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华谈笺录:“铁一号”红楼与戴逸先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岁华谈笺录:“铁一号”红楼与戴逸先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55.7 7.1折 79 全新

库存2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健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6245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2035556

上书时间2024-07-2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健,197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于历史系。1984年获纽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学位,后从事贸易工作。80年代初在《历史研究》《清史论丛》等刊物发表有关清代历史的论文,在《电影文学》发表电影剧本。近年专注写作与翻译,出版有《康熙遗诏1722》,与戴寅合作《海军,海军!》等。 

目录
第一部分?我那时成了先生唯一的学生 
跑回北京,戴逸为我做了碗汤 
“铁一号”红楼·常熟·北京 
“铁一号”红楼里,戴家是最热闹的地方  
先生借我《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带回福建  
在福建给在江西干校的戴逸写信  
戴逸从福建的叶向高讲到意大利的利玛窦  
我的老家福清是人口迁徙之地  

第二部分?史学教案:五十年前先生的三十六封信 
“学问与好奇心永远连在一起”  
“如何读古书是一门学问”  
“学习历史,应当知道历史书的各种体裁”  
“《史记》写人写得好,《资治通鉴》写事写得好”  
“读史书要串起来读”  
先生谈得比较多的是汉朝和唐朝  
 “搞历史,博与精的关系尤其重要”  
“今天有信吗?”是当年我周围人的口头禅  

第三部分?关于《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谈话 
从江西回北京,戴逸做了两件事  
“挖掘历史细节越多,离历史的距离就越近”  
准噶尔蒙古的历史与“土木堡之变”  
中俄《尼布楚条约》所用的语言是拉丁文  
耶稣会士在尼布楚谈判中的作用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两个重大事件  
《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出版的意义  

第四部分?关于《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谈话 
戴逸将历史小说家凌力调入清史研究所  
“清朝历史无法避免地与世界历史交融”  
18世纪时的美国  
18世纪时的俄国  
18世纪时的中国  
18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  
清朝时期中国西部疆域问题  
如果没有那些战争,国家的统一难以实现  
18世纪中、俄、美在开疆辟地历史进程中的区别  
满族“汉化”进程比后代史学家们想象的要快、要深刻  
茶马贸易与王朝政治紧密相连  
游牧与农耕民族从经济形态趋同到政治文化认同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至今具有深刻意义  

第五部分?我所知道的清史纂修工程的细枝末节 
启动清史纂修工程“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组织策划清史纂修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酝酿过程  
设计清史的体例架构  
通纪是纂修清史的纲领  
典志是纂修清史的关键  
传记是纂修清史的重要部分  
史表与图录是纂修清史的创新  
纂修清史要有世界眼光  
纂修清史的人选问题  
失去夫人是最大的打击  
书架上的105册《清史》样书  
“勤于我的事业,忠于我的事业”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岁华谈笺录:“铁一号”红楼与戴逸先生》详尽地介绍了当代著名史学家戴逸先生的学术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一位大学者在岁月变迁中投身学术、矢志不渝的学术情怀,以及一位史学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抱负。 
书中介绍了戴逸先生的家乡和其在北京的生活研究环境,展示出一位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描绘了先生的若干生活细节,介绍了作者与先生的交往和通信,分析了先生教书育人的方式与学术研究的脉络,从中可以看出先生对中国历史理解的深度与厚度,同时也反映出一位学者了不起的人品更在学问之上。 
通过戴逸先生撰写的《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著作,书中介绍了戴逸先生从世界视角考察清朝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地位的研究方法,以及由此提出的史学问题。作者认为,戴逸先生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了此后几十年的中国历史学界。 
书中还介绍了戴逸先生在耄耋之年,组织起全国范围内两千多位历史学家的庞大队伍,耗费二十年之力,主持完成中国百年来一次重要的大型文化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细节。这一工程将对中国的历史研究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精彩内容
去年秋天,在西小院内圆桌旁的一次谈话中,先生对戴寅、戴琛和我说: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根本,中国的二十四史更是中国文化的重中之重。 
我问先生:“90多岁高龄还在工作,您这一生快乐吗?”先生说:“当然,我做了自己一生一世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做成功了,我当然快乐。”
当今社会,在一般人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中,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够在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中寻找快乐! 
“快乐”,它在人生中的定义是什么? 
我静静坐在先生对面的椅子上,扭头看着这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屋子。窗外的阳光洒在靠窗的书桌上,书桌左边是两个书柜,书柜里摆放着书籍和先生每天要吃的药。靠门的地方是张小床,那是一张最普通不过的床。除了书桌、床、两把椅子,这里几无更多空间。在北京的居住环境中,这里是最一般的民居。 
这里是先生平时工作、休息的地方,也是会客之处。我再看一遍先生住的地方,这里没有任何奢侈之物,床、桌子、椅子都是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最一般的家具,外面会客与进餐的两用小厅墙上的漆已经剥落。这里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气派,有的只有书、文件、稿子。所有这些展示给人的只是一位长者宁静、谦和、简单的生活写照。先生的生活,按照戴寅的话说,“很随性”。吃随性,有什么吃什么;穿随性,有什么穿什么;住随性,不求奢侈,只需宁静。 
每次到西小院,我都喜欢在屋子里转几圈,试图找些新鲜的东西,却永远找不到,这里的一切都太平凡了。当我去年秋天看到刚刚送来的105册《清史》样书的时候,才骤然感到,这里聚集的巨大财富恐怕是外面所有人都没有的。 
2011年去世的苹果公司创建人乔布斯在其晚年说,他愿意以其一生创造的财富换取与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交谈一个下午的机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在其庞大事业走到高峰之际,他内心所寻求的是更进一步探索人类的精神文化。中国目前的状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国力大幅度提升以后,整个民族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理性探索,提升中国的文化内涵,建筑文化产业。 
21世纪初的清史纂修工程也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中产生的,其重要性则可能需要过几百年才能够看到。而戴逸先生正是中国百年来这一大型历史文化工程的灵魂人物。 

还是凌晨三点钟,我仍然枯坐灯前,电脑文案中只记录下先生与记者的一段对话:
一位记者采访先生时,问道:“您怎么评价自己?”
先生回答:“我是个很一般的人,不是什么大家,成绩也很有限。但是我的特点是勤奋,勤于我的事业,忠于我的事业。勤奋是个很苦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有很多娱乐活动不能参加。但当你有所得的时候,你也一样会非常高兴。”
敲完最后几个字,五十年红楼影像瞬间掠过,孤对屋梁落月,铅华渐散,迷茫之中,脑海里唯能浮起的只有14个字:“千载都说寒山寺,山长水阔见红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