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18.9
4.7折
¥
39.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日)佐佐木克|译者:孙晓宁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91874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740702
上书时间2024-10-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作者佐佐木克跳出以往幕末史以“倒幕”为中心的惯例,从现代化国家建筑的角度,梳理了从幕末到明治近四十年历史,关注了日本近代最重要转折的诸多细节。
1853年的黑船来航将日本推入了动荡的幕末时代外患的压力使日本险些分崩离析国内各方势力联合在“破约攘夷”的大旗下引领日本在屈辱中跌跌撞撞地迈向现代化国家
作者简介
佐佐木克,曾任京都大学教授、奈良大学教授,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作为历史学者,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明治维新史。主要著作有:《戊辰战争》(中公新书,1977)、《大久保利通和明治维新》(吉川弘文馆,1998,曾获吉田赏)、《坂本龙马和他的时代》(河出书房新社,2009)等。
目录
第1章 屈辱的启程(1853一1859)
1 佩里叩关
佩克桑炮的威力
炮舰外交的屈辱
对于美国总统亲笔信的意见
2 亲善条约和通商条约
《日美亲善条约》的签署
应对佩里叩关
打开外交出路
踏出通商的第一步
不平等条约
3 关于通商条约的签署
经过天皇批准的圣令
请求敕许
天皇的主张
拒绝批准通商条约
4 大老井伊直弼和条约的签订
王牌登场
条约签订和英国的阴影
大老的烦恼
批判大老
5 破约攘夷的密约
解除误会的天皇
密约
安政大狱
吉田松阴的激烈论点
第2章 尊王攘夷运动(1860—1863)
1 萨摩和长州的政治运动
樱田门外之变
萨摩藩忠诚组
再度缔结密约
长州的策论
对岛津久光的密令
2 尊王攘夷论的兴起
公布密约
尊王和攘夷的合体
幕政改革
四贤侯会聚
3 政治之都——京都的尊王攘夷运动
尊攘论的兴盛
批判幕府和恐怖活动
督促攘夷的敕使和土佐潘
诸大名上京
将军上洛与攘夷的国是
4 实行攘夷
攘夷祈愿的行幸
决定攘夷的期限
下关攘夷战争
萨英战争
日本国防军的必要性
5 文久三年八月政变
铲除奸佞
萨摩的决意
失控的强硬论者
政变的准备
八月十八日政变
对长州藩的处分
第3章 渐行渐远的举国一致(1863—1865)
1 为了制定新的国家大政方针
攘夷的内容
四侯上京
天皇与久光的商谈
公家和武家共同参与的国家最高会议
横滨港锁港的方针
2 朝廷和幕府的合体
新的长州问题
禁里守卫总督
庶政委任于幕府
从幕府独立
3 禁门之变
池田屋事件
长州势力进京
混乱的应对措施
蛤御门之战
4 第一次征伐长州
成为叛贼的长州藩
四国联合舰队进攻长州
庆胜辞去征长总督一职
胜海舟和西乡隆盛
三家老切腹
5 第二次征讨长州开战之前
高杉晋作举兵
坂本龙马和西乡隆盛
将军出兵和错误判断
萨摩支援长州
第4章 为了日本的复兴(1865—1866)
1 征讨长州与敕许条约
为何支援长州
幕府自动倒台
围绕征讨长州的朝议
“朝廷大限已至”
条约敕许
2 坂本龙马前往山口
无力的朝廷
私信的报告书
非义的敕命
想传达给长州的信息
3 萨长誓约
木户孝允进京
龙马的提议
萨长誓约之日
六条誓约
4 为了日本的将来
木户寄给龙马的信件
誓约的意义
抗议征长的大阪民众
幕长战争
看到幕府的末路
第5章 新政府的创设(1866—1867)
1 说着“不是挺好的吗”跳舞的民众
最后的将军德川庆喜
孝明天皇突然驾崩
兵库开港问题
混乱的朝议
“不是挺好的吗”的发生
大政奉还与“不是挺好的吗”
2 萨摩和土佐的盟约
新政府是必要的
萨土盟约
通过政变建立新政府
无法讨幕
萨长芸三藩出兵协定
3 大政奉还
大政奉还和大舞台
大政奉还的上表
“讨伐将军”也被列入考虑
讨伐将军的伪敕
岛津茂久率兵上京
4 王政复古的政变
土佐的构想
即使不用武力
萨摩的政变路线
政变开始运作
发动政变
小御所会议的讨论
王政复古的大号令
第6章 明治国家的课题(1868一1890)
1 以近代国家为目标
五条誓文
定下东都
版籍奉还
准备废藩
决定废藩
2 岩仓遣外使节
出使目的
考察之旅
德国,发现俾斯麦
内务卿大久保利通
3 开设国会
修正文明开化的轨道
自由民权运动
批判政府的暴风雨
4 建立立宪制国家
伊藤博文的宪法调查
近代内阁制度的建立
修改条约的交涉
大日本帝国的宪法
近代日本选择的道路
内容摘要
佐佐木克的《从幕末到明治(1853-1890)》讲述的是日本的近代史。
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幕末时代,以美国人佩里来航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导火索,引发了天皇、朝廷、幕府、各藩之间的争斗角力,最终统一在“破约攘夷”的口号下,通过吉田松阴、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等有识之士的努力,日本探寻自身的崛起之路,导致了幕府的垮台,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变。
精彩内容
2朝廷和幕府的合体新的长州问题会议另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长州问题,在商讨方针政策的同时也讨论了这个问题。长州藩的家老井原
主计带着《奉敕始末》于去年(1863,文久三年)十一
月二十七日来到位于伏见的长州藩办事所。《奉敕始末》是一封辩白书,内容为阐明毛利长州藩是秉承着
对天皇和朝廷尽忠的藩是展开行动的。他以想直接口头传达长州藩藩主父子的解释和恳求为由,请求朝廷准许他进京。
朝廷希望井原能够自行离开,但是很难。围绕着
是否准许井原入京进行了数次会议,却没有得出结论。考虑到长州藩有可能将藩兵集结于大阪,一旦面临长州藩出兵京都的情况该如何应对,朝廷和幕府没能达成一致。
与长州及三条实美政见一致的公家并不在少数。
如果不准许井原进京,长州可能心生对抗;如果准许井原人京,则可能发展为长州要求撤回对三条等人的处分。无论哪种情况,长州藩兵都有可能出兵京都。
此时,一旦支持长州一方的公家有所行动,则必然引发大混乱。禁门之变就是这样爆发的,这一设想有着
充分现实依据。
那么怎么做才好呢?三月四日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彻夜会议。公家提出如果藩兵出动,幕府方面是否会负责处理,想以此决定是否准许井原入京。幕府则表示,如果公家承诺绝不会动摇意志,不会中途成为长州的友军,幕府会在藩兵出动时负责应对。因为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会议就一拖再拖直至通宵。伊达宗城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次“沉默的”“令人想打瞌睡的”痛苦会议。
五日,幕府向公家传达了幕府一方的方针:如果发生混乱,幕府负责平息骚乱,但要以朝廷绝不动摇为条件,如果朝廷不能保证绝不动摇,就不能准许井原入京,要在大阪应对藩兵。对此方针,公家表示理解,同时朝廷高层首脑如实说出不能做到保证公家不会动摇。
决定这么一点事情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公家无论何事都无法自主决定的特质,以及朝廷核心人物的政治领导力过于薄弱。
但幕府也有责任,虽然将军、将军监护人(一桥庆喜)、政事总裁职(松平直克)、三名老中(水野忠精、酒井忠绩、有马道纯。板仓胜静、井上正直、牧野忠恭三人留在江户)这些幕府的核心人员都在京都,可是面对问题的对应和决断都太缓慢了,和朝廷一样,幕府核心人员的政治领导力也变得软弱不可靠。
长州已经采取了行动,朝廷和幕府却没有做出应对,甚至可以说是放任问题置之不管。结果五个月后爆发了禁门之变。
本来应该是相辅相成实现国家重建的朝廷和幕府,却表现出这样的狼狈相。对会议的期待也伴随着不断增加失望感而消失殆尽。春岳、宗城、久光在三月九日向朝廷递交了不再参与朝议的请辞表,并于四月上旬返回各自藩地(山内容堂在二月二十八日返回藩地)。为了支持四侯而上京的各诸侯,也都怀着苦闷的心情离开了京都。
禁里守卫总督三月二十五日,辞去将军监护人的庆喜就任朝廷新设立的官职——禁里守卫总督兼涉海防卫指挥。庆喜作为将军的代理常驻京都,新设立的这一官职以保护天皇的居住空问和政治活动场所朝廷不受任何危险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负责守卫整个京都。
“涉海”指的是如果发现外国势力集结于大阪湾,有想要制造事端的苗头,不用等江户幕府下达指示,就可以调动各藩的兵力进行应对的权限,是守护皇宫的一环。总督庆喜的直属部下有旗本800人,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是因为具有调动大名的权限,这些直属部下也就足够了。
……P119-1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