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防身术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17.5
4.6折
¥
3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孙玉祥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45251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759584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历史总是在反复重演,但真正吸取教训的人却不多。孙玉祥著的《历史防身术》内容是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的一些相似的事情做归纳与对比,旨在用历史上重复发生的一些事情,用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人们,多学点历史,不仅有助于思维,更可以在漫漫人生路上起到防身抗灾的作用。
作者简介
孙玉祥,六十年代生人,籍贯四川德昌,现居广州。做过教师、编辑、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喜欢读书,热爱文字,更追求真相,竭力在一个偶然世界中找寻必然,虽屡屡碰壁,此志不懈。著有《知识的忧伤》、《现代文人的隐与痛》、《纸上欲望》。
目录
内炼篇
仁海六式
孙权与威廉一世:不惧批评
波茨坦离官与贝格霍夫别墅:崇法敛权
孟浩然与周邦彦:爱惜人才
梁启超与钱锺书:逝者为大
王竹溪与赵万里:雅量宽容
杨绛与刘筠:敢于直言
无量智慧心经
党进与张作霖:本色为人
箕子与乾隆:目光长远
沈德潜与解缙:给人台阶
纪晓岚与布瓦洛:巧言秉真
纪晓岚与钱锺书:实践至上
鲁迅与汪曾祺:坚持己见
庄子与朱元璋:曳尾涂中
诸葛亮与爱因斯坦:质胜于量
“怪人出”与王阎远:郢书燕说
韩非与孟子:保持距离
美军与日军:重视方法
明长域与日本水饺:忠于职责
喜欢看老皇历的日本人:弄清表里
钱玄同与李敖:矫枉过正
“屡败屡战”与“为国捐躯”:熟稔文字
柳永与海望:闷声发财
来俊臣与陈察:请君入瓮
余则成与岑春煊:以假浑真
苏东坡与陈独秀:随机应变
外修篇
辟邪七章
勾践与慈禧:防苦肉计
朱元璋与朱棣:防引蛇出洞
朱棣与袁世凯:防两面派
解缙与杭世骏:防记仇者
赵高及其后辈:防真假不辨
盛世才与国民党特务:防罗织罪名
魏美人与王夔石:防轻信同僚
祛魅金钟罩
晋惠帝与溥仪:防成长受限
岳飞与于谦:防权力陷阱
慈禧与袁世凯:防受人蛊惑
韩信和司马懿:防兔死狗烹
成济与梅殷:防背黑锅
蓝玉与刘瑾:防地头蛇
钱谦益与解缙:防相约以死
伏尔泰与沈德潜:防接近权力
明英宗与赵高:防蛮不讲理
孙悟空与张百熙:防索贿
断念篇
寡耻实录
乾隆与慈禧:忌死不认错
唐太宗与宋徽宗:忌坚决不改
袁世凯和蒋介石:忌虚荣心
张岱与郑板桥:忌自命不凡
异想天开的文人们:忌胡思乱想
李慈铭与周作人:忌厚颜狡辩
好比试的中外诗人们:忌争夺虚名’
隋炀帝与张德成:忌恬不知耻
慈禧与林庚白:忌无自知之明
端方与李少奇:忌见风使舵
秦始皇是大学改名的先师:忌求取虚名
朱元璋与拿破仑:忌不正视自己
政工人员与看守所长:忌无耻辩白
“窃书不算偷”与“踢人不算打”:忌强词夺理
不智九诫
黄检私刻奏疏:忌揭人隐私
史思明与乾隆:忌不够敏感
杨修与刘翱:忌揭人逆鳞
郑板桥与冰心:忌不作调查
戈雅与郭忠恕:忌招惹艺术家
杨炯与李敖:忌拉郎配
御史与沈德潜:忌不识时务
刘冠雄与毛羽健:忌包养情妇
苏东坡与沈万三:忌表现轻松
不义镜鉴
曹操与乾隆:忌不尊老
写错字的大人物:忌不肯认错
朱元璋与曾国藩:忌打小报告
李白与笛卡尔:忌趋炎附势
辜鸿铭与李敖:忌行贿
危素与钱谦益:忌做叛徒
偷窥女舍与调戏妇女:忌耍流氓
蹇材望与汪精卫:忌大唱高调
清朝的那些旁观者:忌不得民心
汪精卫与周作人:忌不能善终
阿基诺与杨局长:忌笑出祸水
薛道蕴与邹汝鲁:忌胡乱拍马
无知谱
县委书记与印度外长:忌不知所云
项羽与李自成:忌目光短浅
张士诚与孙悟空:忌没有文化
陈致中与李斯:忌不律己
曹操与王振:忌刻板照章
阿Q的古今中外:忌自我麻醉
中国的“两个伊凡”:忌滥打官司
古今张铁生们:忌以无知为荣
内容摘要
“历史”所以能让我们“防身”,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往往经常出现。因此,我们读懂
了历史,就能避免重蹈覆辙,不再犯“历史错误”。
孙玉祥著的《历史防身术》所收录的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写的有关历史的文字。
精彩内容
我们平常有很多不假思索张口就来的所谓“常识”,这些东西是不是正确,有没有商量余地,我们一
概不管,反而对那些质疑这些“常识”的人嗤之以鼻——“没常识!”然而,常识真的就那么不容置疑?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疑问,而鲁迅的“狂人”也曾有“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发问。这些都提示我们: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亲自去了解认识一番才能有可靠结论。
譬如,“蛇怕雄黄”,这个“常识”许多人都知道——现在一些爱在野外露营的人还经常在自己露营的帐篷周围撒上一些雄黄,说是有了这玩意儿,白娘子就不会以为帐篷里住的是许仙而来亲近自己了。然而,“从来如此,便对么?”清代有个叫李登斋的,就在其《常谈丛录》卷一中给我们记载下了他这样的实验:“蛇畏雄黄,具载诸医方本草,俱无异辞。忆嘉庆庚辰假馆于分水村书室,有三尺长蛇来在厨屋之天井中,计取之,以长线缚其腰而悬于竿末,若钓鱼
然,蜿蜒宛转,揭以为戏。因谓其畏雄黄,盍试之,觅得明润雄黄一块;气颇酷烈,研细俾就蛇口,殊不曲避,屡伸舌舐及之,亦无所苦。如此良久,时方朝食后也,傍晚蛇犹活动如故,乃揭出门外,缚稍缓,入于石罅而逝。然则古所云物有相制,当不尽然也。
”周作人对此大为赞赏,说是这样的文章,“能够释名物详体性,或更进一步能斟酌情理以纠正古人悠谬的传说的呢。……盖不盲从,重实验,可以说是具有科学的精神也”。
那个“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先生也有这样的精神。在其《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第53则中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客商向可能亲临战事者兜售一种柴窑瓷片。他的广告词是:这瓷片神了,只要你把它嵌入甲胄,“临阵可以辟火器”——几乎等于现在避弹衣里面的超强铝合金。柴窑乃古代著名瓷窑,故址在河南郑州一带,传为五代时周世宗柴荣指令建造,当时称御窑,宋代改称柴窑。相传其瓷质地甚佳,号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如此有名,当然应该有不凡之处,于是就有人想买来防身。纪大烟袋的做法是,不管你吹得天花乱坠,俺只相信自己眼睛——他向卖瓷片者建议:“这样,你用绳把这东西悬起来,我叫人用火铳发铅丸打它,如果它果然‘辟火器’,一定不碎,卖几百两银子也值;要是碎了,你那‘辟火器’的说法就不确实,要几百两高价就没依据。”客商心虚地说:“先生你赏鉴古物不在行,太煞风景了。”急忙把瓷片揣进怀
里溜了。纪先生戳穿瓷片“辟火器”谎,是想不通这些有雨过天青之美的瓷器,本不过美在色泽和光滑,怎么可能在断裂成瓷片之后,反增加了此种神效?这么简单的思路,却不是人人可具备——后来听说该瓷片卖进某贵家,客商竟得银百两。纪先生因此想起他所作的《旧瓦砚歌》来了:“铜雀台址颓无遗,何乃剩瓦多如斯?文士例有好奇癖,心知其妄姑自欺。”百金买旧瓷片的贵家无非是被“好奇癖”遮住眼睛罢了。
今人钱锺书也是好例子。在《管锥编》中就有钱锺书自记摔镜子的故事。说的是钱先生读《太平广记》时,看到破镜为两半的故事——换了你我,这不就“破镜重圆”的故事吗?有什么好怀疑的?可钱先生就不相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未甘慵耳赁目”:“余所见汉、唐镜皆铜铸”,而切割一镜为两这种工艺“非有削金、铁如泥之利器不办”,怎么可能临时一
下就把这镜分为两半?而另一部《启颜录》的记载“壁上镜子堕地分二片,更难想象”。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胡思乱想,他还将“旧藏古镜十数枚,尝戏一一掷诸地,了无损裂。疑冰莫涣,当见博古或博物者而叩之”。
胡适引用过宋儒张载的语录:“为学要不疑处有疑,才是进步!”我们多数人成不了学者,大概就是因为我们大多在“有疑处不疑”。钱锺书在论及屈原
名作《天问》时曾归纳其各种之“问”,包括“不识而问,不解而问,不信而问,明知而尚故问”,等等,屈原也就是因为这种种之问而成为屈原。由“问”到实践,由实践来解问释疑,方能不为陈词滥调所惑,才能得到真“智”。
P28-2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