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点文库.散文-穆涛自选集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25.7
4.4折
¥
5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穆涛|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52918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57101
上书时间2024-07-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穆涛,《美文》杂志执行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著有《先前的风气》《中国人的大局观》《中国历史的体温》《明日在往事中》《俯仰由他》《肉眼看文坛》《散文观察》等多部作品。其中《先前的风气》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并入选2014年度“中国好书”。
目录
\"目 录
辑一 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
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
从发现时间开始: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
主气和客气
四象与西水坡遗址中的龙虎图
春天的核心内存
秋天的两种指向
春天是怎么落下帷幕的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背后
季节转换的典礼
冬至这一天
端午节,自汉代开启的国家防疫日
二十四节气是有警惕心的
汉代小学的天文课
黄帝给我们带来的
辑二 另一种叙述
另一种叙述
自娱的艺术
定数
坐唱
玉皇大帝住什么房子
多年以前的节奏和碎片
真僧只说家常话
代后记:文学写作,认识力是第一位的\"
内容摘要
“制高点文库”之《穆涛自选集》是一部鲁迅文学奖得主穆涛的散文集。文章重趣味、善用典,节制、内敛、精致、巧妙,语尽而意不尽;以独特的文白嫁接语言激活“原本已经死去了”的历史,表面上看,说的全是旧人旧事,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又全在当下社会。总之,作品经纬百态,包容万象。读来如看静水——乍一看表层,是向一个方向流动;细一看底层,却又是向相反的方向。永远的层层叠叠,深不见底。直看得人全神贯注,心惊肉跳。及至水落石出,又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悟。
精彩内容
\"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一
每一种文明的形成,都有其独到的历史密码。
中国最早的政治,在部落时代,兴奋点和焦灼点不是权柄的角逐与操控,而是顺天时而治,政治术语称为“君权天授”。
天,高高在上,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但一场天灾,突如其来的洪水,蔓延的疾病,或耕猎歉收带来的食物匮乏,就可能产生灭顶之灾,造成一个部落的崩溃。那个时代,人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解决温饱和繁衍后代上,填饱肚子、抵抗疾病和让孩子健康长大,是日常生活的三大主题。中国人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能够辨识和熟练地使用一些草药了。智慧是在对困境的挣扎和摆脱中产生的。
神农氏时代,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盛世阶段,神农氏即炎帝,接下来是黄帝时代,这两个时代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的上游。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所谓时代,在历史学中一般是指强盛时期。此之前有发生时期,此之后有衰落或转型时期。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庄子·盗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易·系辞下》)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学会向造物者低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向谁低头,是艰难之中的智慧选择。
在对天灾、疾病、早夭和饥馑的恐惧中,古中国大地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对天地的顶礼膜拜,听天由命、昊天罔极、天大地大、天长地久、皇天有眼、奉天承运、谢天谢地……后世的这些成语或俗语,昭示着先民们敬畏天地的拳拳初心。
部族之间发生火拼和战争,始自黄帝时代,“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时候,多个部落繁衍壮大,人口增多,领地意识致使人们野心膨胀,相互之间征伐不断。在此之前,人们生活在荒野之中,“卧则居居,起则于于”,却是没有野心的,肚子里跳动着一颗与天地共甘苦的祥和温良之心。
二中国早期的部落领袖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先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遥远的上古时候,有一个三百或五百人的族群,生活在绿水青山之中。在初民阶段,这样的人口规模已经是大族群了。这些先民过着极简的日子,刀耕火耨,随遇而安。此时已经发明了刀、斧、凿子等生产工具,都是石质的,因而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学会制造并使用生产生活工具,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水岭,是那个时代的“科技革命”。研究古代科技史的学者告诉我,这时期属于“迁移农业”形态,人们刚刚摸到春种秋收的门路,用石刀、石斧铲除田野中的杂草和低矮树丛,铲不掉的就用火烧,但对顽强的草根和树根,他们则无能为力。一块土地整理出来了,就撒下种子,然后等着收获。当时还没有田间管理的概念,这一时期最高亩产大约五十公斤。对这块土地的收成感到不如意,就再去整理下一块,荒地多的是。
此时还没有完全定居下来,居住地随时可能迁移。“迁移农业”类似于游击队战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哪里安全就在哪里落脚。
土地产出的粮食是填不饱整个族群的肚子的,他们还成立了渔猎组织,结绳织网,或去河里捕鱼、蛤,或进入森林捉拿麋鹿一类弱小的动物。让族人吃饱,并且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是部落首领的首要责任。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这个时期,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
每个族群里都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大姐大”,但大姐大不是凌驾于整体之上的人,也不是那种叱咤风云的表率人物。母系社会的治理方式一直是个谜团,由谁发布命令,由谁管理,由谁执行,一直处于臆想和猜测之中。一位学者说出了他的“研究心得”:大姐大首先是一位英雄母亲,生育能力突出,孩子们不仅健康长大,而且出类拔萃,那个时候“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母以子贵。母系社会的生活模式与“蜂群思维”相类似,一个蜂群出动,蜂后是在队伍后边的,女儿们在左右照料母后,几只工蜂飞在前头负责侦察,搜索食物,判断有无危险,并及时向后方传回信息。其余都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窝蜂地跟随响应。一只蜂后的在位时间通常是三到四年,蜂后生育能力衰弱以后,新蜂后就取而代之了。一个族群中大姐大的在位时间,与她儿女的能力强弱息息相关。
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庄稼成熟了,一个人向大姐大禀告:三天后天将降大雨,如果不及时收割,粮食就会烂在地里。他的建议被采纳了。三天后果然天降倾盆大雨,但庄稼已收获,粮食颗粒归仓。入冬以后,粮食出现短缺,这个人再次禀告:十五天后天将降大雪,抓紧时间多捕猎,一旦大雪封山,后果就严重了。他这个建议再次言中。冬去春来,一个不幸的事件发生了,族群中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病倒,母亲们万分焦虑又无比忧伤。这个人去野外采回一些草叶和树根,放入水中煎熬,孩子们服用几天后痊愈如初。这一年,整整一个春季没有降雨,旱情极端严重,庄稼秧苗出土不久就枯萎了。这个人又禀告并发出预警:接下来还会发生更大的灾难,入夏之后,天会连降大雨,河水暴涨,我们的居住地会被洪水淹没。之后,他带领众人,选择了一个新的居住地,在半山腰上,那里地势迂回,不受山洪侵扰,而且动物多,树上的果实也多,这些举措使族群成功度过了洪灾以及庄稼绝收带来的危机。
这样的预测多次应验之后,这个人,以及他的母亲,会被族群奉为神明一样拥戴。
叙述到这里,需要做一个说明,在这个时候,春和夏的时间概念并没有形成,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相当肤浅。所谓原始,就是文明还没有萌芽,一切都在模棱两可之中。最早的“作息时间表”是挂在天空的。
先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对天象的耐心观察中,最先发现了太阳和月亮的“轮回”运行规律:由日出到日入,再到日出;由月亏到月盈,再到月亏。就这样,“日”和“月”的时间概念产生了。发现了时间,才开始有渐而清晰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计时工具是一根棍子,初名叫“表”,棍子被垂直竖立在地面上,用来观察太阳影子的位移,因而时间的另一种表述叫“光阴”。大自然中的“时”本来是混沌“无间”的,先民们用立“表”的方法区分出间隔,有秩序的间隔构成了“时辰”。据科学史学者推断,日、月的时间概念成形于伏羲时候,公元前6500年前后。把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要晚一些,在计时工具由“表”升级为“日晷”之后。
科学史学者补充说:截至目前,伏羲、神农氏、黄帝,以及尧帝,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尽管有典籍记载,但多为零落散碎的“风闻”,彼此之间缺乏通联和互信,尤其缺乏史迹的实证。也就是说,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之间,均为史学界的模糊地带。模糊地带之前,则是一片更遥不可及的混沌与苍茫。
我向多位历史学家请教过一个问题,在我们中国,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在哪里?得到的回答基本验证了我的思考。突出的转折点有三个:一是农耕生产规模扩大,人们逐渐定居下来,领地和家园意识出现了。领地是要维护的,有了家园,对家长的依赖和期待就增加了。二是人口增加,部落之间的火拼和战事不断升级。火拼和战争,是用拳头和武力说话的。三是对天象的研究持续深入,逐渐产生了对天地有意识的敬畏和崇拜。第三个转折点是中国独具的,在世界史中不具备共。人们不仅敬畏天地,而且对天地的气象变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并由此构成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