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道传真——名老药师刘绍贵妙谈 医 养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药道传真——名老药师刘绍贵妙谈 医 养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0.9 5.3折 39.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绍贵廖建萍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07898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5元

货号31066500

上书时间2024-10-1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传承真经:刘绍贵先生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数十年来潜心中医药文化和学术求索,勤于中药药学实践,本书集中反映了刘老按照中医药传统理论和中医药思维所准确传递的中药应用领域核心思维,真言精义,深意存焉。
★趣话中药:本书通俗易懂的介绍了100余种贵稀、常用、药食两用及厨房里的中药之真伪优劣、品质辨识、功效应用、传奇故事,60余种家庭药箱必备中成药的组成、剂型、使用、煎服以及药食相宜相ke,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妙谈养生:本书所有文章均以养生为旨归,并单列养生要义和时节养生专章,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涵与摄生要义、《黄帝内经》等典籍中的养藏之道,结合刘老个人的养生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悉心解答了药食引用和服食方面的疑虑,纠正了某些时弊,娓娓道来,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贵稀中药多传奇
1名贵中药首话参
2西洋参功在益气养阴、清火生津
3价比黄金高的冬虫夏草
4牛黄治病真“牛”
5补肾阳、益精血可用鹿茸
6鹿鞭之功重在壮阳、益精
7强壮筋骨选鹿筋
8息风止痉的良药羚羊角
9活血通经话山甲
10补血滋阴真阿胶
11温肾益精多用鹿角胶
12龟胶有治诸虚百损之誉
13“四大山珍”蛤士蟆与蛤蟆油
14壮阳、散结用海龙
15海马之功善兴阳
16“怀中抱月”松贝母
17西红花有番红花、藏红花之名
18牢记鉴别要点识天麻
19“铜皮铁骨”唯三七
20定惊清肝有珍珠
21话说龟板与龟甲
22鳖甲俗称脚鱼壳
23暖肾壮阳海狗肾
24养心安神话灵芝
第二章药食两用看中药
1补脾胃、益肺肾首选山药
2益肾固精、止带当用莲子
3健脾利湿薏苡仁
4赤小豆被明代李时珍誉为“心之谷”
5益精补血话枸杞
6养血安神的珍品龙眼肉
7“菌中之冠”有银耳
8调补虚劳觅燕窝
9补肾固精可选鱼鳔
10核桃是受大众青睐的“长寿果”
11黑芝麻为补肝肾、润五脏的佳品
12蜂蜜是最完美的天然食品
13缓中补虚数饴糖
14玉竹功虽缓,久服有奇功
15药食兼优选百合
16扁豆系淡补和化湿消暑的佳品
17芡实虽平常,用之却有益
18既能消食化积又能散瘀收敛的山楂
19气味独特的野菜鱼腥草
20罗汉果为药食两用的奇果
第三章常用中药有故事
1黄芪为补气药之最
2党参秉“中和之正”,补气常用
3妇科“王药”话当归
4补血滋阴熟地黄
5黄精乃名垂清史的服食药
6石斛为养胃益肾明目的良药
7渗湿平补数茯苓
8药中甘草不能少
9凉散、明目、醒脑识菊花
10葛根长于解肌发表、升阳止痛
11升阳、发表、疏肝解郁觅柴胡
12养血和营、柔肝敛阴话白芍
13麦冬为养阴润肺清心的佳品
14参须系益气生津、止渴的常用药
15宁心安神、收敛津气选五味子
16薄荷乃疏散风热的首选药
17清热解毒、秀美富贵的金银花
18川芎乃“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之药
19补肝肾、强腰膝可选杜仲
20何首乌有益精血、乌须发之功
21藏医常用药红景天
22解毒消痈,首荐蒲公英
23破血通经有水蛭
第四章厨房中药知多少
1大蒜是世界范围内使用率最高的调味品
24种葱类调料与食材
3大茴、小茴与花椒3种辛香中药均为烹饪中的传统作料
4生姜、干姜、pao姜与良姜的不同应用
5辛香调料、温中散寒选胡椒
6辣椒既是菜肴美味调料,又是健胃消食良药
7香菜既是菜蔬作料,更是发表良药
8又到“三月三”,不忘“地菜子煮鸡蛋”
9山药是古今皆用的药食蔬佳品
10黑木耳的药用与食疗
11药蔬两用紫背菜
12秋日佳珍荐莲藕
13芋头是老少皆宜的蔬菜与膳食
14冬令进补荐羊肉
15鹿肉、驴肉均为药食两用的佳珍
16虚劳补益选乌鸡
17金秋时节荐百合
18“冬吃萝卜赛人参”新解
19开胃消食、生津止渴荐荸荠
20夏日当季蔬菜
21漫话茄子
22金秋螃蟹味香美
23菜蔬养生最有益,按季选食效更佳
24红糖既是甜料又是药物
25红豆尚有利水消肿之功
26药食可用话“四花”
27“醋”曾被视为调料和药用的“贵重奢侈品”
第五章中药使用需合理
1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
2用药与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3中药用量的确定应科学合理
4中药的质效保证不是存放得越久越好
5有毒中药的安全应用
6银杏药用效虽奇,但并非食用佳果
7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吃得不对白费钱
8方剂治法的形成和组方原则
9合适的给药途径能增效解毒
10容易被误用的中成药
11风热感冒与温热病初起的良药“银翘解毒丸”
12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桑菊感冒片
13麻杏石甘汤是清宣肺热、治疗肺热咳喘的经典名方
14参苓白术散是健脾渗湿的名方
15石斛夜光丸为明目除障的中药名药
16木香顺气与开胸顺气丸有异同
17中成药治疗急性咽炎
18玉屏风散及其制剂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
19止咳成药何其多,辨证选药是关键
20三黄片、黄连上清丸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合理应用
21温病急救“三宝”的承袭应用与发展
22滋阴补肾首荐六味地黄丸及其制剂
23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宜选藿香正气散及多种制剂
24气血双补选名方,首推十全大补汤
25枸杞洋参配合用,增强免疫力有异功
26不应把“安宫牛黄丸”当作养生保健药用
27古方今用五苓散
28追风透骨丸为药典方
29主治慢性咽喉炎的名药铁笛丸
30饮誉50余年的良药“冠心通络片”
31风湿骨痛请用“活血安痛酒”
32牛黄解毒制剂决不可滥用
33几种生熟和品名一字之差的药物不宜随意借用
34夏季家庭药箱应备的几种中成药
35身边常见的几例药食相克
36药食相克小议与举隅
37常用动物药中多“奇珍”
38地下矿藏药物也很多
39重话五月“四宝”药
40关于几种含中药食品与药品的服食法
41大青叶、板蓝根煎服防流行性感冒
42出水芙蓉,清潋一家
第六章中药煎煮服用有妙法
1中药汤剂煎煮有讲究
2中药汤剂的特殊煎煮及入药方法
3中药服药方法的讲究
4择时服药,门道不少
5烊化法是中药汤剂煎煮中一种特殊和妙用的方法
6用淡盐水送服药物意在补肾益精
7“药引”的合理使用
第七章药酒药茶有妙用
1药酒A、B、C
2药酒饮用防误区
33种常用的药酒方
4中秋节与桂花和桂花酒
5桂花绝尘香远溢,其酒醇香更宜人
6调神养生品花茶
7酷暑季节话凉茶
8养肺润燥可用“三种茶”
9清补妙品绞股蓝茶
第八章慢病须调养
1慢性咽炎的饮食调理
2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调养
3脂肪肝的中医药调养
4肝硬化的中医药调养
第九章居家有秘方
1生姜柿蒂汤等25个秘方
2益智健脑药膳方
3鼻窦炎、雀斑验方
4黑豆、鲤鱼煲汤能减轻骨质增生疼痛
5白芍、威灵仙、延胡索等煎汤服可缓解颈部疼痛
6大蒜头捣碎浸渍醋液预防肠炎、痢疾有依据
7花椒是传统治牙痛的常用药
8黄柏醋浸液治口舌生疮有效有据
9醋调青黛涂治腮腺炎为有效之举
第十章购买中成药有讲究
1普通感冒
2外感咳嗽
3中暑
4湿疹
5风疹
6皮肤皲裂
7痱子
8冻疮
9小儿积滞
10肛肠疾病
第十一章养生有要义
1学习《黄帝内经》,谨守养藏之道
2养生一定要谨守养生要义
3养生理念与生活态度、状态及细节
4养生贵在顺其自然与平衡
5老人养生真经
6医务人员也须养生
7饮食有节与不时不食
8饮食有节与平衡
9滋补养生应因人而异、辨证施补
10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涵与摄生要义
11养生座佑铭
12养生误区
第十二章时节好养生
1立春养生
2雨水养生
3惊蛰养生
4春分养生
5清明养生
6谷雨养生
7立夏养生
8小满养生
9顺应时令气候特征,重话芒种养生
10夏至养生
11小暑养生
12大暑时节话养生
13养心护阳,平安度夏
14热在“三伏”话养生
15立秋、处暑热不退
16白露时节应防露防燥
17秋分养生
18金秋时节话养生
19寒露养生重敛阴
20霜降养生重在保暖防燥
21立冬养生
22初冬“小雪”话养生
23大雪、冬至保温防寒重养藏
24小寒养生
25大寒养生要点
26冬令进补有妙方,力荐当归生姜羊肉汤
27冬季养生保健五法
28年尾岁首老人起居饮食有讲究
第十三章杂谈杂议话中药
1《延禧攻略》中所说的4种中药的性能应用值得商榷
2马兜铃酸的毒性与《药典》所载3种马兜铃科药物的述说
3关于云南白药的解说
4复方甘草片及甘草毒副作用的述说
5常用名贵中药阿胶的效用决不容否定
6速效救心丸缓解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的作用不应否定
7熊胆应用与活熊取胆
8黄芪与其制剂黄芪精等的异同
9常见食用菌及野生毒菌的辨识与中毒解救
10所有动物药均不可生吞活剥
11新鲜生鸡蛋不宜生吃也不壮阳
12药丸大小是因为啥
13高考考生用药有讲究
14且看道地药材的成因与变迁
15端午节与雄黄及雄黄酒的文化传承
16佩戴“香囊”重在卫生和辟秽

内容摘要
按中药辨识与应用、中药与成药的合理使用、厨房里的中药、中药煎煮与服用法,药酒与药茶、慢性病调养、家有用秘方点评、教您购买中成药、养生要义与时节养生等类别编排,查找十分方便。内容涉及常用药物与中成药的正确选择、药食两用中药与药膳食疗方的推介,以及四时八节和24节气的养生要点。在药物介绍中,既阐述了真伪优劣的辨识,又简述了合理应用的常识,同时针对时弊,澄清某些误区或误导。

主编推荐
★ 传承真经:刘绍贵先生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数十年来潜心中医药文化和学术求索,勤于中药药学实践,本书集中反映了刘老按照中医药传统理论和中医药思维所准确传递的中药应用领域核心思维,真言精义,深意存焉。
★ 趣话中药:本书通俗易懂的介绍了100余种贵稀、常用、药食两用及厨房里的中药之真伪优劣、品质辨识、功效应用、传奇故事,60余种家庭药箱推荐中成药的组成、剂型、使用、煎服以及药食相宜相克,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 妙谈养生:本书所有文章均以养生为旨归,并单列养生要义和时节养生专章,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涵与摄生要义、《黄帝内经》等典籍中的养藏之道,结合刘老个人的养生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悉心解答了药食引用和服食方面的疑虑,纠正了某些时弊,娓娓道来,豁然开朗。

精彩内容
第一章贵稀中药多传奇贵稀药物,又名贵重或贵细药物,主要指部分货源稀少、价格相对较高,或少数用量较轻、疗效肯定的药物。其品种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难恒定。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历史相沿形成的传统认知情况,多把人参类、洋参类、鹿茸、鹿鞭、鹿筋、鹿尾、鹿胎、鹿血、犀角(20世纪90年代初已禁用)、羚羊角、麝香、熊胆、牛黄、珍珠、马宝、玛瑙、穿山甲、猴枣、蛤蚧、蛤蟆油、海狗肾、燕窝、虎骨(20世纪90年代初已禁用)、虎膝与虎鞭(亦已禁用)、豹骨、海龙、海马、蕲蛇、金钱白花蛇、蟾酥、水獭肝、玳瑁、阿胶、鹿胶、龟胶、紫河che、川贝母(主要指松贝)、天麻、冬虫夏草、西红花、沉香、琥珀、朱砂、冰片、银耳、血竭、三七、竹节参、珠儿参、天竺黄(天然品)、檀香、肉桂(上等品)、龟板、鳖甲等,约60种左右,由于龙眼肉、枸杞子、白莲等为药食两用的极常用品种,为防止漏洞、加强管理,有的药店、药房亦将其纳入贵稀药物管理。本篇仅选较常用和易见易得的24种,逐一简述如下:1名贵中药首话参
人参,为重要的名贵中药,又名人衔、神草、地精。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根如人形,功用神奇而得名。药用其干燥根。栽培品称为“园参”;野生者称为山参或野山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为“林下参”,习称“籽海”。主产于吉林抚松、辑安、靖宇、敦化、安图,辽宁桓仁、宽甸、新宾、清源,黑龙江五常、尚志、宁安、东宁,以及山东、山西等地。产于吉林者习称吉林参,产于朝鲜者习称朝鲜参、高丽参或别直参,产于日本者称为东洋参。现多为人工栽培,市场标榜的野山参,很难见到真迹。
人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其商品规格,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山参、高丽参、石柱参、大力参、红参、白人参、生晒参、糖参、掐皮参、参须等。其品规等级多按野生与栽培、产地及参体的长短、重量和品质划分,十分复杂。由于野生种近乎绝迹,市售品多为栽培种,且主要可见红参、白参、晒参、糖参或高丽参、鲜参。
(1)红参:为经过蒸制、干燥的参根,有普通红参和边条红参之分。①普通红参:有每20支或32支、48支、64支、80支重500g等规格之分,其下再各分一、二、三等。20支普通红参一等干货,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光泽,质坚实,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支25g以上。②边条红参(原称石柱参):有每16支、25支、35支、45支、55支、80支重500g等规格之分。其下再各分一、二、三等。16支边条红参一等干货,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83cm以上,有分枝2~3个,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支313g以上。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此类红参被认为质量较好。
(2)白干参:分一、二、三、四等,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皮细、色白、芦小,质充实,肥壮、去净枝根,断面白色,气香,味微苦,每500g60支以内,支条均匀。无抽沟、皱皮、水锈、无杂质、虫蛀、霉变。
(3)白参:市场多见,粗细不一,主根一般长3~15cm,直径07~3cm。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全体可见加工时针刺的点状针痕,下部有2~3条支根或不等,断面白色,有菊花纹。气微香,味微甜、微苦。以嚼之无渣感者为佳。
(4)生晒参:有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之分。所谓全须生晒参即保留原有的参芦、参艼及参须,去净泥土直接晒干者。分一、二、三、四等。一等干货,呈圆柱形,有分枝。体轻有抽沟,芦须全,有艼帽。表面黄白色或较深,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苦。每支重10g以上,绑尾或不绑,无破疤、杂质、虫蛀、霉变。生晒参已不保留参芦、艼帽、须根,分五等。一等干货,呈圆柱形,体轻有抽沟,去净艼须。表面黄白色,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苦。每500g60支以内。无破疤、杂质、虫蛀、霉变。
(5)高丽参(指从朝鲜进口):亦为经过蒸制干燥的参。呈圆柱形,多加工呈棱柱状,长10~15cm,直径14~2cm。表面棕红色,具横纹或纵皱,或留有棕黄色栓皮(俗称黄马褂),主根肥壮,分枝2~3股,股枝较整齐。芦茎粗短,底凹如盏,类似马蹄(俗称马蹄芦)。品质以皮细、色红润、芦碗整齐、身长腿短、分枝少、质坚实、无破皮者为佳。
《神农本草经》称人参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久服轻身延年。近现代归纳为: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生津止渴,益气生血,益肾助阳,强身延年,扶正祛邪。用于气虚欲脱、气虚亡阳、气阴虚脱、血虚气脱、脉微欲绝证;脾气亏虚证、肺气虚弱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与脾阳虚证;气津两伤的口渴证、消渴证;以及气血两亏、神志失养诸证;血虚萎黄及阳痿早泄等症,并用于扶正祛邪。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兴奋中枢神经,有强心及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皮质的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防止动脉硬化。现代多用于危重病的急救、肿瘤、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白细胞减少、艾迪生病、慢性肝炎等病症。用于危重病的急救多用品质上等的红参或高丽参。
入汤剂,一般性虚证用3~9g,抢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或研粉吞服,每次05~1g,每日2~3次。但人参的补气作用较强,凡正气不虚、身体健壮的人不宜用;感冒、高血压、热性病患者不宜用;阳气较为亢盛的人亦不宜用;孕妇、儿童应慎用。较长时间服用人参或用之不当,可出现人参滥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咽喉刺激感、欣快感、烦躁、体温升高、皮疹、出血、晨泻、水肿,少数患者表现为性情抑郁。另外,人参反藜芦、恶皂角、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同时前已述及,临床处方很少直接用人参之名,而多用不同方法所得加工品之名,如红参、白参、晒参、糖参、高丽参等。
2西洋参功在益气养阴、清火生津西洋参,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因历史上曾多自美国、加拿大进口而来,故被冠以洋参或西洋参、花旗参之名。人参性偏温,功在大补元气、补脾益气,而洋参性偏凉,功在益气养阴,清火生津。20世纪70年代,我国北京、东北及山东、西安等地先后引种成功,以北京怀柔栽培出产的品质较佳,可与进口洋参相近。现市面上虽有进口和国产之分,但国产份额已逐年增大。商品有长枝、短枝之分,亦有野生和种参两类,只是野生亦极稀少,其品规等级十分复杂,有人称有4000多个品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