦绣华服
第八讲  金器银具
第九讲  瓷器釉彩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学术普及读本。
作者用散文化的笔调,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陶器、青铜器、砖瓦、漆器、石雕、
玉器、服饰、金银器、瓷器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华文物,讲述它们的诞生与发展演变,及其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从器物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血脉绵延与灿烂
辉煌。
全书除深入阐述中华文物与考古,还透过器物呈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流变。此外,全书配有300多幅珍贵的美器图片,因名见物,以物正名,中华器物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

主编推荐
1.本书不仅按照历史脉络介绍了中国古代各种器物的起源与发展流变,涵盖陶器、青铜器、漆器、服饰、金银器、瓷器等九大门类,还涉及许多考古以及工艺美术史的相关知识,内容全面且丰富。
2. 300多幅精美的图片更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因名见物,以物正名,中华器物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

精彩内容
一、商周深衣上古之服装难以探究,固因为资料的缺乏,而材料的易朽也是一个问题。原始人披皮挂葛,遑论服装。殆至商周之时,中国的服饰总算成熟,初具规模。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蚕、茧、帛、丝、巾等字形,表明那时已有纺织物和服装了。但由于商代文献的阙如,当时的服饰只能依据零星的出土文物来判定,还没有形成系统。但从殷商妇好墓中出土的一些玉人身上的服饰来看,他们的穿着已经十分华丽,不仅头戴高冠,衣服上还带有复杂的图案纹样,足见商代的服装已经是十分讲究的了。
中国的服装从一开始就与西方拉开了距离,它不像埃及、希腊和印度的服装那样只是一块布裹在身上,不加剪裁,衣裤难分。中国的服装都是要经过剪裁的,要做成上下分离的两部分,上面曰衣,下面曰裳,合称衣裳。中国的衣裳大体是宽袍大袖,但也有窄袖直裾的,最初的衣上没有纽扣,采用斜襟,即襟从领口斜向右腋下,然后在腰间用一条带子扎住。带子下面垂一条顶端如斧头的长带。领口向右的做法称“右衽”,衽就是衣襟,汉族采用右衽。胡人为了表示与汉族的不同,采用“左衽”。两千多年来,西北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是“髡发左衽”,以示与中原汉族相区别。
中国的服装在商周时形成了“上衣下裳”的形制,这是出于一种哲学层面的考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即天地,乾为天,坤为地。古人谓天玄地黄,上衣为黑色以象征天;地是黄色的,故下裳为黄色以象征地。古人以黑衣黄裳来象征天地乾坤,以应天象,以适应对天地的崇拜。后来这种黄色又演变成橘黄、土红和朱红色。《诗经·小雅》中有“赤芾在股”的诗句,根据古人的解释,古人在两胯间悬一长条形的皮革,一是为了防护腹肚这种最重要的部位,二是为了突出下阴部位以作生殖的炫耀。后来又在后股悬一块皮革遮掩起来。到最后把前后两块皮革连缀在一起,就形成了下裳,即后世的裙子。当布帛做成的衣裳产生之后,为了不忘其祖,还是把原先下悬的那条长带置放在服饰之前,这一长条形的片状物就叫作“芾”,同“黼”,也称为“蔽膝”。蔽膝一直保留着原先那种上狭下广的斧头形状,并没有任何实用的意义,只是为了装饰而已,是古制。它的形式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但上面附加的装饰却是日有所增。皇帝用的黼上有许多珠宝和绣纹,有的还附了流苏,加以璎珞,非常华丽,从而成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了。
周代时中国服饰的制度化开始形成,从“上衣下裳”发展成为“深衣制”。所谓深衣,就是把上衣和下面的围裙连接起来,形成一件袍服。但这种袍服一般都要在腰间系一条带子,从视觉上仍然分为上衣下裳,这种服装成为两千年来中国历代服饰的基本结构,直到清代才更改。它既形成了一种制度,就规定人们都必须按照这种衣服的形制去穿着,去进行各种各样隆重的仪式。人们已经不能够在礼仪场合随便穿衣了,在不同的场合都要穿着不同的服饰,如祭祀时要穿祭祀之服,朝会之时要穿朝服,兵事时要穿战服,吉庆时要穿吉服,凶丧时要穿丧服,婚嫁时要穿婚嫁之服,等等。而各色人等,尊卑上下,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有表明各自身份的衣裳。
虽然中国古代的服饰是以宽袍大袖为主体,但根据出土的文物来看,商周时的人,即使是上层的贵族,穿着的也并非全然是宽袖。妇好墓中有几件小小的玉人,都是窄袖的长袍,腰间系有腰带,正中下垂着黼。周代的一些男服也多是窄袖的长袍,襟从领口斜向右方,然后从腋下垂直到边,衣服的边叫“裾”,这种长袍的裾是直的,所以叫直裾深衣。衣服的长短曾经被作为判定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之一,宽袍大袖被认为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衣长的人地位必高。有人认为古代凡“长衫党”就是上层人士,穿衣齐膝的“短衫党”就是平民庶人,但也未必如此,至少在周代时不是如此。汉画像石上出现的好几位古代帝王神农、后稷、夏禹都是小袖短衣的打扮,他们的身份并不低。周代的服装已经十分华丽,无论宽窄袖子的长袍,上面都附有纹饰,前期是彩绘,后期是印花,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刺绣。
衣服也称装束,也就是说,除了服装之外,还要有束,束指系带。由于深衣的长袍大袖,腰间须有腰带扎住,才能行而有致,不至于散漫无形。这时的服装都没有纽扣,腰带起着很大的作用,因而很多要人都在上面系上若干佩饰,有玉制的璧、璜、珠、管,也有丝绦和璎珞,后来发展出带钩,品种十分繁复,都是因腰带而起的。腰带一般用丝织成,柔软易系,打成结挽在正中,带的末端可以串上璎珞或是流苏,起着装饰作用。这种丝带叫大带,也叫绅带,百官上朝时,可以在绅带上插笏板,后引申为绅士,即具备了系绅插笏身份的士才能跻身上层贵族。甘肃灵台出土的一件西周玉人在腰间束了很多道腰带,这是一种显示高贵的装束。另一种腰带是用皮革制成,也可以用来系服插笏,名叫革带。革带由于质地坚硬,可以附加许多硬质装饰品,如金银珠宝之类,但革带不能系,两头用钩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出现了带钩,这种带子又叫钩络带。钩络带是从胡地传入的,是胡物,因此当时的带钩有“鲜卑”“胥纰”等名称,都是胡语。钩络带的作用也很大,不仅可以供插笏,还可以佩剑、佩刀、佩印、插镜或挂其他饰物,它曾在西周到汉末时流行了好几百年,直到魏晋南北朝后,被一种新出现的蹀躞带所替代。
区别于直裾深衣的,还有曲裾深衣。这种衣袍的裾在身体上呈曲线形,相比起直裾来富有变化,好看多了。曲裾深衣的做法是采用了“续衽钩边”的方法而做成的。传统的直裾深衣一般是在下摆开衩,裾到了直边就结束了,而曲裾深衣是把左边的衽加长,形成三角形,穿时绕过后背,把末端的尾搭到左侧,再用宽的腰带系扎。这样一来,裾会在身体上形成复杂的曲线,如同绕行而上的山间道路,富有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这种曲裾深衣的两袖也做成宽袖束口的弧线形,从而增加了衣服的变化,具有一种飘逸感,衣袖下摆膨鼓,看上去更美观。曲裾深衣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沙楚墓的帛画和木俑上都可看到,足证这已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时装了。也有一种相对简单的曲裾深衣,它的裾并不绕到身体前面来,只是在下摆形成一条斜斜的线,打破了服装的平和直,具有一种动势,也非常好看。
曲裾深衣到了汉代发展成一种绕襟深衣,它所续的衽,也就是加长的部分要比曲裾的更长,所耗的衣料也更多,在身体上重重裹缠,把腰肢裹得很紧很细,以致衣裾有好几层露在外面,增加了美观度。为了避免缠绕的衣襟松散,多在腰间用一条绸带系扎紧,这样更显出身材的婀娜纤细。从出土的汉代着衣木俑上的装束来看,都是身着紧身而多层的绕襟深衣,或许这是汉代崇尚能作掌上之舞的赵飞燕而流行的时尚之风所致?
在衣服上加边,这是中国服装特有的做法。衣服多用丝麻等软质的材料来做,在外沿和边缘部位最易磨损,古人为了加固,就在边沿部位包以布条,使其厚实耐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意加上的饰边。这种饰边不仅具有加固的功能,而且对于衣服的主色起着一种辅助和衬托的作用。衣边的材料往往更加考究,更加华丽,有的用纹绣,有的用织锦,有的用彩绘,有的用皮革,还有的缀上若干珠宝,从而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没有这些衣边,无论是直裾深衣还是曲裾深衣之间的区别都不会太大,然而正是这些衣边突出了衣裾的不同走向。中国服装的衣领非常讲究,它用硬质材料制作,高高地在人的脑后耸起,既使人的颈部舒服适意,也衬托了人的身份,显示出一种高贵感。中国服装对边沿的重视,使得异色的边也具有了一种结构上的意义,令人不敢小觑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