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乡村教育研究/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
  • 民国乡村教育研究/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乡村教育研究/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81.3 4.6折 1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曲铁华

出版社湖南教育

ISBN9787553964959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78元

货号30827709

上书时间2024-10-1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  录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一)基于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基于对“乡土中国”特质的认知
(三)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照
二、学术史梳理
(一)民国年间的相关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乡村
(二)乡村教育
四、研究方法及全书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全书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变迁概观
一、乡村社会的政治背景
(一)新旧政权频繁交替的政治格局
(二)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二、乡村社会的经济变迁
(一)乡村经济的凋敞萧索
(二)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
三、乡村社会的文化状况
(一)传统乡村教育的危机
(二)乡土意识的禁锢
(三)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的助推
(四)新文化运动的鼓噪
四、乡村社会的教育基础
(一)清末教育的积淀
(二)西方教育文明的激荡
(三)教会教育的兴起
(四)乡村教育的经费体制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幼稚教育的发展
一、清末蒙养教育的积淀(1902-1911)
(一)蒙养教育制度的确立
(二)蒙养教材与教学方法
(三)蒙养师资的选拔与培养
二、北洋政府时期蒙养教育的发展(1912-1927)
(一)蒙养教育的新发展
(二)幼稚教育课程的逆流停滞
(三)幼稚师资的准备与培养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幼稚教育的发展(1927-1918)
(一)乡村幼稚教育机构的创建
(二)乡村幼稚教育的平民化
(三)乡村幼稚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四)乡村幼稚师资的培养
四、个案考察: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一)燕子矶幼稚园创办的缘由
(二)燕子矶幼稚园的办园方针
(三)燕子矶幼稚园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的擅变(上)
一、乡村教育行政体系的沿革
(一)劝学所的延续与废止
(二)学务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
(三)教育局的设置、裁撤与恢复
(四)视学与督导规程的完善
二、乡村基础教育规划的制定
(一)教育年限的要求
(二)学校及学级的设置
(三)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四)推进进程的设计及调整
三、乡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
(一)经费筹集
(二)经费支配
四、乡村学校课程及教材的订定
(一)科目及教授时数设置
(二)教科书的审定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的擅变(下)
一、乡村学校教职员与学生管理
(一)教师管理
(二)校长任用
(三)学生管理
二、乡村私塾的改造
(一)私塾改造的必要性
(二)私塾改造的过程
(三)私塾改造的内容
三、乡村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1937-1916 )
(一)学校的发展
(二)教职员的发展
(三)学生的发展
四、个案考察:山西省的乡村基础教育
(一)积极宣传:扩大乡村义务教育影响力
(二)村制改革: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普及
(三)村政建设:拓宽义务教育资金来源渠道
(四)教学改革: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五)机构保障:完善乡村义务教育行政机构
(六)首屈一指: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发展盛况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变迁
一、乡村师范教育的产生
(一)乡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师范教育的呼唤
(三)教育团体的推动
二、乡村师范教育变迁的历史轨迹
(一)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阶段(1912-1926)
(二)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阶段(1927-1930)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涨阶段(1931-1936)
(四)乡村师范教育的调整与衰落阶段(1937-1919)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实施
(一)师资培养机构
(二)招生与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四)教学方法
(五)教育实习
(六)乡村师范教育实施的特点
四、个案考察: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栖霞乡村师范学校
(一)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二)江苏省栖霞乡村师范学校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乡村职业教育的推进
一、乡村职业教育推进的制度基础
(一)“壬子癸丑学制”中的乡村职业教育
(二)“壬戌学制”中体现的乡村职业教育
(三)“戊辰学制”中的乡村职业教育
(四)抗战及复原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
二、乡村职业教育推进的历史轨迹
(一)民国初期的推进
(二)民国中期的推进
(三)民国后期的推进
三、乡村职业教育推进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教学
(二)经费筹措
(三)教师与学生
四、个案考察:江苏昆山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
(一)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缘起
(二)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具体内容
(三)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乡村民众(社会)教育的变革
一、乡村民众(社会)教育变革的历史轨迹
(一)民国初期
(二)民国中期
(三)民国后期
二、乡村民众(社会)教育变革的实践探索
(一)行政管理
(二)学习内容
(三)经费筹措
(四)教师与学生
三、个案考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和中国社会教育社
(一)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二)中国社会教育社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思潮(上)
一、乡村教育思潮的兴起、发展与主要流派
(一)乡村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二)乡村教育思潮的主要流派
二、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
(一)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特征
三、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特点
(四)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影响及评价
四、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思想
(一)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二)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三)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五、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评价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思潮(下)
一、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
(一)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三)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评价
二、黄质夫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一)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评价
三、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
(一)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的评价
四、金海观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一)金海观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内涵
(二)金海观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五、王拱璧的乡村教育思想
(一)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二)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的特点
(四)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的影响及评价

结语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空间特征—乡村场域
(二)主体特征—知识精英
(三)目的特征—着眼社会
二、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乡村教育的变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教育的变革应依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
(三)应妥善处理乡村教育变革中的权力博弈
(四)乡村教育价值定位的思考—城本主义抑或农本主义

中、外文参考文献举要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不同发展阶段为时间节点,从乡村教育制度和乡村教育思想两个方面探索了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历程的详细内容。一方面,以乡村教育制度为纵,从民国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民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嬗变、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变迁、民国乡村职业教育的推进及民国乡村民众(社会)教育的变革几个维度,尝试性地充分展现出民国乡村教育制度变革的全貌。另一方面,以乡村教育思想为横,尽可能地全面总结提炼出以余家菊、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黄质夫、俞庆棠、金海观和王拱璧为代表的民国乡村教育思想体系,纵横交错,史论结合,在时代背景的现实考量下,以期全面说明和概述民国乡村教育发展史。

精彩内容
导 论一、问题缘起(一)基于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乡村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匡时救世作用,在乡村教育上的表现尤甚。“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乡村教育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和社会的提升,乡村教育的成败,影响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乡村教育对于中国而言尤为重要:第一,我国自古便以农立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国民中的百分之八十为农民,不识字的人口也有一大半在乡村。但是,乡村民众在生活改善、社会制度变革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从普及教育的角度看,乡村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巫须办理的事情,必须予以重视。
第二,相比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乡村教育办得有缺点,有错误,可说就是全国百分之八十五的教育办得有缺点,有错误;纵然百分之十五的城市教育办得怎样适当,于国家社会也不见得有补救。”第三,中国自古农产品都是产出之大宗。然而,近代以来,农业渐近破产,“农人贵乎旧法,农事益形腐败,农民生计日艰”,因此,从改良农业以及维持农民生计的角度考虑,重视乡村教育亦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在遭遇现代西方文明之际,显现出风气闭塞、农民知识鄙陋、国民责任意识淡薄的状况,对国家情形以及世界大势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从改良农村旧习、破除迷信、提高乡民人格、促进乡民社会幸福的角度来看,应该更加注重乡村教育。
(二)基于对“乡土中国”特质的认知学者费孝通在20世纪40年代,曾经将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概括为四个字,即“乡土中国”。这一概括依然是中国社会最为基本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现代化进程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理解中国农村就是理解中国”。
20世纪的整个历史,可以理解为从乡村向城市变迁的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主要概括为乡村社会的变迁。然而,我国农业大国的特质,并没有因为现代化或者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而改变,直到今天中国农村人口依然占据绝大多数,中国社会的这种乡土本色,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决定了我国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乡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整体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甚至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我们要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宏大背景和认识逻辑下,来审视当代我国的农村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尊重和理解“乡土中国”的传统特质。因此,在我国重视和发展乡村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只有我们国家的乡村教育水平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有所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育水平是衡量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照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乡村问题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1840年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冲击和破坏,使一贯强势的中国农业在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膨胀中日渐式微,由此,中国的“三农”问题逐渐产生。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了一种兀臬不安的现象”。随着我国广大乡村社会的日益衰败和逐渐走向式微,乡村问题逐渐成为最为炽烈的时代话题。当时的《东方杂志》《申报》等重要报刊展开了对乡村问题的讨论。《东方杂志》意识到了当时中国乡村社会日益衰败的严峻形势,在20年代将其表述为“农村危机”,到了30年代则演变为“农村破产”“农村崩溃”。乡村问题的凸显在1918年至1938年间的刊文中,有极其显著的体现,也曾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乡村问题的热烈讨论。如杨开道指出:“我国古时重士农,轻工商,所以农民的地位非常高尚,农民的生活也非常的满意。不过到了近来,工商业一天一天的发达,工商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从前的工匠,现在变成了工程师和制造家;从前的市侩,现在变成了商业家和资本家。但是农民呢,他们的生活一天一天的变坏,他们的地位一天一天的降低,被旁的阶级的同胞压迫和讪笑了。”当然,最主要的变化还是从事农业的人口的减少,这与乡村资源大量流向城市密切相关,农民离乡问题凸显。20世纪20年代,农民离村现象愈演愈烈。相对于普通农民的离村,乡村精英阶层的离村,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同时,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乡村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乡村社会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都缺乏应有的生气。对此情形,时人曾这样感叹:“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已超升至最高状态;解决之切,迫不及待。”面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很多知识分子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呈现出了主义纷呈、学派林立的景象,掀起了一股乡村教育思潮,并形成乡村建设运动。乡村教育家们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建立了各种乡村教育实验区,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由于长期贫困落后所引起的各种矛盾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在20世纪90年代演化为“三农”问题。进入21世纪后,“三农”问题更加凸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凸显。从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因此,中国教育的重点、关键和难点在农村,现在依然如此,办好乡村教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要重视回溯历史,从近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获得独特的思路,从历史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这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四)基于对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自清末新政开始,我国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征程。“可以说,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而乡村教育在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以乡村为中心的“农本主义”价值取向,二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价值取向。两者的艰难抉择,贯穿于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始终。乡村教育始终在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徘徊,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性和工具性。
“城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始终把目光关注在城市教育的发展上,乡村教育由此逐渐演变为一种“离农”教育;而“农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则强调乡村教育的发展要把立足点放在服务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上,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乡村教育被窄化为一种“为农”的教育。因此,如何超越和重构这两种片面的乡村教育发展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术史梳理乡村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形态,乡村教育也始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国乡村教育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进行的重要工作。关于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民国年间的相关研究1.乡村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民国乡村教育进行研究,与这一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的凸显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乡村教育问题的出现,才促使学者们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乡村和平民,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思潮,并促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和国家的共同参与,学者们一般都将这一阶段作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的凸显期。因而,针对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当时一批有识之士,对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领域极为重视,出版了大量专著。余家菊、傅宝深等较早关注中国近代以来的乡村教育问题,并通过介绍美国、丹麦等国家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促进中国乡村教育研究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1919年,余家菊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乡村教育之危机》一文,首次提出了“乡村教育”的概念,此文遂成为“国中言乡村教育第一文”。之后,余家菊又于1921年在《少年中国》上发表《乡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一文,从现实问题的角度,对乡村教育予以关注。余家菊之后,有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乡村教育问题,展开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教育研究著作。如顾复的《农村教育》(1923),是较早论述乡村教育理论的著作。其他如祝其乐的《国家主义与中国乡村教育》(1925)、潘公展与祝其乐合著的《乡村教育研究及研究法》(1925)、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1931)、袁希涛的《义务教育》(1931)、余家菊的《乡村教育通论》(1934)、王衍康的《乡村教育》(1935)、俞庆棠的《民众教育》(1935)、陈兆庆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1937)、龙发甲的《乡村教育概论》(1937)、古媒的《乡村教育》(1939)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教育的概况、社会背景、目的、受教育者、教育行政、各级师范和民众教育、教育视导等方面,从理论上做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为对乡村教育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
民国时期,由于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兴起,在思想学术领域也兴起了一股研究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潮,相关著述颇丰。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有:王朝阳在《义务教育》上发表的《试办省立农村师范讲习科计划书》(1922年第6期),顾述之在《义务教育》上发表的《办理农村师范的旨趣》(1924年第24期),顾克彬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的《农村师范在师范教育中之地位》(1926年第15卷第11期),樊成章在《湖南教育》上发表的《乡村师范应该怎么样》(1929年第15期),李楚材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乡村师范课程编制的尝试:宝山师范四年级课程编制举例》(1929年第21卷第11期),宁远在《河南教育》上发表的《乡村师范与城市师范之区别》(1930年第2卷第15期),郭步陶在《教育季刊(上海1931)》上发表的《新农村的建设与乡村师范》(1931年第2期),韩文庆在《江苏教育(苏州1932)》上发表的《乡村师范教育之新生命》(1932年第1卷第7/8期),赵德庆在《河南教育月刊》上发表的《吾人办理乡村师范教育之意义》(1932年第3期),古媒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的《中国乡村师范演进的鸟瞰》(1934年第21卷第12期),张宗麟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的《学园制的乡村师范》(1936年第23卷第11期),古媒的《乡村师范概要》(商务印书馆1936年),陈友端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的《我国现行乡村师范课程的检讨》(1936年第24卷第2期),周邦道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一个异军突起的乡村师范:安徽省立黄麓乡师》(1936年第26卷第8期),张宗麟在《光华大学半月刊》上发表的《怎样办理乡村师范的行政》(1937年第5卷第10期),金海观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的《实施部定乡村师范及简易乡师课程之困难及改进意见》(1937年第25卷第1期)等。
以上这些著述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当时的乡村师范教育予以关注:一是对“乡村师范教育如何做”进行的理论设计,如李楚材的《乡村师范课程编制的尝试:宝山师范四年级课程编制举例》和古媒的《乡村师范概要》等;二是对乡村师范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关注,如陈友端的《我国现行乡村师范课程的检讨》和金海观的《实施部定乡村师范及简易乡师课程之困难及改进意见》等。
2.乡村教育实践的相关研究随着乡村建设运动将学界的教育主张付诸实践,对改革具体实施情况的相关介绍和研究,也逐步展开。相关著作有:杨效春的《晓庄学校与中国乡村教育》(1928)、吴雨农的《定县牛村的平民教育》(1929)、汤茂如的《定县农民教育》(1932),以及廖泰初的《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波上县教育研究》(1936)和庄泽宣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1939)等。社会调查作为民国时期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新型方法,被学者广泛采用,许多乡村教育研究者深入乡村实地,对村落、县域内的社会条件、教育状况进行田野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费孝通的《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等。
还有很多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对乡村教育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考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金鼎一的《乡村小学实际问题》、郭人全的《乡村小学行政》、张宗麟的《乡村小学教材研究》等。论文则有缪序宾的《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杨效春的《普及农村教育的困难和我们的作法》。这些研究主要对乡村教育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予以关注,比如经费不足问题、师资匿乏问题、课程与乡村社会脱离问题等。
3.乡村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一些教育家和学者,也从乡村教育改革的角度,对乡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如陶行知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7),其对乡村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陶行知进而又提出乡村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胡家健于1928年发表了《乡村学校教师问题》,集中讨论了乡村师资问题。他认为,乡村教师问题是乡村教育的中心问题和先决条件,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灵魂,是乡村社会的领袖,“乡村社会的一切新事业、新制度,也都靠着他去提倡、去推行”。在肯定乡村教师重要性的同时,他还集中论述了乡村教师的任务、乡村教师的养成、乡村教师的要素、乡村教师的待遇、乡村教师的进修、乡村教师的效率测验等问题。
吴永詹的《乡村教育之改见》(1929)认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着眼点在于都市教育,而对乡村教育异常的忽视,这导致了都市教育的日益发达和乡村教育的日益衰落。孙钮的《乡村教育之困难及其救济之方法》(1929)指出,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存在的困难包括:人才匿乏,比如教师和管理人员;经济困难,如学生学费;没有确定的目标;等等。相对应地,乡村教育要发展,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补救。
此外,《教育杂志》《社会学界》等教育和社会学刊物,也刊登了许多类似的研究成果,为以点带面地认识当时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材料。这一时期的期刊,如《新教育》《中华教育界》《新农村》等,也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争鸣探讨的园地,许多文章的观点鲜明,一些见解独到,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和启发性。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关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研究成果很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关于民国乡村教育的研究,才重新进入学者的研究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