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途岛奇迹(人文社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9.6 3.4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戈登·W.普兰奇,(美)唐纳德·M.戈尔茨坦,(美)凯瑟琳·V.狄龙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8576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31048901

上书时间2024-06-1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中文版初版译者前言
导言

日方主要人物
美方主要人物
章 “一股新鲜空气”
第二章  “我们应该占领中途岛”
第三章  “日本打了个冷战”
第四章  “铁袖一触”
第五章  “随时有可能再次遭到威胁”
第六章  “要同时追逐两只兔子”
第七章  “得不到休息”
第八章  “你能守住中途岛吗?”
第九章  “上将中的上将”
第十章  “大功告成的时刻”
第十一章  “风险预测原则”
第十二章  “执行重大的使命”
第十三章  “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第十四章  “胜券在握”
第十五章  “时间越来越紧迫”
第十六章  “情绪高昂,信心十足”
第十七章  “起飞攻击!”
第十八章  “我们特别幸运”
第十九章  “甚至连中太平洋都嫌太小”
第二十章  “重大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  “鹰在天使十二”
第二十二章  “有必要发动第二次攻击”
第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
第二十四章  “他们原来在那儿!”
第二十五章  “还是没挡住日本人”
第二十六章  “司令部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第二十七章  “他们终于来了”
第二十八章  “它们几乎全被消灭了”
第二十九章  “烈火熊熊的地狱”
第三十章  “如此惨败”
第三十一章  “我们只剩飞龙号了”
第三十二章  “决心击沉一艘敌舰”
第三十三章  “我们可别再碰上这样的一天了!”
第三十四章  “没有希望了”
第三十五章  “我将向天皇请罪”
第三十六章  “我干吗不睡个好觉?”
第三十七章  “我悲痛万分,不寒而栗”
第三十八章  “庄严肃穆、催人泪下的场面”
第三十九章  “到达目标的中途”
第四十章  对日方的分析:“一团糟”
第四十一章  对美方的分析:指挥英明加“运气好”
第四十二章  中途岛战役的意义——四十年后的评价
附录一 尾注
附录二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三 战斗序列
附录四 大事记
中文版新版译后记
【地图】
中途岛(1942)
中途岛之战:中途岛海域空中搜索
机密阶段
机密第二阶段
攻击机群航迹图

内容摘要
 1942年6月,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派出了88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而他们对面的美国舰队,仅有28艘舰艇。即便美国人事先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他们派出去的飞机,仍然被强大的日本海军像拍苍蝇似
的击落了。
然而,胜利的天平在短短5分钟内突然倾斜。美国人交上了难以置信的好运,他们以1艘航母、1艘驱逐舰的代价,击沉了4艘精锐的日本航母。
《中途岛奇迹》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作者采访了美日双方的多名指战员,用公正客观
的视角,从两千多页的研究资料中还原了战役真相,揭示了偶发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幸运女神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精彩内容
 与此相反,美国人吞下了一剂极其苦El的良药,它打掉了美国人的傲气。
尽管美国人在内政外交方面往往会发生意见冲突,但对于牢固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科学技
术、勤劳的人民及其军事潜力基础上的美国力量,他们却充满了信心和自豪。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25年,人们对强大的美国远征军仍记忆犹新。约翰.Q.帕布利克对他的海军尤为自豪,相信美英两国的舰队联合起来,日本将永远无法向它挑战,更不用说战胜它了。
可现在,突然之间,这种磐石般的信念崩溃了,亚拉巴马的《伯明翰新闻报》说:“(日本人)这次袭击美国所引起的巨大震动,主要不在于日本攻击了我们,而在于它竞如此突然、如此肆无忌惮地袭击像珍珠港这样庞大的海军基地……”《洛杉矶时报》说,可以将这种袭击看成是“疯狗咬人”,。但疯狗咬人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一定要把它打死。
甚至连密西西比州梅里迪安的一家从不妄自尊大、从无大城市报纸那种尊贵气派的小报都十分愤怒:“日本终于露出了黄色的毒牙……让美国把东京及‘一点就着的’日本其他城市
夷为平地……毁掉这个‘花之国’!把异教的日本和它背信弃义的‘天子’打进地狱去!”。
再没有比这样干更符合美国公众意愿的了。问题是怎么干,用什么来干。
因此,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立即进入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1980年伊朗人质危机发生时,美国也有过这样一个时期,但时间很短,而其规模和强度真的无法与珍珠港事件后那几个月相提并论。当时,大多数美国青壮年男子成了美日棋盘上的小卒,而日方似乎已胜券在握。对于珍珠港事件,美国公众在义愤填膺之余,很快又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并对美国武装部队的明显无能感到难以抑制的羞愧。但这并不是绝望的心态,在当时的报纸、文献及后来的回忆中,丝毫没有对轴心国可能最终取胜的忧虑。战前也许有人确信,一
旦美国参战就会很快取胜,然而这种洋洋自得的想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已经荡然无存。负责向他在财政部的上级报告舆情的艾伦.巴斯简明扼要地归纳了当时的形势:新闻界对太平洋战事的反应可用一抛物线来表示。从珍珠港刚遭袭时的嗔目扼腕、群情激愤,到期
望轻而易举打败日本人:直到上星期中段,各报才开始意识到英美的远东部队面临严重挫折的命运几乎已确凿无疑。现在,人们的情绪突然急转直下。5各个战场的形势都不妙。
英国虽然似乎已熬过了遭受直接入侵的威胁,但仍然处于一个几乎同样致命的威胁的阴影之中。德国潜艇在美国的海域随心所
欲地活动,支撑着英国这个岛国经济的同盟国运输舰船被大批击沉,损失吨位惊人。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后来承认,如果希特勒当时在大西洋集中更大的力量,就会使战争无限期
地继续下去,从而严重打乱盟军的所有作战计划。‘日本潜艇也在从夏威夷至美国西海岸之间的海域活动,虽然动作不大,但使美国感到恼火,感到很没面子。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苏联在这个冬季没有被打垮。德国仍在与它进行生
死决战。如果苏联人战败——斯大林已经把首都的外交机构从莫斯科撤到古比雪夫——德国人也许会将苏联部队赶过乌拉尔,逐出苏联的欧洲部分,然后回过头来对付英国,或者挥师南下,穿过中东与日军会合,因为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仍然主宰着北非战场。到仲春时,日军已占领新加坡,征服了荷属东印度群岛和缅甸。谁知道他们对印度这个在英国统治下的极不安定的国家有什么打算呢?澳大利亚尤其害怕遭到入侵。
P2-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