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园林营造技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64.3
7.6折
¥
8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姜振鹏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152018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5元
货号2646022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传统建筑园林营造技艺》(作者:姜振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意在给从事传统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料,也可给从事建筑装饰装修、电影美术、舞台美术、工艺美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及园林方面专业知识的普及、学习和参考资料。以期达到宣传、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国造园艺术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目的。
作者简介
姜振鹏,原北京中山公园副园长,兼主任工程师;现任《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风格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主持过北京中山公园愉园、蕙芳园、杏花村景区、西门景区等园林与建筑规划设计;主持过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建筑内外装修设计;主持过北京龙泉宾馆庭园园林与建筑规划设计;其中,北京中山公园蕙芳园的设计曾荣获首都绿化委员会优秀设计二等奖。
参与创办《古建园林技术》杂志,长期担任副主编并发表论文多篇,曾荣获全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银牛奖。
主编有《北京中山公园志》,撰写有《中国古典园林》、《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传统建筑木装修》等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传统建筑园林的地形改造、掇山、理水与道路铺装工程
第一节 地形改造与土方工程
第二节 园林假山堆叠工程
第三节 园林水景工程
第四节 园林道路与地面铺装工程
第二章 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构成要素与布局
第一节 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第二节 传统建筑中的斗棋
第三节 传统建筑中的翼角与悬山、收山、推山法则
第四节 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主要木屋架与木构件
第五节 传统建筑的主要构成因素
第六节 传统建筑木构件之间的节点处理
第七节 传统建筑的布局
第三章 传统建筑的台基、墙体、屋顶等营造做法
第一节 台基
第二节 台阶
第三节 石栏杆
第四节 台
第五节 墙体
第六节 屋顶、屋脊、瓦件与脊件
第四章 传统园林建筑中一些常用建筑营造方法
第一节 门
第二节 垂花门
第三节 牌坊
第四节 殿堂
第五节 厅堂
第六节 楼阁
第七节 亭
第八节 游廊
第九节 画舫、舫式建筑与水榭
第十节 桥
第十一节 塔
第十二节 棚架
第五章 传统园林建筑的木装修
第一节 外檐装修
第二节 内檐装修
第三节 木装修中的五金配件
第四节 传统建筑装修中的常用纹饰·
第六章 传统建筑的油饰、彩画与棚壁裱糊
第一节 油饰
第二节 彩画
第三节 棚壁裱糊
第七章 传统建筑园林的植物配置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第二节 乔灌木在园林中的配置
第三节 攀援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
第四节 庭园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五节 草坪、地被植物的种植
第六节 北京及华北地区的主要园林观赏树种
第八章 传统建筑园林中的匾联、景题、牌示、雕塑与雕刻
第一节 匾联与景题
第二节 园林牌示
第三节 园林雕塑与雕刻
第九章 传统建筑园林的色彩
第一节 色彩
第二节 传统建筑园林的色彩
第十章 传统建筑园林营造艺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法则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尺度与权衡
第五节 主景与配景
第六节 借景与障景
第七节 掇山与理水
第八节 视觉错觉与错觉矫正
第九节 内容与形式
第十节 环境与中国古代堪舆学
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参考图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传统建筑园林营造技艺》(作者:姜振鹏)图文并茂,是一本较为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营造技术与艺术的专业性、基础性和普及性读物。
本书共十章、五十七节,各章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传统建筑园林的地形改造、掇山、理水与道路铺装工程;第二章: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构成要素与布局;第三章:传统建筑的台基、墙体、屋顶等营造做法,第四章:传统园林建筑中的一些常用建筑营造方法;第五章:传统园林建筑的木装修;第六章:传统建筑的油饰、彩画与棚壁裱糊;第七章:传统建筑园林的植物配置,第八章:传统建筑园林中的匾联、景题、
牌示、雕塑与雕刻;第九章:传统
建筑园林的色彩;第十章:传统建筑园林营造艺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法则等。
实景照片分成黑白和彩色两部分,主要是在文字论述部分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的实景照片,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作为文字论述部分形象和色彩方面的补充,而且对于有关传统建筑园林的建设部门、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还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鉴于《传统建筑园林营造技艺》的内容,其读者适合于从事或有志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与研究人员,或者是对中国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兴趣的人士。本书还可以作为有关专业院校的教材使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